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鴉期的孩子們真的只是在亂畫嗎?

2020年11月12日23:32:17 育兒 1791

塗鴉階段2~4歲

塗鴉期的孩子們真的只是在亂畫嗎? - 天天要聞

低齡幼兒是從線條開始他們第一次藝術探索的。

學步兒童最早的畫作通常被稱為塗鴉。字典對“塗鴉”的定義是無意義的標誌和線條,因此,這個術語含有貶義,貶低了這個兒童成長活動的重要性:“小孩子只是在塗鴉。”

大約兩歲的時候,孩子開始享受拿着蠟筆或記號筆來回晃動手和手臂帶來的動覺快樂,這就是兒童藝術發展第一階段的開始。

塗鴉期的孩子們真的只是在亂畫嗎? - 天天要聞

孩子也喜歡擺弄、剪切和操縱美術作品,但這時候孩子們不會有意識的描畫具體形象。

此階段之後不久,幼兒們會意識到自己能夠控制所畫線條,於是進入反覆描畫的階段,畫的多為圓圈和長線條。

他們發現自己能畫重複的線條,有的短,有的長,還有的是圓的,將這些圓圈和線條組合起來能激發孩子的想象力,使他們聯想起自己認識的人或物,並稱其為“媽媽”、“爸爸”或“我”。

很快,他們能畫各種線狀符號,稱之為“房子”“我的狗”“一棵樹”“太陽”,並解釋他們的畫作。

給符號命名是兒童思維表達重要的一步,因為這意味着他們已經在所畫線條和周圍世界之間建立了聯繫。

自此他們開始用線條和符號去探索世界,這些符號會展示他們對活動的感知和情感參與程度。

父母和教師要謹記,兒童在生理和智力方面的發展因人而異。

一些孩子有許多機會接觸美術用品,在家裡他們的美術活動得到支持,這類孩子通常能創作較為精細的藝術作品並進行評論。

這個階段的孩子通常對某種顏色有偏好,且所用顏色與實物的顏色沒有關聯。

塗鴉期的孩子們真的只是在亂畫嗎? - 天天要聞

總的來說,兒童藝術發展的初級階段有四個可辨階段:

1.行為不可控,線條無意識的重複;強調線條的動感。

2.行為可控,可重複畫線條;描畫縱向線條和圓形符號。

3.可以重複畫封閉圖形。

4.學會對自己描畫的符號和圖形進行命名,有時在繪畫前,有時在繪畫後。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人生所有的相遇,都是天意! - 天天要聞

人生所有的相遇,都是天意!

張愛玲曾說過,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唯有輕輕地問一聲:“哦,你也在這裡嗎?”
什麼脾氣,就什麼命(太對了) - 天天要聞

什麼脾氣,就什麼命(太對了)

古人有言:“察人之性,可知其運。”脾氣秉性,往往能映照出一個人的人生軌跡。正如那句老話:“性急如火者,難成大器;心靜如水者,福澤自至。”
不喜歡串門,也不喜歡別人來自己家的,大多是這3種人 - 天天要聞

不喜歡串門,也不喜歡別人來自己家的,大多是這3種人

在人生的旅途中,財富的積累常被視為衡量成功與否的一個標準。一個人若能積攢下足夠的財富,讓家人生活無憂,無疑是一種能力的體現。而要判斷一個人是否擁有這樣的能力,其實可以從一些生活細節中窺見一二,比如他們對於串門和接待客人的態度。以下,便是三種不喜歡串門,也不喜歡
“早出梅曖烘烘,晚出梅凉悠悠”,啥意思,今年在梅雨結束了嗎? - 天天要聞

“早出梅曖烘烘,晚出梅凉悠悠”,啥意思,今年在梅雨結束了嗎?

“早出梅曖烘烘,晚出梅凉悠悠”是一句流傳於我國江淮流域的民間諺語,生動概括了梅雨季節結束時間早晚對後續天氣的影響。字面意思是:如果梅雨結束得早(通常在6月中旬前),接下來的夏季會格外炎熱乾燥;如果梅雨結束得晚(推遲到7月中下旬),則盛夏氣溫相對涼爽舒適。這一現
10斤2兩!生個胖娃娃,體重趕上姚明出生時 - 天天要聞

10斤2兩!生個胖娃娃,體重趕上姚明出生時

1980年9月12日晚,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產下一名男嬰,體重10斤2兩,此人便是後來家喻戶曉的籃球明星姚明。今年6月,在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也誕下一名10斤2兩的“小胖墩”。“寶寶早上剛喝了80毫升奶,這幾天睡得好,精神也好,黃疸已基本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