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過度共情你的孩子

2025年03月21日14:13:04 育兒 1795

大家好!我是浩源媽媽


有句話說:媽媽的崩潰,從“孩子一哭就投降”開始 。


“媽媽你現在就得陪我玩滑梯!”

“不行!我就要吃冰淇淋!”

“你不抱我,我就躺地上不走了!”


這些話是不是特別耳熟?


於是乎,上一秒還是一片“母慈子孝”的溫馨畫面,下一秒就變成了“雞飛狗跳”的暴躁現場。


父母,尤其是媽媽,似乎總在被孩子的哭聲、耍賴和“威脅”反覆碾壓。


作為一個二胎媽媽,我真的太懂那種糾結了:


孩子一哭就心疼,恨不得立刻滿足他;

拒絕孩子後無比愧疚,總覺得自己太狠心;

明明累到想倒頭就睡,卻還要強撐陪玩哄睡……


作為媽媽,我們總想時刻共情孩子,可你知道嗎?有時候,“過度共情”,可能正在悄悄毀掉孩子的成長。

不要過度共情你的孩子 - 天天要聞


一、別讓“共情”變成縱容


孩子的邊界感,是父母畫出來的。


哥哥小時候,有一次睡前非要再看一集動畫片,因為時間太晚了,我果斷拒絕。


而後他哭得撕心裂肺:“壞媽媽!我討厭你!”


我是個“內心戲”超多的人,就孩子這一句話,讓瞬間又心痛又自責:


“和孩子這麼嚴厲至於嗎?”

“就這一次,看一集就看一集唄,下不為例吧……”

“本來就這麼晚了,這樣一弄,下去一個小時也睡不了覺,還擾民,我這幹啥呢?”


這時孩子爸很一本正經地來了一句:“太晚了,明天看”。沒想到小傢伙立馬不鬧了。


“小孩子就這樣,你讓他一回,他就會有第二回、第三回……”


孩子爸這句話倒是點醒了我。


孩子就是天生的“談判專家”,他們其實是會用眼淚試探你底線的。


你退一步,他就進三步:今天妥協多看一集動畫片,明天就能躺地上打滾要買玩具。


可以試試這樣做(3步立規矩)


1. 提前預告:“看完這集就要關電視了哦”(給孩子緩衝時間);

2. 溫柔堅持:哭鬧時抱住他說:“媽媽知道你很傷心,但規則不能變”;

3. 轉移注意力:關電視後立刻拿出繪本:“我們一起讀小熊的故事吧!”


要知道,孩子需要的是教練,不是保姆。 你畫清晰的線,他才能學會不越界。

不要過度共情你的孩子 - 天天要聞


二、孩子的情緒就像龍捲風


父母要做“定海神針”。


很多新手媽媽最容易踩這幾個坑:


孩子一哭就如臨大敵,

孩子發脾氣,媽媽就跟着焦慮,

總擔心“不滿足孩子會留下心理陰影”。


一開始我也是這樣,甚至為此還鬧過家庭矛盾,後來才知道:


3歲的孩子,眼淚來得快也去得快;

你越慌,他越覺得“哭鬧有用”;

你越穩,他越能學會“情緒自救”。


可以試試“情緒脫敏法”


孩子哭鬧時,先給自己10秒深呼吸(默念:這是他的課題,不是我的錯);


用陳述句回應:“你現在很生氣,因為媽媽沒答應你”(不評價、不說教);


給選擇權:“你可以哭一會兒,或者去房間冷靜下,媽媽等你”。


我家二寶就曾因為不讓玩手機,躺超市地上尖叫。我忍住尷尬,強壓怒火,平靜地站在旁邊說:“你準備好了就起來奧。”


沒想到,5分鐘後他自己爬起來說:“媽媽,我們回家吧。”


所以,孩子比我們想象中強大,父母的淡定,才是他們安全感的來源。

不要過度共情你的孩子 - 天天要聞


三、放過自己,當媽不必“24小時待機”


之前看過很多育兒書,有些所謂的“專家”會告訴你:“好媽媽就要無條件接納孩子的一切。”


可如果孩子亂丟飯碗、抓你頭髮,你還得賠笑說:“寶貝真有創意”……


這不是育兒,是修仙


董宇輝說:“當你理解所有人的時候,註定你是不被人理解,因為你太會共情了”。


父母不是超人,所以也會疲憊、煩躁都。


如果硬裝“完美媽媽”,只會積攢怨氣, 以至於在某天突然爆發吼孩子:“我受夠你了!”


為了避免這些,我們可以這樣做:


直接表達感受:“你打媽媽,我很疼,現在不想和你玩”;


給自己“擺爛時間”:“媽媽需要休息20分鐘,你找爸爸/自己玩”;


偶爾“認慫”:“今天媽媽累了,我們點外賣吧!”


