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低谷,心存善良,是改運最好的方式

2025年05月26日22:20:26 育兒 4591

過年期間,作家文道分享了一個故事。

他有位朋友,兩個月前被公司裁員,一家老小靠存款度日。

朋友消沉到了極點,就約着文道出來喝酒解悶。

酒局結束,回家路上,朋友遇到一位醉漢,倒在花壇邊。

醉醺醺的朋友,下意識就把他扶進旁邊24小時供暖的自助銀行。

正月初六,朋友參加婚宴,跟熟人談及失業

這時,一位陌生人大步走上前來,直言自己能提供合適崗位。

細問之下,對方竟是那位醉漢。

他是一家科創公司副總,那天陪客戶喝到不省人事。

多虧朋友,他才沒被凍壞。

後來,對方查看銀行監控,這才記住了朋友的長相。

朋友自然時來運轉,就此找到了新工作。

文道不禁感慨:“善良,是能夠改運的。”

其實在生命中,很多人都會碰到文道朋友一樣的低谷時刻。

有些人因為自己活得不如意,便選擇冷漠待人;

但另一些人卻始終心存善良,保持溫暖。

所以到最後,前者只能在泥沼中獨自掙扎,而後者卻可以得人相助,擺脫厄運。

正如老子所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無論身處何種境地,你的善良里,藏着你改運的最好方式。

1

善良,是為自己集福運

在電影《中國飛俠》里,主角李安全的女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

為了湊齊幾十萬的手術費,李安全獨自帶着女兒北漂,白天送外賣,晚上跑代駕。

儘管日子艱難,但他始終保持着一副熱心腸。

取餐的時候,見到商家使用了劣質食物,他要求必須重做一份才肯配送;

看到同行受欺負了,他也會仗義出手;

有時遇到路邊夫妻倆在吵架,他也會連忙上前勸說……

有一次,在送餐途中,他見到一個6歲的男孩掛在窗外,生命危在旦夕。

他二話沒說,不顧危險前去營救。

後來,李安全的事迹被媒體知道後,媒體大肆宣揚,感動了眾多網友。

於是大家紛紛捐款,幫他湊齊了女兒的手術費。

善意是相互的,正是李安全積德行善,最後這才幫他挽救了女兒的生命。

藏族活佛說:“心地善良都是做人的根本,即使不求回報,回報也會突如其來。”

日常生活中,多行善事,就是在集福運。

在日本,有一位久慈社長,幾十年來,他一直堅持日常行善。

見了地上有垃圾,他會順手撿起;路上遇到行人摔倒,他也會扶起對方。

別人問他,明明貴為社長,為什麼還要做這些小事。

他笑着說:

運氣是靠積累的。世事無常,每個人的際遇都不同,但神明給予的守護卻是相同的。

做了好事,運氣就會積累起來;做了壞事,運氣就會馬上削弱。

人行於世,哪怕生活再不易,也要養一副好心腸。

正所謂,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福禍無門,惟人自召。

命運永遠不會辜負善良的人。

當善意溢滿了人生低谷,福氣也會接踵而來。

人在低谷,心存善良,是改運最好的方式 - 天天要聞

2

善良,是為自己招貴人

愛默生曾說:

人生最美麗的補償之一,就是人們真誠地幫助別人之後,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人與人之間,永遠是相互的。

你如何對待別人,別人就如何回應你。

作家伯內特夫人十多歲時,家道中落,飢一頓飽一頓。

有一天,她在路溝旁撿到一枚銀幣,打算買餅充饑。

路上,她看到一個瘦骨如柴小女孩,正蜷縮在角落瑟瑟發抖。

問詢之下,她才得知小女孩走丟,已經兩天沒吃飯了。

伯內特見狀,扭頭拿着銀幣買了些黑麵包。

她把黑麵包全部塞給了小女孩,自己則飢腸轆轆地返回家中。

沒想到,這位小女孩是當地一位富豪的女兒。

一年多以後,富豪帶着女兒與伯內特在街頭相遇。

小女孩一下子辨認出,是伯內特救了自己。

雙方交談後,富豪不僅給了她一筆酬謝費,還安排她上了學。與其說是富豪救助了她,不如說她用善良成全了自己。

作家蘇心說:

誰都可能會有雨天沒帶傘的時候。你幫別人打了傘,日後有雨落在你身上時,也會有人為你撐起一把傘。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碰到自己難以招架的困難。

可即便身處逆境,也要秉持一顆良善之心。

因為你此刻為人撐傘擋雨,他日對方也會成為你的貴人,救你於水火。

人這一生,唯有廣種善緣,才能吸引貴人的垂青。

人在低谷,心存善良,是改運最好的方式 - 天天要聞

3

善良,是為自己留後路

很認可作家李筱懿的觀點:善良,是一條後路。

與人相處,多一分善意,就會多一份機遇。

李筱懿在書中,講過一個女孩小鹿的故事。

幾年前,小鹿揣着僅有的一點存款,獨自到合肥打工。

她好不容易入職了一家公司,卻不想,工作不足半年就面臨解散。

面對失業的痛苦,她躲在出租屋中崩潰大哭。

就在她滿心沮喪之時,卻突然收到了隔壁公司的面試邀請。

而遞出橄欖枝的人,正是李筱懿。

原來,小鹿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女孩。

扔垃圾時,她會在垃圾袋上貼上“內有碎玻璃”的小紙條,生怕扎傷垃圾清運工。

趕電梯時,旁人恨不得一進電梯就關門,但小鹿不是。

她瞧見有人朝電梯奔來,她總會專門等上一會。

有次小鹿獨自加班,恰巧遇到隔壁公司有個人也在單獨工作。

那時,夜已經很深了,寫字樓幾乎沒了燈光。

上洗手間時,小鹿碰上那人,就主動詢問:你還需要多久,我陪你一會。

於是那一夜,她陪着那人工作到十二點才下班。

分別前,她還禮貌地讓對方回家注意安全。

而那人,正是李筱懿。

小鹿無意間釋放的善意,一次次打動了李筱懿。

於是在小鹿孤苦無助時,李筱懿伸出了橄欖枝。

漫漫人生路上,善良,就是每個人心中的指南針,它讓我們永遠不會迷失在人生的岔路口。

正如美國沃頓商學院教授亞當·格蘭特說:

幫助他人解決問題,你的社會資本也會隨之積累。

雖不是能夠即刻兌現的,但是卻會在不經意的時候給你驚喜。

當你歷經劫難時,善良,就是你留給自己最好的後路。

《芳華》里有句經典台詞:

善良從來都不是為了什麼回報,善良是發自內心的選擇。

這種選擇,讓你投入的每一分善意,都會被儲存下來,在未來的某一天回饋給你。

在你陷入低谷時,它會化成一把扶梯。

在你無路可走時,它會給你一條後路。

身處低谷,選擇善良,就是在為自己改運。

從今天起,做一個心存善意的人,終有一天,你也會和好運撞個滿懷。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一碗下肚,懷孕37周女子流產!竟是家中“藏毒” - 天天要聞

一碗下肚,懷孕37周女子流產!竟是家中“藏毒”

隨着炎熱夏季的到來,各類冰鎮冷藏食品逐漸“火熱”起來,但安全問題仍需重視,因為即便在冷藏環境下,許多嗜冷細菌仍能大量繁殖。其中一種名為李斯特菌的細菌需要格外引起警惕,因為它專愛挑孕婦和嬰兒“下手”,生活中該如何避免呢?近日,一位“准媽媽”在社交平台講述自己的遭遇:懷孕37周,因食用冷藏食品引發李斯特菌...
別再盯成績了,你娃快沒電了 - 天天要聞

別再盯成績了,你娃快沒電了

“養廢了”——這個詞最近在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討論中越來越常見。是的,不是被別人說,而是你自己做的。你當初一心想讓孩子好,結果,你用你的好心情,把孩子的未來給捧上了山崖。那些“養廢”孩子的家長,真不是嘴巴上講得好聽,結果卻不知不覺把孩子弄得很差
嚴防!“冰箱殺手”來了! - 天天要聞

嚴防!“冰箱殺手”來了!

