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趁着三天小長假,帶着老公和孩子,回了一趟農村老家,拍了一些照片上傳到朋友圈。
同事的父母,還有一些親戚現在仍然住在村子裡,在照片中,可以看出:
同事的小孩,跟親戚家的小孩,看着不太一樣。
同齡的孩子里,同事的小孩明顯更白一些,更洋氣一些,不知道是不是錯覺。
當我這樣對公司另外一個同事說的時候,他肯定地回答:
“不是錯覺。
他們一家三口已經跳出了寒門,肯定跟原生家庭有了本質的區別。
你所發現的【不一樣】,其實就是氣質上的差別。
他們家小孩出生在城市,成長環境不一樣,氣質能一樣嗎?”
縱觀周圍,我們八零、九零這一代人,有很多都出身寒門,通過接受大學教育的方式,來到城市求學,然後想辦法在城市站穩腳跟,成家立業。
很多人可能覺得這不算什麼,不就是在城市裡有個月薪一萬左右的工作么,不就是買了房和車么。
現在符合“月薪過萬,有房有車”這個標準的人,滿大街都是,這有什麼稀罕的。
小編想說:
符合這個標準的人,是不少;
但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成功,不要跟別人比,要跟自己的過去相比,跟自己的來路相比。
如果一個人出身寒門,通過自己的努力得以在城市找到工作,買房買車結婚生娃,那他就已經完成了階層躍遷,甚至稱之為“人生逆襲”也不為過。
因為對於寒門子弟來說,他最大的逆襲就是:讓孩子的起點比自己高。
起點一:超越祖輩的原生家庭環境
研究表明:
一個人的人格,在6歲之前會基本完成,也就是說一個人在6歲之前的性格發展,會影響他今後人生的發展。
觀察周圍的那些寒門家庭,這些家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問題,比如:
物質上的貧窮,家長總是因為瑣事爭吵,情感破裂;
家長為了管孩子方便,採取獨斷專行的教育方式,孩子會變得唯唯諾諾;
家長學歷不高,無法在學習方面對孩子做有效的引導,甚至還可能有語言傷害和暴力傷害等等現象。
在這樣的環境里成長起來的小孩,要多強大,才能不受到負面的影響呢?幾乎不可能。
而以上的問題,絕大部分都可以通過錢來解決。
很多時候,有了錢,你90%的煩惱都會自動消失。
那些通過自身努力,跳脫了泥濘寒門的“寒門子弟”,從他這一代擁有了較好的物質條件。
所以,他們的後代,就不需要忍耐像他們父輩那樣物質匱乏的童年了。
至少,孩子們生來就擁有:
窗明几淨的房子,出入自由的私家車;
城市裡豐富多彩的生活環境;
想逛街、想玩耍、想讀書都有很多種選擇。
對比過去,這何嘗不是一種逆襲呢?
起點二:正確的三觀,讓孩子少走彎路
貧窮落後的地區的人們,他們的三觀有時候也讓人難以理解。
比如重男輕女,不重視教育,封建迷信等等。
可能並非所有貧窮地區的人都這樣,但這種情況的確是存在的,也深深的影響着他們的下一代。
小編有個同事來自一個很窮的地方,據他說那邊的人極度不重視教育,甚至到了一種反智的地步,總是在用“誰誰家的小孩沒有讀高中,早早出去打工,現在已經是大老闆”這樣的話來安慰自己;
再加上近年來,大學生、研究生的數量變多,的確存在着普通的大學生難以找到滿意工作的現象,這就更加深了那些不重視教育的人的刻板印象,甚至把“讀書”放到了“成功”的對立面,似乎只有早早打工賺錢才是正路。
但如果接受了一定的教育之後,任何人都會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
本科生再“不值錢”,本科畢業證也是敲開一家公司面試的敲門磚,如果沒有這個敲門磚,連大門朝哪開都不知道。
這就是一個死循環:
越輕視教育,越意識不到教育的重要性,延續一代又一代,除非有一個孩子主動打破這個循環。
這也是寒門子弟最寶貴的一點:
他自身首先衝破了反智思想的藩籬,自己體會到了教育對自身命運帶來的巨大影響,那麼他一定會讓自己的小孩接受更好的教育……
從他這一代開始,就走上了良性循環。
起點三:讓孩子擁有仰望星空的能力
貧窮的人往往有一個共性,那就是:非常缺乏耐心,不敢投資未來,就連當下都過的小心翼翼,更不要說“做夢”。
夢想,對於寒門子弟來說,是一個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
而這也很好理解:
處於貧窮處境的人,他們生活在艱難的當下,必須考慮此時此刻的收益才能讓自己和孩子活下去。
如果你對他說“現在有個賺錢的機會,不過你需要先投資時間、精力和金錢”,那你多半會遭到拒絕,因為貧窮的他們,擔不起風險。
寒門意味着什麼?
寒門不僅僅意味着物質的貧窮,更是從苗頭上扼殺了一個孩子“做夢”的自由。
而那些,通過自身努力,達成階層躍遷的寒門子弟,他們的孩子,就可以過得更加從容,更加有夢想:
孩子,你可以不用早早放棄學業出去打工賺錢,你可以去愛好文學、藝術,你可以愛好音樂、舞蹈,你也可以鑽研學術,仰望星空——只要你願意。
其實縱觀人的一生,你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有夢想的人,似乎更頑強、更堅韌。
這也是“前寒門父母”對自己孩子最深層次的愛:
有夢想,你儘管去追,爸爸媽媽是你最忠實最可靠的保障。
結語
窮很可怕,但比貧窮更可怕的是:
教育的缺失,眼界的狹窄,認知的局限。
而那些出身泥濘,卻拼盡全力甩掉泥濘、掙紮上岸的寒門子弟,你們或許平凡,但對比過去,已經是掌握自身命運的英雄。
你們的孩子,應以你們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