孩子不需要滿分媽媽, 一個真實快樂的你,比“教科書媽媽”珍貴100倍。

不要過度共情你的孩子 - 天天要聞


結語:


最好的親子關係,是互相成全。


當媽12年,帶大兩個娃,我悟了:


育兒哪有什麼完美方案,不過是每天在“共情”和“堅持”之間找平衡。


孩子哭鬧時,你可以:


✅ 共情他的情緒,但不必滿足所有要求;

✅ 堅持你的底線,但不必自責“太冷酷”。


“父母是孩子的容器,但容器自己不能碎。”


從今天起, 做個“60分媽媽”——愛孩子,也疼自己, 講規則,也留溫柔。


願我們都能養出獨立的孩子,也找回快樂的自己。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中化二建“同歲媽媽”:綻放於事業與家庭間的璀璨繁花 - 天天要聞

中化二建“同歲媽媽”:綻放於事業與家庭間的璀璨繁花

在中化二建,有這樣一群獨特而耀眼的女性——“同歲媽媽”。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她們便開啟了與孩子成長同步的“媽媽旅程”。在時光的流轉中,她們遊刃有餘地穿梭於工作與家庭之間,用實際行動詮釋着何為堅韌與擔當,何為溫柔與慈愛。對於剛踏上事業征程的新手媽媽們來說,產後身體的變化和繁重的工作任務,無疑是兩...
懷孕三個月,來談談這段時間的感受 - 天天要聞

懷孕三個月,來談談這段時間的感受

文 | 貓姐圖片 |網絡本文字數 |1468這是老陸不老為你寫的第197個故事01昨天去醫院建了檔,做了nt,可以正式宣告懷孕三個月了。這三個月里來,我有千萬個感嘆想抒發了,從最早得知我懷孕了,我挺開心的,畢竟剛結婚一個月就懷上了寶寶,對於
AI PC滿周歲,聯想正讓它“越用越聰明” - 天天要聞

AI PC滿周歲,聯想正讓它“越用越聰明”

自從聯想在2024年的Tech World大會上,提出屬於全新的AI PC概念後,一場屬於PC行業的AI革命已經悄然開始。站在一年後的今天回望當初,或許很難想象這麼短的時間裡,AI PC就從簡單的A....
小個頭也能順產,順轉剖“不吃虧”!這些順產“冷知識”,武漢市婦幼助產士講給你聽 - 天天要聞

小個頭也能順產,順轉剖“不吃虧”!這些順產“冷知識”,武漢市婦幼助產士講給你聽

極目新聞通訊員 秦穎 戴伶“個子小,還能順產嗎”“一想到生娃就害怕,怎麼辦”“生完孩子盆底會受影響嗎”……8日,武漢市婦幼保健院孕產保健科舉辦的國際助產士日活動現場,該院助產士團隊與市民面對面,解答孕媽媽們最關心的問題。諮詢現場小個子“准媽媽”只能剖?專家:也有能順產的“我身高才1.55米,生娃是不是只能...
vivo Y300 GT正式上市,國補後最低僅1614元 - 天天要聞

vivo Y300 GT正式上市,國補後最低僅1614元

繼不久前vivo方面啟動Y系列新機Y300 GT預約活動,並確認其將於5月9日上市後,陸續在預熱活動中揭曉的產品端相關信息也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關注。今天vivo Y300 GT正式開售,官方也公布了其產品端的具體詳情,並且這款機型在疊加國補後最低僅需1614元即可入手。外觀方面,Y300 GT機身正面依舊採用的是目前主流的居中開孔直屏...
基層醫療機構開辦普惠托育園啦!全市首批兩家,均在昌平 - 天天要聞

基層醫療機構開辦普惠托育園啦!全市首批兩家,均在昌平

5月6日北京市首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辦的普惠托育園和科學育兒指導驛站分別在昌平沙河、北七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揭牌運行兩園共可提供超過100個普惠托位將以“醫育結合”為特色為3歲以下嬰幼兒家庭提供全面、科學、優質的健康管理和普惠托育服務沙河鎮愛
家裡那點事兒(2025—125)以後節省點兒吧,又沒人養你了 - 天天要聞

家裡那點事兒(2025—125)以後節省點兒吧,又沒人養你了

星期四聲明:本文為半分雨今日頭條原創首 發,禁止抄襲搬運。感謝您點贊,評論,轉發。本故事是以第 一人稱來寫的,純屬虛構,請不要過度解讀一齊學書昨天給我發了一個信息,說是這兩天都回不來,要在醫院裡照顧他大哥。因為他大哥不是什麼大毛病,他嫂子就
母親節特輯|今天,我當一天媽媽! - 天天要聞

母親節特輯|今天,我當一天媽媽!

真正的換位思考是一個移情的過程,需要你發自內心地體諒別人,並真正地站在他人的立場,像感受自己一樣去感受他人。——《墨菲定律》母親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媽媽們是否在期待孩子能給您一份特別的禮物?不是精美的鮮花,也不是昂貴的首飾,而是一份發自內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