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幫助我,讓我自己做!蒙台梭利教育下的孩子,是如何走向獨立的?

2020年08月04日07:32:04 育兒 1328

請幫助我,讓我自己做!蒙台梭利教育下的孩子,是如何走向獨立的? - 天天要聞

瑪利亞•蒙台梭利,是20世紀享譽全球的幼兒教育家。

她從事了半個多世紀的教育實驗與研究,從而創立了舉世聞名的幼兒教育法——蒙台梭利教育。

這種幼兒教育法風靡了整個西方世界,被譽為“二十世紀贏得歐洲和世界承認的最偉大的科學與進步的教育家”。

蒙台梭利教育下的孩子,普遍具有獨立性、秩序性、專註精神,極具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那麼,蒙台梭利教育法,究竟是如何幫助孩子走向獨立的呢?

請幫助我,讓我自己做!蒙台梭利教育下的孩子,是如何走向獨立的? - 天天要聞

請幫助我,讓我自己做!蒙台梭利教育下的孩子,是如何走向獨立的? - 天天要聞

蒙氏教育如何培養孩子獨立

蒙台梭利教育十分重視培養幼兒的獨立性與自主性。

蒙台梭利博士曾指出:“誰若不能獨立,就談不上自由”。

任何教育活動,如果對幼兒教育有效,就必須堅持幫助幼兒在獨立的道路上前進。

什麼是獨立?

所謂獨立,就是指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來做。

作為家長我們要明白,從兒童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開始了其獨立的進程。

龍應台在《目送》中有一句經典的話,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才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幫助孩子讓其獨立,成為更好的自己。

請幫助我,讓我自己做!蒙台梭利教育下的孩子,是如何走向獨立的? - 天天要聞

蒙台梭利教育,是如何幫助孩子獨立的呢?

以兒童為中心

蒙台梭利反對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她指出教育應以兒童為主。

兒童生命的發展是走向獨立,教育應該打造一個以他們為中心,讓他們可以獨立“做自己”的“兒童世界”。

蒙台梭利有準備的環境,可以充分滿足兒童獨立探索和學習的慾望。

蒙台梭利的學習環境,具備亮麗豐富的教材教具,適合孩子智力發展的階段性特點。

在兒童之家,一切事務都由孩子們自己動手來完成。

讓兒童主動去接觸、探索,教師從旁適時地給予協助與引導。

蒙台梭利教育法尊重孩子的成長步調,使孩子能夠專註地發展內在的需要。

把握兒童敏感期

請幫助我,讓我自己做!蒙台梭利教育下的孩子,是如何走向獨立的? - 天天要聞

0—6歲的兒童,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會出現對不同事物偏好的各種敏感期。

語言的敏感期:2個月左右幼兒就開始吸收語言,他所獲得的語言是從周圍環境中聽到的。

秩序的敏感期:從出生的第一年就出現,一直持續到四歲。這是幼兒的一種內部的感覺,以區別各種物體之間的關係,而不是物體的本身。

觸覺敏感期:幼兒會朝着外界的物體伸出小手。正是通過手的活動,幼兒才能發展自我,發展自己的心靈。

細節的敏感期:幼兒在2—3歲時會表現出對細節的敏感,他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小的細節上。這表明幼兒的精神生活的存在,以及幼兒和成人具有兩種不同的智力視野。

激發兒童獨立思考

請幫助我,讓我自己做!蒙台梭利教育下的孩子,是如何走向獨立的? - 天天要聞

在蒙台梭利教室里,有大量供幼兒操作的教具。這些教具的設計完全符合兩歲半至六歲大的幼兒使用。

教具分門別類,有序的擺放在適合幼兒身高的教具架上,即使年齡最小的幼兒都能很方便的取拿。

蒙台梭利教具的真正目的,在於幫助兒童的自我構建與心智發展。

這種教育,是通過教具的反覆操作練習,而達到的教學目的。

通過教具一定的刺激,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從而帶領兒童進入專註的境界,達到幫助兒童自我成長的目的。

下面一段小視頻,我們一起看一下蒙台梭利教育下一個2歲的孩子的獨立性。

埃迪森是一個20個月的男孩,他是美國一所蒙台梭利幼兒園的小朋友。

他一人睡一個房間,床很矮,一張席夢思的高度......

請幫助我,讓我自己做!蒙台梭利教育下的孩子,是如何走向獨立的? - 天天要聞

2個小朋友喝下午茶,自己準備的點心,自己倒水。

雖然動作不穩,顫顫巍巍的,但你會驚訝,這才20個月的小朋友,已經能很好的照顧自己和照顧環境。

蒙台梭利博士指出,幼兒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不要給兒童的正常化成長設置障礙。

我們要知道,“請幫助我獨立完成”,是每個孩子天性的內在要求。

請幫助我,讓我自己做!蒙台梭利教育下的孩子,是如何走向獨立的? - 天天要聞

最少的指導,最大的鼓勵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可以從生活的一些小細節入手,讓孩子在生活小細節當中養成獨立的好性格!

請幫助我,讓我自己做!蒙台梭利教育下的孩子,是如何走向獨立的? - 天天要聞

鼓勵孩子自己選擇

培養孩子獨立,第一步就是不要凡事都幫孩子拿主意、幫孩子做決定。

家長們對於孩子的照顧,可謂無微不至。長此以往,不僅沒有幫助孩子,反而會耽誤孩子的成長。

剝奪孩子獨立思考、獲得經驗的機會,如同給孩子帶上了精神的枷鎖。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而完整的個體,幫助孩子獨立,才是給予孩子最好的愛。

家長們要學會“放手”,而這就要堅持“最少的指導,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勵”!

