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六耳獼猴必須死,他知道孫悟空一個秘密,孫悟空非殺他不可

2024年06月25日12:10:27 育兒 5574

《西遊記》總共有一百回,每一回都有一個精彩紛呈的故事,讓讀者們看得回味無窮、樂在其中。

好比西天取經之路走到一半的時候,孫悟空等人遭遇了六耳獼猴。六耳獼猴和孫悟空如出一轍,兩隻猴子大打出手,斗得難解難分,最後鬧到了西天靈山。

如來分辨出了真假之後,孫悟空為何急急忙忙要將六耳獼猴打死?

難怪六耳獼猴必須死,他知道孫悟空一個秘密,孫悟空非殺他不可 - 天天要聞

一、六耳獼猴之死

那時孫悟空因為打死一夥強盜再次和唐僧爆發了矛盾,唐僧一怒之下又再一次地將孫悟空趕出取經隊伍。

沒過多久,六耳獼猴出現了,由於他和孫悟空一模一樣,唐僧、豬八戒、沙僧都誤以為是孫悟空。

六耳獼猴他做了什麼呢?他揚起金箍棒打暈了唐僧,搶走了取經隊伍的通關文牒。待沙僧飛到花果山找“孫悟空”理論時,他才知道事情遠非這麼簡單。原來六耳獼猴竟喊了幾個猴精過來,分別變成豬八戒、沙僧等人的模樣。

此等行為,無疑要組建一個山寨版的取經隊伍。沙僧火冒三丈,和六耳獼猴大打出手。隨後沙僧急忙飛到南海找觀音菩薩求助,卻發現了另一個孫悟空。

難怪六耳獼猴必須死,他知道孫悟空一個秘密,孫悟空非殺他不可 - 天天要聞

至此,兩個孫悟空從花果山打到天庭,又從天庭打到地府,最後從地府打到了西天靈山。在如來佛祖慧眼的掃描之下,一個喚作六耳獼猴的妖怪做賊心虛,他變成小蜜蜂試圖逃出小雷音寺,卻被如來用金鐃困住。

書中是這麼寫的,如來笑云:“大眾休言,妖精未走,見在我這缽盂之下。”大眾一發上前,把缽盂揭起,果然見了本象,是一個六耳獼猴。孫大聖忍不住,掄起鐵棒,劈頭一下打死,至今絕此一種。如來不忍,道聲:“善哉!善哉!”

你看,孫悟空“忍不住”,急急忙忙就打死了六耳獼猴,就連一旁的如來也“不忍”。看到這裡是不是很想知道,孫悟空為何着急打死六耳獼猴?你且看一看六耳獼猴的真身是誰?

二、六耳獼猴的真身是誰?

提及“六耳獼猴真身是誰”這個問題,想必有些讀者會說了,如來不是說了,六耳獼猴是混世四猴之一,有“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的神通。

既然能“萬物皆明”,還能“知前後”,六耳獼猴為何跟着孫悟空趕去靈山送死?

此外,孫悟空和六耳獼猴剛打到靈山時,如來是這麼對眾菩薩說的:“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競鬥而來也。”

其實,如來的這一句話已經道出了六耳獼猴的真身,他不是所謂的混世四猴之一,而是孫悟空的二心所化。

這樣一來就能解釋一個謎團了,即金箍棒、緊箍圈獨一無二,可六耳獼猴手中握的、頭上戴的都和孫悟空如出一轍,原來這個六耳獼猴是孫悟空邪惡的一面,也就是孫悟空邪惡的化身,只不過被孫悟空逼出體外,這才有了“二心爭鬥”。

而六耳獼猴之所以必須死,就是因為他知道了孫悟空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

三、一個秘密

前面提到,六耳獼猴有棒打唐僧的舉動,就連孫悟空也是這麼說的:“他打傷我師父,搶奪我包袱,依律問他個得財傷人,白晝搶奪,也該個斬罪哩!”

