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哭窮式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內心總是匱乏無力

2024年04月28日17:31:48 育兒 6646

哭窮式教育有多可怕?

很多人表示自己小時候也很害怕生病,因為家裡窮,所以哪怕身體不舒服,也不敢輕易告訴父母。

父母哭窮,本意可能是想讓孩子知道錢來得不易,培養孩子節儉意識。

可是經常在孩子面前哭窮,只能給孩子帶來更多的自卑、無助和匱乏感,讓孩子永遠陷入心窮的苦循環。

心理諮詢:哭窮式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內心總是匱乏無力 - 天天要聞

長期在哭窮式教育下

長大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呢?

1.深入骨髓的自卑感

被哭窮式教育養大的孩子,在成年之後,很難像同齡人一般,自信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也很難毫無顧忌地放下心防,感知快樂。

心理諮詢:哭窮式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內心總是匱乏無力 - 天天要聞

知乎上一位網友的回答,引發大片共鳴。她說,最痛苦的不是貧窮,而是爸媽向你哭窮,這種窮的觀念會讓你自卑到骨子裡。

有個女孩子說,她從小生活在這種哭窮式的教育下, 零食、玩具永遠被視作無理要求,她從來沒有參加過班集體的假期旅行或者夏令營比賽等等需要花錢的活動,因為父母總是以“太貴了,我家沒錢”而拒絕她。

即使她想買一些課外的資料,父母仍然拒絕她,認為沒必要花這個錢,家裡掙錢多不容易。

她覺得非常自卑,這個觀念刻進了骨子裡:我不被愛,我不配,我糟透了,我什麼都不能和別人比。

這種自卑的性格,也導致她什麼也不敢爭取,對金錢格外計較,始終認為自己配不上很多美好的東西,不敢和身邊的人交往,認為自己低人一等,配不上友情和愛情。就連相中一條好看的裙子,她都覺得自己不配穿。

她羨慕那些自信大方的女孩子,羨慕那些喜歡什麼就能夠大膽爭取的姑娘,但是她自己,始終沒有勇氣。

2.不敢表達需求

因為反覆強調家庭條件差,讓孩子過早感受生活的壓力和沉重。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習慣壓抑自己的需求。

比如生病憋着不說,任何活動不敢參加,只要一找父母要錢,就會內疚自責。只要一花錢他就不安。甚至,病得不重他就不敢去醫院。

他們不喜歡購買能夠提升自己的體驗、學習的東西,更着重價格高低,如果提高生活質量、拓寬視野、提高自己要花很多錢,他們往往會很猶豫,甚至直接拒絕。

因為長期被父母拒絕打壓,孩子的思想、人生格局和眼界被限制了。但凡需要花錢的地方,他們就要思前想後,因此錯失了很多機會。

而更可怕的是,經濟貧困所帶來的生活不幸,逼着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放棄了許多本可以實現的夢想,降低了自己對生活的需求。

心理諮詢:哭窮式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內心總是匱乏無力 - 天天要聞

有個網友說,小時候一直以為家裡窮。

本想考研的他,為了不讓父母過度勞累,決定大學畢業就工作掙錢,減輕父母的負擔。

可是後來他發現,其實家裡的經濟條件並沒有那麼差,甚至比很多人家境要好得多。

但他和那些考上碩博的同學,差距已經不是一點半點了。

他對父母,突然生出一股怨恨。

他能夠理解父母假裝沒錢,無非是想讓孩子體諒他們的辛苦,無非是希望孩子能更懂事一點,但這種被迫着壓抑自己的天性而換來的懂事,未免也太殘忍。

3.過度補償

不少在“哭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長大後,都會拚命地彌補那個曾經孤立無援的自己,買下整箱的蛋糕、成堆的娃娃,一柜子的裙子……

並不是自己有多喜歡,而是為了彌補兒時的遺憾。

沒有被滿足的孩子,就像乾涸的沙漠,內心始終是匱乏的。她們的內心,始終矇著一層自卑的陰霾,在匱乏感的泥沼里,無法自拔。

即便將來再多的滿足,都無法填滿這種與生俱來的匱乏感。

4.不配得感

當小孩接受太多哭窮式教育,他長大後就會認為自己不配去享受高質量生活,他只配過窮日子。

這些人即使賺到了很多錢,卻依然沒有安全感,難以彌補內心的空洞。他們一花錢就會覺得愧疚,所以會把錢都囤積起來,給自己更多的安全感。

心理諮詢:哭窮式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內心總是匱乏無力 - 天天要聞

有個女孩子說,在父母的哭窮聲中長大,從小物質的匱乏讓她變得敏感多疑:“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不值得被愛,誰對我好我都覺得不習慣。不敢去好的餐廳,不敢看漂亮的衣服,不敢有喜歡的人。這病什麼時候能好,怕是一輩子了。”

