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我們從孩子的一言一行中能夠看到背後父母的素質和道德水平,更能看出平時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在現如今競爭殘酷的社會裡,很多父母開始意識到對於孩子的教育不能再執着於分數的高低,而是更應該注重對孩子的素質和道德教育,因為人格的高尚才真的決定孩子未來的人生高度。
近日,一位寶爸在網絡上走紅,而且是極正面的形象,甚至就連央視都點贊表揚了這位“負責任”爸爸。
原來,這位寶爸有個兩歲多的兒子,平時兒子有些淘氣,但是總體倒也算有規矩,不會亂來和胡鬧。
這一天,寶爸帶著兒子在小區里玩,來到池塘旁邊的時候,兒子想要在這多玩一會,寶爸也就同意了。
沒想到一個沒注意,孩子就不小心把手裡的玻璃瓶摔碎了,並且還是恰巧摔碎到池塘里,雖然天氣漸冷,但是池塘里依然還有水。
看到這一幕,孩子有些嚇傻了,本能地就想要拉着爸爸離開,可卻被爸爸制止了。寶爸幾乎沒有猶豫,脫掉了鞋襪,不顧池塘里的水冰冷,光腳下水開始撈已經摔成碎片的玻璃。
孩子看着爸爸在水裡一點點撈着,早就不知道說什麼了,但是爸爸卻表示,“小區里很多孩子都喜歡來這個池塘玩,再說還有保潔人員定期清理,萬一不知情被碎片劃傷,那就是我們的不對了”。
對於自己的行為,寶爸覺得很有必要,不僅是對他人負責,更重要的是給自己的兒子做個榜樣,因為他要讓兒子明白,犯了錯就要勇於去承擔。
網友們也紛紛為這個寶爸點贊,稱:真是一名合格的好爸爸。
不要忽視培養孩子具有擔當
不知道有多少家長能夠做到上文中寶爸那樣,對於自己的孩子,做父母的總是會出於本能地去包庇,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更會認為孩子犯錯無關緊要,所以大多會睜隻眼閉隻眼就過去了。
但是上文中的寶爸並沒有這樣做,雖然他大可以直接請保潔人員來清理,亦或是直接帶着孩子離開也沒有人發現,可是他為了讓孩子學會有擔當,所以他給兒子做了最好,最正確的榜樣。
一個人是否有擔當,關係到孩子將來在面對錯誤,面對困境時如何抉擇,是否勇敢地去面對,只有有擔當的人才會獲得更多的機遇,也能夠得到更多的肯定。
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更具有擔當感?
1.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所謂的規則意識,也就是要有規矩,很多家長可能會不捨得,或者不認同,認為小孩子就應該無拘無束的,用太多的條條框框去束縛孩子,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但其實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與束縛孩子完全是兩碼事,不管在什麼場合,有規矩,懂禮貌的孩子總是會更得到青睞。
家長不要因為溺愛就讓孩子變得無法無天,絲毫沒有界限感,而是要讓孩子明白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行為是錯誤不可取的。
2.正確引導孩子
人非聖人孰能無過,是人都會犯錯,是非觀還沒有完全形成的孩子更是如此,有些家長脾氣暴躁,面對孩子犯錯時雖然不會包庇,但是處理方式可能也會太過於嚴厲,甚至會打罵孩子。
但是有時孩子犯錯是無心的,或者是另有隱情,家長不問青紅皂白直接就用暴力的方式去懲罰孩子,其實並不會得到太好的教育效果。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要學會正確的引導方式,比如先弄清孩子這樣做的原因,然後讓孩子意識到這樣做可能會產生哪些不好的後果。
只有孩子自己真的明白這樣做不對在哪裡,才會加深印象,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
3.家長以身作則
就像上文中的寶爸一樣,他發揮了自己的榜樣作用,因為父母是孩子最好,也是最重要的一任老師。
孩子最喜歡模仿的就是自己的父母,所以作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約束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要讓自己首先成為一個正確的標杆,這樣才能有助於孩子形成正確的三觀。
尤其是孩子的父親,本身就是勇敢和責任的象徵,更要為孩子做好榜樣。
孩子的身心健康發育是一件大事,做家長的一定不能掉以輕心,只有幫助孩子德育兼備才是真的對孩子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