《別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是一本關注家庭教育,關注青少年成長的書。此次增訂版增加了更多與時俱進的真實案例,更深刻的視角剖析了青春期的孩子的一系列問題。作者是一位從教近30年的老師,同時也是一位家長。她從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出發,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解答家長們的困惑,幫助化解了“更年期”家長與“青春期”孩子之間的矛盾,為孩子與家長的溝通、理解架起了一座“心”的橋樑。
作者:關承華海淀區育英中學(分校)高級教師。從教30年,擔任班主任25年,海淀區優秀班主任,師德標兵,海淀區班主任學科帶頭人。2003年榮獲“北京市紫禁杯優秀班主任一等獎”。多年致力於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方面的實踐與研究,形成了受學生歡迎,被家長認可的一系列有特色的教育理論和教育方法。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思維活躍,渴望獨立,逆反心理極強。而家長人到中年,希望孩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或把成功的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兩代人間的矛盾相應而生:家長按照自己的願望,採取多種方法教育孩子,陪讀、請家教、物質獎勵、嘮叨、責罵、收電腦……均不奏效後則發出無奈的嘆息:“這會兒的孩子怎麼了?”
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識增強了,自我意識感和自尊心也強了,他希望被尊重,被理解,被認可,被肯定,他需要心理支持,情感安慰。需要一個民主,平等,寬容的家庭環境來容納他的成長。如果家庭不能提供溫暖,平和的成長環境,父母依然採用過於嚴厲,簡單說教的方式,那麼,等於在激發孩子的逆反意識,把孩子逼向家長期望的反面,導致過激行為的產生。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孩子本無過,家長的影響和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助推力,作為新一代的家長們應該放下長輩的尊嚴,從了解孩子入手,真正了解了,才能達成相互的諒解,在溝通與交流中求大同存小異,也許會收到家長舒心,孩子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