她總不相信好事會降臨在自己身上,對待感情也是如此,總是怕會失去男友,拚命地對男友好。

其實男友對她也很好,可是不管對她有多好,她總是猜忌懷疑,毫無安全感,不相信男友的真摯。

在她的猜忌懷疑中,他們開始爭吵不斷,最後還是分手了。

童年的經歷讓她潛意識裡認為自己是一個不重要的人,她不相信這麼優秀的人會愛上她。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冒名頂替綜合症”,指的就是這樣的人。

我覺得我不配擁有我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我現在的狀態,我所受到的照顧,我覺得我是個冒牌貨。

心理諮詢:哭窮式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內心總是匱乏無力 - 天天要聞

父母應該如何滿足孩子的需求?

童年的體驗是一個人未來生活的基調,父母在童年滿足了孩子哪些方面,孩子未來在哪些方面就會流動而不執著,有自由去體驗更高級的需求層次。

◇ 安全感被充分滿足的孩子,將來不會在婚戀中只敢要安全無害的人。

◇ 物質需要被父母及時肯定回應的孩子,人生追求不會只停留在賺錢層面。

◇ 一個各方面被充分滿足和自由的孩子,自然綻放不可思議絢爛的一生。

心理諮詢:哭窮式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內心總是匱乏無力 - 天天要聞

孩子的物質需求滿足還是不滿足,取決於要求是否合理,以及你的能力和意願。

若是孩子的要求是不合理的,可以告訴他真實的原因,要相信孩子是能夠接受真實的這樣的一個條件。

若孩子的要求是合理,若有能力也願意滿足,就輕鬆愉快地盡情滿足。

若沒有能力滿足,父母要怎麼做呢?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貧窮不是金錢價值,而是一種稀缺狀態,是一個人的主觀感受。

父母的拒絕會給孩子帶來稀缺感,從而形成心理貧窮感。但這並不代表着父母就可以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當孩子提出要求時,如果父母能夠保護他們的價值感。那麼即使被拒絕,孩子內心的稀缺感也能夠得到緩衝。

不如告訴他們:你的欲求很美好,你值得擁有這些東西(肯定孩子需求的合理性),雖然暫時不行(解釋原因),但我們一定會想出辦法的(給出替代方案)。

比如,孩子想吃店裡昂貴的牛排,可以對孩子說:牛排看起來很美味,不過店裡吃太貴了,我們自己買材料回家做可以嗎?

如果孩子想要買很貴的積木,父母可以這樣對孩子說:這個積木價格太高了,可以選一個差不多但是價格低些的來代替。若還是非常想要這個玩具,可以一起努力攢錢,以後再來買。

其實對於孩子而言,重要的不是父母為我花了多少錢,可是我的需求能否得到重視。

所以,在孩子面前,請不要再抱怨賺錢的不容易,而是與孩子分享工作並獲取金錢的樂趣;不要用“哭窮”來捆綁孩子,而是告訴孩子“你值得富足美好的生活”。

為了孩子將來物質和精神的豐盛,請父母收起自己的沉重和匱乏感,將希望傳遞給下一代。

end

▎本文為廣州聽說吧心理諮詢中心原創文章,轉載時請標明出處,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權利。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二胎媽媽質疑公司剋扣生育津貼:雙方達成調解,公司再支付產假工資等1萬餘元 - 天天要聞

二胎媽媽質疑公司剋扣生育津貼:雙方達成調解,公司再支付產假工資等1萬餘元

四川樂山的胡女士去年11月生育二胎孩子後,當地醫保部門核發其生育津貼為3萬多元,但產假期間公司只給她發了1萬多元產假工資。她百思不得其解,“生育津貼到底是發給公司還是個人?”為此,她質疑公司剋扣了自己的生育津貼,認為公司在扣除已發放的產假工資後,應將剩餘生育津貼全部返還自己。但公司方表示,如果工資正常全...
好有趣!孩子一日校園生活“大揭秘” - 天天要聞

