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01
媽媽突然發現自己家9個月的女兒手腳慢慢變黃,鄰居說你們家孩子的手腳黃了,是不是肝臟有問題?
媽媽嚇了一大跳,趕緊帶着孩子去醫院檢查,結果醫生告訴媽媽孩子的肝臟沒有問題,主要是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吃太多含胡蘿蔔素的食物了。
然後諮詢家長發現孩子特別愛吃橘子,橙子等這類水果,而且吃輔食的時候特別喜歡吃胡蘿蔔,南瓜,有時候孩子有便秘還會給孩子吃紅薯,幾乎每天都要吃南瓜。
醫生提醒家長,孩子喜歡吃的這幾種食物都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孩子排泄胡蘿蔔素的能力要相對比較弱一些,所以這些胡蘿蔔素就留在血液裡面,叫做高胡蘿蔔素血症。
因為孩子血液中的胡蘿蔔素排不出去會影響孩子的胃口,導致孩子不想吃東西,長期以往容易影響孩子的營養攝入,會讓孩子長不高!
所以要馬上讓孩子停止吃這類含胡蘿蔔素高的食物,一般停兩個星期左右,孩子手心腳心的黃色會慢慢退化,以後再給孩子吃這類食物的時候要注意少量的給孩子吃。
02
其實只要是做兒科醫生的,時不時都能碰到這樣的孩子。
比如說現在是橘子上市的季節,有些孩子喜歡吃橘子,甚至有些大人喜歡吃橘子,一天吃上一兩斤的橘子,吃上一段時間就很容易導致手心腳心變黃。
這主要也是因為胡蘿蔔素在我們血液裡面沒有辦法排出,不僅手心腳心會變黃,孩子還會出現胃口不好的情況,所以很多家長就擔心孩子是不是肝臟出了問題,其實主要是孩子的飲食結構錯誤了。
這其實就是告訴我們:孩子在添加輔食過程中容易犯的一個錯誤,那就是孩子喜歡吃什麼就給孩子吃什麼,而且給孩子吃的時候吃太多了。
胡蘿蔔,南瓜,紅薯這些食物口感是比較好的,因為它自帶甜味,給孩子吃的時候,孩子很喜歡吃。
但孩子喜歡吃就天天給孩子吃,就很容易導致孩子出現高胡蘿蔔素血症。
有一些家長說,我的孩子只喜歡吃米糊,孩子已經10個月甚至11個月了,每天只給孩子吃米糊沒有給孩子吃米飯,這樣就會導致孩子咀嚼能力沒有得到及時的鍛煉,影響孩子的精細動作的鍛煉,從而不利於孩子的智商。
還有些家長說?我們家孩子就喜歡吃蔬菜水果,從來不吃肉,孩子不吃肉也很容易導致孩子出現缺鐵。缺鐵有一個明顯的癥狀是孩子的反應能力下降,孩子的記憶力下降,直接會導致孩子顯得笨笨的,獃獃的。
給孩子添加輔食,要想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家長一定要注意這5點
第一點:孩子添加輔食由一種到多種
比如說剛開始給孩子加米糊,過了一段時間大概是3~7天的時候,孩子吃米糊沒有問題,就在米糊裡面給孩子加點蔬菜或者是加點肉泥,慢慢的從一種到多種,不斷的給孩子增加新的輔食,讓孩子接受不同的輔食,有利於孩子的營養吸收。
第二點:不加糖、鹽等調味品
一歲之前給孩子添加了輔食,要是食物原生態的味道,因為孩子這時候味覺是比較敏感的,給孩子吃沒有加鹽的食物,其實孩子是可以接受的,不要擅自給孩子加鹽加糖。
這反而會導致孩子形成不良的飲食習慣,比如說愛吃鹹的,愛吃甜的,不利於孩子的健康。
第三點:食物的性狀要慢慢的改變
剛開始孩子吃泥糊狀的輔食,慢慢的孩子就吃細顆粒狀的,慢慢顆粒會越來越大,這樣其實有利於鍛煉孩子的咀嚼能力,順應孩子的消化能力,更有利於孩子的健康。
第四點:鍛煉孩子自主進食能力
一般建議孩子在八九個月的時候,給孩子製作一些可以方便拿在手上的手指食物,讓孩子自己拿着東西吃,這有利於鍛煉孩子的精細動作,也通過讓自己吃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
第五點:避免給孩子吃空營養食物
各種粥水以及湯其實營養價值都很低,在營養上我們叫它空營養食物,孩子的胃口比較小,所以要給孩子吃相對黏稠的食物,避免影響孩子營養的攝入。
寶寶輔食怎麼加家長們現在知道了嗎?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