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11日電 (呂方)春節是萬家團圓的日子,承載着無數的歡聲笑語與溫暖祝福,人們貼春聯、包餃子、放鞭炮,許下對新一年的美好期盼。
今年春節,因為旅行計劃,只在老家短暫停留了三天,“快閃”於各位親友家中,也因此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我家的“00後”“70後”“40後”們,在春聯的選擇上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小心思”。
個性創意的“00”後
“00後”的堂妹,成長在信息爆炸和文化多元的時代,個性鮮明,思想開放,是個十足的“小眾派”。孤品、獨家、原創這些關鍵詞總能輕易地觸發她的購買慾。“姐,快看我又淘了件古着毛衣,獨一無二!”這是我進門後,她對我說的第一句話。同樣的,她在網上淘來的春聯,也要追求創意新穎。俏皮的畫風,抽象的形狀,亮眼的配色,足以讓來訪的親朋好友在第一時間感受到“Z世代”的青春與活力。

堂妹購買的春聯
實用傳統的“70”後
相比之下,爸媽選擇的春聯則顯得務實穩重得多。“70後”的他們堅持實用主義,注重儀式感,傾向於選擇書寫工整、內容寓意吉祥的傳統春聯,來以此表達對家庭和事業的美好祝願。“春聯掛上門,新的一年就開始了,一定要認真對待。”我媽說,“期盼一家人平平安安,身體健康,孩子們學業有成、事業有成。”

爸媽選擇的春聯
堅守經典的“40後”
“40後”的爺爺奶奶執着於紅紙黑字的“經典款”,偏愛古樸端莊的字體,每一筆一畫都透着濃濃的傳統年味。上聯是“春臨華堂添瑞氣”,下聯是“福到門庭起祥雲”,橫批“風調雨順”,寄託着爺爺奶奶對新的一年家宅興旺、幸福安康的祈願。“你妹妹的春聯太新奇,我這才是過年的樣子嘛!”爺爺一邊搖頭一邊無奈地說道。

爺爺奶奶家的春聯
三副春聯就如同三面鏡子,映照着不同年代人對於生活的態度與追求。爺爺奶奶的春聯彷彿是一幅古樸的畫卷,每當看到心中總會湧起一股暖流,那是對家的依戀,對傳統的敬畏;爸媽的春聯既注重傳統又不拘泥於形式,那是對家庭的責任感,對未來的美好憧憬;而堂妹的春聯更加個性創意,同樣飽含着對新年的期盼和對家人的祝福。
春聯雖小,卻承載着三代人的情感與記憶,雖然風格迥異,但那份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卻是如此相似和共鳴,共同構成了一個溫馨和諧的大家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