雖然,起初孩子的表現不盡如意,但是每天進步一小步,孩子未來之路就前進了一大步。

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柏拉圖說過,做自己的事,懂自己的心。

只有懂自己想要什麼,了解自己的興趣和想法,才能真正去做自己的事,做自己擅長的事、感興趣的事。

也許你覺得孩子太小了,自己做不了什麼事情,但是你要明白,孩子喜歡模仿成人,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

請幫助我,讓我自己做!蒙台梭利教育下的孩子,是如何走向獨立的? - 天天要聞

一旦釋放他的潛力,他能完成的任務可能讓你大吃一驚。

比如在做飯的時候讓孩子幫着摘菜,一起晾衣服等等。

不僅給予了孩子鍛煉的機會,還能讓其獲得完成工作而擁有的自豪感。

給予孩子充分的等待,就是給予孩子最大的尊重。

幫助孩子獨立的原則

成人需要做的只是在遵循自然法則的前提下,協助兒童自由發展,幫助兒童完成大自然賦予他們的工作。

蒙台梭利博士說,“永遠別去幫一個孩子做他自己覺得能搞定的事情。”

成人幫助孩子獨立地原則是什麼呢?

放手讓孩子去做、尊重的態度、適時的指導、最大的耐性、最多的鼓勵!

我聽了,就忘了;我看了,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中化二建“同歲媽媽”:綻放於事業與家庭間的璀璨繁花 - 天天要聞

中化二建“同歲媽媽”:綻放於事業與家庭間的璀璨繁花

在中化二建,有這樣一群獨特而耀眼的女性——“同歲媽媽”。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她們便開啟了與孩子成長同步的“媽媽旅程”。在時光的流轉中,她們遊刃有餘地穿梭於工作與家庭之間,用實際行動詮釋着何為堅韌與擔當,何為溫柔與慈愛。對於剛踏上事業征程的新手媽媽們來說,產後身體的變化和繁重的工作任務,無疑是兩...
懷孕三個月,來談談這段時間的感受 - 天天要聞

懷孕三個月,來談談這段時間的感受

文 | 貓姐圖片 |網絡本文字數 |1468這是老陸不老為你寫的第197個故事01昨天去醫院建了檔,做了nt,可以正式宣告懷孕三個月了。這三個月里來,我有千萬個感嘆想抒發了,從最早得知我懷孕了,我挺開心的,畢竟剛結婚一個月就懷上了寶寶,對於
AI PC滿周歲,聯想正讓它“越用越聰明” - 天天要聞

AI PC滿周歲,聯想正讓它“越用越聰明”

自從聯想在2024年的Tech World大會上,提出屬於全新的AI PC概念後,一場屬於PC行業的AI革命已經悄然開始。站在一年後的今天回望當初,或許很難想象這麼短的時間裡,AI PC就從簡單的A....
小個頭也能順產,順轉剖“不吃虧”!這些順產“冷知識”,武漢市婦幼助產士講給你聽 - 天天要聞

小個頭也能順產,順轉剖“不吃虧”!這些順產“冷知識”,武漢市婦幼助產士講給你聽

極目新聞通訊員 秦穎 戴伶“個子小,還能順產嗎”“一想到生娃就害怕,怎麼辦”“生完孩子盆底會受影響嗎”……8日,武漢市婦幼保健院孕產保健科舉辦的國際助產士日活動現場,該院助產士團隊與市民面對面,解答孕媽媽們最關心的問題。諮詢現場小個子“准媽媽”只能剖?專家:也有能順產的“我身高才1.55米,生娃是不是只能...
vivo Y300 GT正式上市,國補後最低僅1614元 - 天天要聞

vivo Y300 GT正式上市,國補後最低僅1614元

繼不久前vivo方面啟動Y系列新機Y300 GT預約活動,並確認其將於5月9日上市後,陸續在預熱活動中揭曉的產品端相關信息也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關注。今天vivo Y300 GT正式開售,官方也公布了其產品端的具體詳情,並且這款機型在疊加國補後最低僅需1614元即可入手。外觀方面,Y300 GT機身正面依舊採用的是目前主流的居中開孔直屏...
基層醫療機構開辦普惠托育園啦!全市首批兩家,均在昌平 - 天天要聞

基層醫療機構開辦普惠托育園啦!全市首批兩家,均在昌平

5月6日北京市首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辦的普惠托育園和科學育兒指導驛站分別在昌平沙河、北七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揭牌運行兩園共可提供超過100個普惠托位將以“醫育結合”為特色為3歲以下嬰幼兒家庭提供全面、科學、優質的健康管理和普惠托育服務沙河鎮愛
家裡那點事兒(2025—125)以後節省點兒吧,又沒人養你了 - 天天要聞

家裡那點事兒(2025—125)以後節省點兒吧,又沒人養你了

星期四聲明:本文為半分雨今日頭條原創首 發,禁止抄襲搬運。感謝您點贊,評論,轉發。本故事是以第 一人稱來寫的,純屬虛構,請不要過度解讀一齊學書昨天給我發了一個信息,說是這兩天都回不來,要在醫院裡照顧他大哥。因為他大哥不是什麼大毛病,他嫂子就
母親節特輯|今天,我當一天媽媽! - 天天要聞

母親節特輯|今天,我當一天媽媽!

真正的換位思考是一個移情的過程,需要你發自內心地體諒別人,並真正地站在他人的立場,像感受自己一樣去感受他人。——《墨菲定律》母親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媽媽們是否在期待孩子能給您一份特別的禮物?不是精美的鮮花,也不是昂貴的首飾,而是一份發自內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