炎炎夏日許多人的冰箱中存放着西瓜、哈密瓜、冰激凌等美食但是如果家裡有老人、孕婦或免疫系統較弱的人得小心“冰箱殺手”——李斯特菌李斯特菌在夏天尤為常見,許多感染事件的發生,都是因為人們吃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冷藏即食食品,例如奶製品、熟食肉類、沙
父親因工死亡,試管嬰兒能申請撫恤金嗎?法院判了 - 天天要聞

父親因工死亡,試管嬰兒能申請撫恤金嗎?法院判了

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5月27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了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典型案事例,其中涉及一起試管嬰兒享受撫恤金待遇案件。陳某與郭某婚後因不孕症就醫,冷凍9枚胚胎。在胚胎移植前,陳某因工死亡,被認定為工傷。隨後,郭某接受胚胎移植生下陳小某,並銷毀剩餘胚胎。2024年5月,陳小某申請供養親屬撫恤金遭某社保中...
兒童針筒玩具熱銷,是“解壓神器”還是“危險利器”?多方提醒—— - 天天要聞

兒童針筒玩具熱銷,是“解壓神器”還是“危險利器”?多方提醒——

一個針筒、一個捏捏樂,組成了一款近期風靡校園周邊文具店的兒童玩具產品,針筒看上去和醫院使用的注射器幾乎一樣。網絡視頻里宣稱,這款玩具玩法簡單,十分解壓,只需要用針筒把空氣注入玩具中,形成空氣泡,再去捏爆泡泡就可以。然而,這款兒童玩具卻引起了家長們的不安。不少家長表示,此類玩具非常危險,存在安全隱患。...
【視頻】父親工亡後,冷凍受精胚胎植入母體成功分娩,他是遺腹子嗎? - 天天要聞

【視頻】父親工亡後,冷凍受精胚胎植入母體成功分娩,他是遺腹子嗎?

什麼是遺腹子?《現代漢語大詞典》中的解釋為:懷孕婦人於丈夫死後所生的孩子。在自然受孕情況下,遺腹子是先懷孕、丈夫死亡之後出生的孩子。那麼,一對不孕不育的夫妻進行胚胎體外培育,在丈夫工傷死亡後,胚胎再植入妻子體內之後出生的兒子小強(化名)是遺腹子嗎?小強能申領其父工亡後供養親屬撫恤金嗎?近日,在江蘇某...
防“溺”於未然,安全伴成長!這些防溺水知識一定要教給孩子! - 天天要聞

防“溺”於未然,安全伴成長!這些防溺水知識一定要教給孩子!

夏季炎熱,親水活動成為不少人的消暑選擇,但隨之而來的溺水風險也顯著增加。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急診科龍華君主任醫師提醒:每年夏季都是溺水事故高發期,尤其是青少年和兒童群體,溺亡悲劇時有發生。掌握科學防溺知識、強化安全意識,是守護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線。一、為什麼青少年容易發生...
語言發育黃金期:0-3歲親子對話質量影響未來學習力 - 天天要聞

語言發育黃金期:0-3歲親子對話質量影響未來學習力

►本文2227字 閱讀3分鐘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理解,部分故事情節存在虛構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就醫。
雙胞胎姐妹苦求媽媽不要離開,爸爸外出找了一年無果,七旬爺爺靠三畝地養活倆娃 - 天天要聞

雙胞胎姐妹苦求媽媽不要離開,爸爸外出找了一年無果,七旬爺爺靠三畝地養活倆娃

初夏的風拂過門前的苞谷地,兩個孫女彎腰除着多餘的雜苗。“當年她不要,如今就是給一座金山銀山也不換,咱家這一對小棉襖比啥都金貴。”李爺爺在地頭抽着煙袋,心裡的滿足不知不覺爬上了眼梢。莊上的人都知道李爺爺有一對孝順孫女,雖然兒子兒媳都不在身邊,可家裡有一對雙生姐妹花,這在莊上屬於獨一份。七十歲的李爺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