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問答:關於啟蒙美術孩子有必要學習嗎?幾歲學畫畫最好?

2020年11月18日16:52:22 育兒 1829

我們之前在旺寶媽媽群裡面就聊到過關於啟蒙美術教育的學習性,幾歲讓孩子接觸畫畫是最佳的時期。但是旺寶媽媽就發現,這屆的寶媽們實在的太拼了,從孩子會動手開始就在給孩子報班。就像是之前一位媽媽說過“藝術是能夠伴隨孩子一生的禮物,如果沒有一個長遠的計劃是不行的,而且藝術的教育遠遠比買衣服或者是昂貴的玩具值得多”。

育兒問答:關於啟蒙美術孩子有必要學習嗎?幾歲學畫畫最好? - 天天要聞

實際上,關於兒童美術的教育是具備很強的階段性的,不同年齡層段的孩子對於美術教育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比如說旺寶現在2歲半,我對旺寶的美術教育要求則是自己可以動手畫、開動自己的小腦筋每一天完成自己的“作品”即可。如果我們對孩子美術教育的要求過高,2歲的年紀必須要達到5歲的美術教育能力,那麼就可能會造成孩子過大的心理負擔,效果也會適得其反。一旦孩子達不到大人滿意的程度,就會失去對於畫畫的興趣!

問:孩子學畫畫幾歲最合適?

答:2-3歲的孩子!

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視覺可以得到迅速的發展,但是手腳的相互協調性還不高,所以他們就會面臨著拿不穩手中東西的困惑。這時候家長們可以教孩子一些簡單的握筆方式,再為孩子準備厚實的畫紙和蠟筆。

育兒問答:關於啟蒙美術孩子有必要學習嗎?幾歲學畫畫最好? - 天天要聞

但是旺寶在學習畫畫的時候是直接使用手指畫顏料,讓孩子把無毒又比較容易清洗的手指畫顏料塗抹在手上,到紙上或者是固定的牆板上塗鴉。因為我擔心蠟筆或者是鉛筆之類的筆頭太尖,很容易傷到孩子。

其實很多家長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在亂塗亂畫,但其實不然。2歲大的孩子已經擁有一定的思維目的性,通過塗鴉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情緒以及想法,家長們可一定要抓住孩子學習美術教育的最佳時期。

問:孩子學習畫畫之後有什麼好處?

答:主要是思維和手部力量的靈活訓練。

當孩子在紙上進行塗鴉的時候,對於寶寶們來說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孩子們塗鴉的各種痕迹不僅僅是一個雜亂無章的圖像表現,其實孩子們通過痕迹的布局可以讓孩子們體會到手部運動和痕迹之間的關聯,從小就對鍛煉孩子手部的靈活。

育兒問答:關於啟蒙美術孩子有必要學習嗎?幾歲學畫畫最好? - 天天要聞

其次,畫畫對於孩子情感思維的發展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繪畫要求的是靜心以及想象力的考察,在繪畫的這個簡單過程中提升想象力的高度是非常有幫助的。

問:孩子畫畫有無天分,這個怎麼看?

答:天分其實也要分年齡,特別是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一定要看她的興趣,再大一點的孩子看執着程度。

如果孩子在3歲左右有興趣很喜歡干一件事情,他就會一直堅持畫下去,那麼我們就可以認為孩子是有天分的,可以進行美術教育的培養。而如果說孩子已經十幾歲了,他認為畫畫對於他來說是一件重要、幸福、能夠表達自己情感的事情,他對於畫畫有一種特別的造型能力,這個時候就可以說這個孩子是有天分的。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家裡,兒女沒出息,父母大多有這5個“窮習慣” - 天天要聞

一個家裡,兒女沒出息,父母大多有這5個“窮習慣”

#頭條創作挑戰賽#孩子們的心很柔弱,可以被扭曲成任何樣子,而一旦扭曲變硬,就很難復原。——村上春樹,《讀者》2021年第08期前兩天,和表妹通電話,心裡很不是滋味。三年前,她大學畢業,我二姨兩口子,也就是她父母,為了面子讓她去考編。
“五四”暖心活動~“銀齡”+“三支一扶”兩大熱點IP集合! - 天天要聞

“五四”暖心活動~“銀齡”+“三支一扶”兩大熱點IP集合!

2025年是五四運動106周年,為弘揚“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促進代際交流,增強社會責任感,近日,夏陽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內開展了一場“傳承五四精神,巧手築夢為老服務”的主題活動。2024屆青浦區“三支一扶”大學生志願者們積极參与,同長者們共度了一段充滿歡聲笑語的午後時光。一場別開生面的“五四知...
爸爸為了保護女兒而被毆打致死 - 天天要聞

爸爸為了保護女兒而被毆打致死

美國新澤西州一名54歲父親路易斯·“格斯”·塞爾貝克因懷疑女兒被打,前往對質卻遭致命毆打。據警方和家人透露,事件發生在復活節周日,格斯帶19歲女兒布魯克前往55歲的高中好友埃里克·漢娜家。布魯克稱,....
黃山3天撿了18個孩子 - 天天要聞

黃山3天撿了18個孩子

極目新聞記者 劉毅五一假期,不少父母帶着孩子到黃山旅遊,旅途中有孩子和家長走散。景區工作人員介紹,5月1日至3日下午4時,黃山景區一共幫着父母們找到18個孩子。5月3日下午3時許,在黃山觀石亭附近,一位來自南京的媽媽向景區工作人員求助,稱十歲的兒子走散了。工作人員找這位媽媽要了孩子的照片,然後發在工作群中。最...
10萬+播放的視頻告訴你:最愛我們的人,最容易被我們忽視 - 天天要聞

10萬+播放的視頻告訴你:最愛我們的人,最容易被我們忽視

本文1739字,閱讀約需4分鐘。刷到一個小視頻,看完後,臉上雖掛着笑,眼睛卻濕潤了。“喂,媽,生活費不夠了,再給我轉1000塊錢唄。”“你誰啊?”“媽,我聲音你都聽不出來了。我是你閨女肉肉。”“現在詐騙電話太多了。”“我手機號碼你認不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