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殊人群飲食指南推薦——6月內嬰幼兒

2024年02月26日23:55:04 育兒 1290

中國特殊人群飲食指南推薦——6月內嬰幼兒 - 天天要聞

首先介紹一下0~6個月的嬰幼兒母乳餵養膳食指南。主要有6大準則。

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是哪6大準則吧!

準則1: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堅持6月齡內純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是嬰兒出生後最佳餵養方式

嬰兒出生後不要喂任何母乳以外的食物

應堅持純母乳餵養至嬰兒滿6月齡。

堅持讓嬰兒直接吸吮母乳,只要母嬰不分開,就不用奶瓶喂哺人工擠出的母乳。

由於特殊情況需要在嬰兒滿6月齡前添加母乳之外其他食物的,應諮詢醫務人士後謹慎做出決定

配偶和家庭成員應支持鼓勵母乳餵養。

中國特殊人群飲食指南推薦——6月內嬰幼兒 - 天天要聞

準則2:生後1小時內開奶重視儘早吸吮

·分娩後母嬰即刻開始不間斷地肌膚接觸,觀察新生兒覓食表現,幫助開始母乳餵養,特別是讓嬰兒吸吮乳頭和乳暈,刺激母乳分泌。

生後體重下降只要不超過出生體重的7%就應堅持純母乳餵養。

嬰兒吸吮前不需過分擦拭或消毒乳房。

·通過精神鼓勵、專業指導、溫環境、愉悅心情等輔助開奶。

中國特殊人群飲食指南推薦——6月內嬰幼兒 - 天天要聞

準則3:回應式餵養,建立良好的生活規律

及時識別嬰兒飢餓及飽腹信號並儘快做出餵養回應,哭鬧是嬰兒表達飢餓信號的最晚表現。

按需餵養,不要強求餵奶次數和時間,但生後最初階段會在10次以上。

嬰兒異常哭鬧時,應考慮非飢餓原因

中國特殊人群飲食指南推薦——6月內嬰幼兒 - 天天要聞

準則4:適當補充維生素D,母乳餵養無需補鈣

純母乳餵養的嬰兒出生後數日開始每日補充維生素D 10μg.

純母乳餵養的嬰兒不需要補鈣

出生後應注意補充維生素K.

中國特殊人群飲食指南推薦——6月內嬰幼兒 - 天天要聞

準則5:任何動搖母乳餵養的想法和舉動都必須諮詢醫生或其他專業人員並由他們幫助做出決定

絕大多數母親都能純母乳餵養自己的孩子。

母乳餵養遇到困難時,需要醫生和專業人員的支持。母親不要放棄純母乳餵養,除非醫生針對母嬰任何一方原因明確提出不宜母乳餵養的建議。

相對於純母乳餵養,給6月齡內嬰兒任何其他食物餵養,對嬰兒健康都會有不利影響。

任何嬰兒配方奶都不能與母乳相媲美,只能作為母乳餵養失敗後的無奈選擇,或母乳不足時對母乳的補充。

不要直接用普通液態奶、成人和普通兒童奶粉蛋白粉、豆奶粉等餵養6月齡內嬰兒。

中國特殊人群飲食指南推薦——6月內嬰幼兒 - 天天要聞

準則6:定期監測嬰兒體格指標,保持健康生長

身長和體重是反映嬰兒餵養和營養狀況的直觀指標。

6月齡內嬰兒每月測最一次身長、體重和頭圍,病後恢復期可適當增加測量次數。

選用國家衛生標準《5歲以下兒童生長狀況判定》(WS/T 423-2013)判斷生長狀況。

出生體重正常嬰兒的最佳生長模式是基本維持其出生時在群體中的分布水平。

嬰兒生長有自身規律,不宜追求參考值上限

中國特殊人群飲食指南推薦——6月內嬰幼兒 - 天天要聞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發表自己的育兒飲食喲!看看有沒有符合上述的標準哦!

如果想看更多生活小知識,可以關注小編不迷路哦!

最後,如果該文章有任何不當之處,歡迎大家指出,我會儘快糾正喲!

中國特殊人群飲食指南推薦——6月內嬰幼兒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我竟然這麼自私 - 天天要聞

我竟然這麼自私

五一回爸爸那裡,忘記說什麼話題了,我說我還有幾年就退休了,爸爸說,這麼快啊!在爸爸眼裡,我還是那個不懂事的小傻妞一樣。後來爸爸說,退休了,可以來給我做飯。我這時候才心裡驚了一下樣,這個想法我怎麼從來沒有。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 天天要聞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王祥龍 攝影報道張新(左二)與劉玲玲(右一)與母親相認5月10日下午,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會議室內,一場跨越數十年的重逢正在上演。河南人張新(化名)和內蒙古人劉玲玲,兩個素不相識卻命運相似的人,在這一天,終於見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32年、26年——漫長的等待,在這一刻化作淚水與擁抱...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 天天要聞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一位寶媽,分享了這樣一件事:兒子在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突然,她聽到一陣哭。跑過去一看,發現是兒子推了別人,那個小朋友正倒在地上哇哇哭。她正想發火,兒子已經先開口說:“媽媽,他一直弄不好,我一着急,就推了他。對不起,我不該這樣做的。”那一瞬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 天天要聞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曾經有位網友問財經作家吳曉波,現在錢越來越難賺,普通人該投資什麼行業最穩賺不賠。吳曉波想了想然後回答道,我投資家庭的未來才是最划算的。其實仔細思考我覺得他說得對,家庭經營好了,就是最大的資產,能扛住很多風險。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 天天要聞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內蒙古女子玲玲的童年記憶中,父親總是和賭博聯繫在一起,母親則停留在“離家出走”4個字上。今年31歲的她,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而她更加想念自己的媽媽。四川眉山51歲的王群(化名),27年來,也一直想念着被攔下的女兒。32年前,年僅19歲的她到內蒙古打工時與當地一男子“結婚”(未辦理結婚證),次年生下了女兒玲玲。...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 天天要聞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很多媽媽在養孩子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把自己活成了24小時待命的“保姆”。每天圍着孩子的衣食住行打轉,從早忙到晚,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和愛好,甚至為了滿足孩子的要求一再妥協。可結果往往讓人寒心,孩子不僅不懂得感恩,還把媽媽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
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 天天要聞

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王貝藝在商河,“花香媽媽”承載着源源不斷的希望與力量,守護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成長。苔花雖小,也學牡丹盛開。這些關於愛與陪伴的故事,正悄然綻放出春天最美的模樣。以愛之名的旅程陽光透過窗戶,在木質地板上灑下斑駁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