可六耳獼猴就是孫悟空的二心,也就是孫悟空所化,因此六耳獼猴棒打唐僧的弒師之舉若追溯根源的話,孫悟空難逃其咎。

難怪六耳獼猴必須死,他知道孫悟空一個秘密,孫悟空非殺他不可 - 天天要聞

無獨有偶,孫悟空早就有棒打唐僧之念了。那時孫悟空被唐僧所騙,戴上了一個花帽子。花帽子藏着緊箍圈,就此在孫悟空的腦門上落地生根。

眼見孫悟空將金箍棒變小瘋狂撬動緊箍圈,唐僧當即念起了緊箍咒。孫悟空乃靈明石猴,他很快發現自己的頭疼竟和唐僧念的咒語有關。這個時候的孫悟空對唐僧動了殺心,他揚起金箍棒試圖朝唐僧打去,卻終究敵不過緊箍咒,這一棒停在了半空。

此後,“打死唐僧”的這個惡念一直深藏在孫悟空的心裏面,直到二心化為了六耳獼猴,六耳獼猴做出了孫悟空敢想卻不敢做之事,這才有了棒打唐僧,搶走通關文牒,還讓花果山猴精組成取經隊伍的後續之舉。

如果這個秘密讓唐僧、豬八戒、沙僧知曉,孫悟空無疑是罪大惡極,這就能解釋六耳獼猴被缽盂壓住無法動彈時,孫悟空為何要在第一時間將六耳獼猴打死。

難怪六耳獼猴必須死,他知道孫悟空一個秘密,孫悟空非殺他不可 - 天天要聞

只因“死無對證”,隨着六耳獼猴一死,三界之中知道這個秘密的也只剩下了如來一個人了。如來也深知這個秘密關係到取經大業,這才說六耳獼猴是混世四猴之一。否則唐僧、沙僧、豬八戒怎麼會善罷甘休?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如來又喊了觀音親自跑了一趟,你聽觀音是怎麼對唐僧說的:“唐僧,前日打你的,乃假行者六耳獼猴也,幸如來知識,已被悟空打死。你今須是收留悟空,一路上魔障未消,須得他保護你,才得到靈山,見佛取經,再休嗔怪。”

有了觀音菩薩的證詞,唐僧還敢說什麼?

綜上,《西遊記》看似通俗易懂,實則蘊含了諸多玄機奧秘,映射了現實中那複雜的人際關係,着實妙不可言。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銀川女子推着10個月大的孩子失聯?警方:大人小孩都好好的 - 天天要聞

銀川女子推着10個月大的孩子失聯?警方:大人小孩都好好的

極目新聞記者 丁偉“寧夏銀川永寧縣38歲女子推着10個月大孩子失聯”,上述尋人啟事引髮網友關注。6月28日,當地警方回應極目新聞記者稱,“人家和孩子都好好的。”網傳視頻顯示,在一小區大門前,一名女子正推着一輛嬰兒車前行,車內坐着一個頭戴帽子的孩子。視頻配文稱:“尋人啟事,王某某,38歲,於2024年6月26日早上9點...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24歲的啟功就將梁詩正行書學到骨髓級了! - 天天要聞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24歲的啟功就將梁詩正行書學到骨髓級了!

提到梁詩正,相信很多朋友都非常熟悉,他不僅清朝的“國手”,而且也在整個書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讓人佩服,而啟功先生作為後來人,對梁詩正有着極其的偏愛,年輕時期的啟功先生,就將梁詩正作為學習的榜樣,24歲時,學習梁詩正,就已經達到了骨髓級別了,諸如下面的作
不是吹!毛主席的這幅書信字跡我100%都認識,堪稱視覺盛宴! - 天天要聞

不是吹!毛主席的這幅書信字跡我100%都認識,堪稱視覺盛宴!

一想到毛主席的書法,那種翻江倒海,大氣磅礴的境界感,就會在腦海中浮現,這也是我們對“毛體”書法的認識,對於很多朋友來說,一封書信,或者是一幅書法作品,能夠認出5%的字,就已經很不錯了,而這封信上的字跡,我卻100%都認識,不過這封信上的字跡,堪稱視覺盛宴。
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到黃昏——陶為祥原創七言律詩十三首 - 天天要聞

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到黃昏——陶為祥原創七言律詩十三首

陶為祥,男,漢族,昵稱老壽星,1932年生,江蘇鹽城阜寧益林鎮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華作家詩人編委,邀聘中國詩書畫家藝委會副主席,中華旅遊詩詞研究會名譽理事等,現任阜寧縣詩協名譽理事,濱海縣黃海詩社顧問。累作詩詞14000餘首,成書七集。詩詞入選全國大部頭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