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隆海洋王國西非海牛家族迎來“九公主”,新生寶寶首亮相

2025年03月22日23:20:12 育兒 2726

長隆不斷傳來動物新生的好消息,多個珍稀野生動物種群迎來新成員。2月初,長隆海洋王國新添“小美人魚”——西非海牛寶寶。日前,已滿月的海牛幼崽“liya”和媽媽“lily”首次亮相,吸引眾多大灣區親子家庭前來探訪。

西非海牛是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列為“易危”的珍稀物種,長期面臨著自然棲息地喪失、人類活動負面影響加劇等困境。在長隆海洋王國,生活着國內最大的西非海牛保育種群。據了解,此次和公眾見面的雌性海牛寶寶,是大家族裡的“九公主”,已有6周大,健康狀況良好。

長隆海洋王國西非海牛家族迎來“九公主”,新生寶寶首亮相 - 天天要聞


據資深保育員劉長平經理介紹:“小海牛一出生體重就達到了34kg,在長隆的海牛寶寶中都算得上是‘大個頭’,它出生約30小時後第一次成功吃上母乳。新晉寶媽‘lily’帶幼崽不太熟練,找了自己的閨蜜——也就是三胎寶媽‘瓜瓜’‘取經’。‘lily’剛生產完比較累,母性不夠強,我們的潛水員就一直帶幼崽在它身邊遊動,用食物和陪伴來引導‘lily’帶崽。包括小海牛第一次浮上水面呼吸,也是我們協助完成的。”在科學地引導下,沒多久“lily”就成為一個成熟的寶媽,餵奶時會停止遊動來配合小崽。

在海牛館內,已滿月的“小美人魚”貼着媽媽緩慢遊動,母女約10倍的“最萌”體重差,吸引眾多遊客駐足觀看。小海牛時而趴到媽媽背上“搭便車”,時而在媽媽身側共游,時而浮到水面呼吸空氣,時而蹭在媽媽“胳肢窩”下喝奶,十分活潑。科普講師介紹道:“海牛是水生哺乳動物,和人類一樣用肺呼吸,需要經常浮出水面換氣。海牛媽媽的乳腺長在胳肢窩下面。”

長隆海洋王國西非海牛家族迎來“九公主”,新生寶寶首亮相 - 天天要聞


體型碩大的海牛是草食性動物,海牛寶寶除了喝母乳,在1-2周後也可以吃少量的果蔬。現場,潛水員把“營養餐”緩緩送到海牛母女身邊,海牛寶寶“liya”略顯害羞地藏到媽媽一側,媽媽“lily”則大口大口享受起來。保育員介紹:“海牛性情溫和,對我們保育員和潛水員都很有感情。現在,幼崽一天要喝50—60次母乳,我們團隊為母女精心準備了定製食譜,營養上更全面,口感也照顧到它們的喜好。‘lily’更喜歡在夜間進食,特別愛吃茄子、絲瓜、油麥菜等。”

海牛母女倆親密無間的互動,優雅“划水”,身邊還有成群的魚兒環繞,讓遊客們見證了多種淡水生物同框共游的風景。長隆海洋王國不僅直觀、生動地展示海牛育幼的日常,更通過開展多元化科普和研學體驗,加深公眾對這一珍稀物種的認知。親子家庭可參與“海牛小小保育員”“海牛館探秘”等特色體驗,學習如何照顧海牛、探索淡水生態奧秘。

長隆海洋王國西非海牛家族迎來“九公主”,新生寶寶首亮相 - 天天要聞


據悉,西非海牛幼崽的新生,是長隆在海洋珍稀動物繁育上取得的新成就。和陸地上的“近親”大象一樣,海牛發情較晚也較難,孕期長達14個月,每胎只生一崽,並且雌性海牛的生育往往要間隔2~3年。從開啟保育以來,長隆為西非海牛創造宜居環境,提高它們的生活幸福值,摸索出了“鼻子冒泡”驗孕法和“轉圈圈”預產法等有效的保育經驗。長隆海洋王國創造了全國西非海牛首例繁育,以及首例二胎、三胎、四胎繁育的奇蹟,到今天已累計繁育9隻幼崽,在海洋珍稀動物繁育上為全球海牛遷地保護貢獻了寶貴的一手資料和成功經驗。

采寫:南都記者 許曉蕾 實習生 童茵祺 通訊員鄧泳怡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雙春閏年掃墓禁忌是真講究還是老黃曆?2025清明祭掃全解析 - 天天要聞

雙春閏年掃墓禁忌是真講究還是老黃曆?2025清明祭掃全解析

“雙春閏年不上墳,上墳禍事要臨門”——這句民間俗語,讓不少朋友對即將到來的2025年清明節掃墓產生了顧慮。雙春閏年,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2025年的清明節,咱們到底能不能安心去掃墓呢?別急,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聊聊這個話題,給大家一個明明白白的答案。
11歲女孩突遭“黃體破裂”!媽媽透露一個細節:後果嚴重了 - 天天要聞

11歲女孩突遭“黃體破裂”!媽媽透露一個細節:後果嚴重了

小易(化名)媽媽怎麼也沒想通:女兒只是跳了200個繩,做了30個仰卧起坐,後果竟如此嚴重。11歲的小易今年上小學四年級,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運動打卡。幾天前,在即將完成“每日任務”時,小易突然感覺小腹一陣陣劇痛,得知情況的母親起初並沒
理解幼兒,也能更好地接納自己 - 天天要聞

理解幼兒,也能更好地接納自己

成年人往往只能觀察到幼兒的行為,卻不了解其背後的心理動機和行為邏輯。經常容易根據成人思維推斷,給幼兒的行為簡單粗暴地貼上各種道德標籤:哭鬧是任性,不肯分享是自私,依戀媽媽是軟弱……殊不知幼兒有獨特的大腦發育程度,成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一切對他們來說可能猶如驚濤駭浪。這一階段面對的人生挑戰遠比成人以為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