好有趣!孩子一日校園生活“大揭秘”

為進一步增強家長與學校、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構建家校協同共育的良好氛圍,5月10日,延長路東部幼兒園開展了家長半日督學活動,邀請家長們走進幼兒園、走進班級,進一步了解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設計與組織的豐富多樣性,交流觀摩感受與建議,從而更好落實家園共育,共同關注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當天一早,伴隨着活力四...
父母在家裡的樣子,決定了孩子10年後的人生 - 天天要聞

父母在家裡的樣子,決定了孩子10年後的人生

教育學家斯賓塞曾說過:“家庭環境對於培養一個孩子的心智和才能發揮着極其重要的作用。”為人父母,有了孩子,需要學習做一個合格的家長,想把孩子教育好,成人又成才,首先做好自己,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孩子才會更優秀。
窒息!月子期間婆媳大戰,撕開無數中國家庭羞恥 - 天天要聞

窒息!月子期間婆媳大戰,撕開無數中國家庭羞恥

你憑什麼罵我媽!?這一刻,婆媳是天敵這句話有了具象,雖然隔着屏幕,但是這種窒息感,還是讓人後背直發涼,女子表示自己從懷二胎,到現在坐月子,婆婆不僅沒有搭把手,自己娘家媽媽,過來幫忙,還被婆婆給罵了,先看看當時是啥情況吧,兒媳:我給你們生孩子,你還罵我媽,她來給你幹活沒有?
我感覺,人上了年紀以後必須得看開一些事情,這樣才會過得幸福 - 天天要聞

我感覺,人上了年紀以後必須得看開一些事情,這樣才會過得幸福

序言:人老了以後一定要學會給自己做減法,想的越少,活的越自在,做的越少,過得越舒心,把心態放平,每天樂呵呵的,不去想遠,活在當下,把每一天當成最後一天過!這樣你才會越過越開心!1.人老了死是必然歸宿,但別怕死,越怕離死亡就越近!所以一定得放寬心態,珍惜每一天!
“一孕傻三年”? 不,這是孕期的大腦革命 - 天天要聞

“一孕傻三年”? 不,這是孕期的大腦革命

5.13知識分子The Intellectual圖源:Pixabay●  ●  ●撰文|張蘋責編 | 李珊珊在1848年一本歐洲流傳的產科教科書中這麼寫道:“她(女人)的頭太小了,無法表達智力,但足以容納愛情。”[1]也足以容納母愛。
《家庭教育書簡》: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 天天要聞

《家庭教育書簡》: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每日一悟教育孩子學會謹言慎行宏:你好!西哲尼采說過:“沒有音樂,生命是個錯誤。”2009年元月12日,我給雲濤的每日一悟:“本周我重點講講吳氏家訓第二條‘謹言慎行,志存高遠。’志存高遠就不用多說了,你志向遠大,很有抱負。我要說的是‘謹言慎行’這點,你做得遠遠不夠。
1歲失去媽媽,爸爸一年回家一次,爺爺患病,男孩希望快點長大 - 天天要聞

1歲失去媽媽,爸爸一年回家一次,爺爺患病,男孩希望快點長大

點開視頻了解更多,如果幫孩子,請進入騰訊樂捐鏈接:【 孤困兒童代理爸媽 】可幫助孩子。在雲南大山深處的一間破舊的老房子里,爺爺奶奶照顧着孫子趙澤念艱難地生活着。澤念在1歲時,媽媽就因家裡生活困難離開了,從他記事以來,就沒有感受到一絲來自媽媽的母愛和關懷。澤念常常因為想念媽媽而失聲痛哭。“看到孫子這樣,...
新生兒腿部骨折,傷處潰爛!醫院回應:手法不熟練導致 - 天天要聞

新生兒腿部骨折,傷處潰爛!醫院回應:手法不熟練導致

近日,江蘇泰州靖江市人民醫院(以下簡稱:人民醫院)內發生一例初生嬰兒骨折事件,家長質疑是否為醫療事故,引起關注。5月12日,記者聯繫到醫院方面後,院方回應:確有責任,不是醫療事故,正在與家長溝通。據此前報道,4月中旬,人民醫院內一名嬰兒在剖宮出生後一直大哭,並未得到醫護人員重視。第二天在集中洗澡時,醫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