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2023年12月02日18:46:07 育兒 1219

中醫對產後汗證的認識由來已久,認為其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產後汗證

產婦在產後1周內,由於激素水平等變化的原因,孕期瀦留在體內的水分通過皮膚排出,稱為褥汗。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現代醫學認為產婦在產後1周內汗出增多屬正常現象,生理狀態下可自然好轉,但由於產後女性多氣血虧虛、營衛不和,部分產婦會出現汗出時間長、汗出量大的病理表現。

中醫學稱之為產後汗證,根據其具體特點可分為產後自汗和產後盜汗。

即“產後氣虛腠理不密,衛陽不固,出現汗出不止,動則益甚者”為產後自汗,“陰虛內熱,浮陽不斂,睡後汗出濕衣,醒來即止者”為產後盜汗。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本文基於血汗同源理論,遵循中醫學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的思想。

結合產婦生理病理特點,認為褥汗期應當注重調護,避免產生變證,而產後汗證治療可運用養血益氣,調和營衛,固表止汗之法,臨床取得一定療效。

血汗同源的理論內涵

血和汗是中醫理論的基本概念。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在《黃帝內經》中已有關於血、汗及其關係的相關描述。

《黃帝內經》認為血和汗具有相同的來源,同樣由水谷精微化生而成。

後世醫家的論述多繼承和發展《黃帝內經》中關於血、汗關係的認識並進一步說明了血與汗同源,相輔相成、共榮共損的密切關係。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1.血汗同源,相輔相成

《黃帝內經》認為血由人體運化水谷精微所化生,是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精微物質。

《靈樞·決氣》中言“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靈樞·癰疽》中言“中焦出氣如霧,上注溪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是謂血”。

《黃帝內經》認為汗是陽氣宣發津液走腠理而成,《素問·評熱病論篇》雲“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谷,谷生於精”。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從《黃帝內經》中對血和汗的定義以及產生機理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血和汗具有相同的來源,同樣化生於水谷精微

除此之外,《素問·痿論篇》言“心主身之血脈”,即心主血脈;

《素問·宣明五氣篇》言“五臟化液,心為汗”,即汗為心之液,說明血汗同為與心密切相關的精微物質,二者與心的關係也體現出血和汗在生理關係上相輔相成、密切聯繫。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2.血汗同源,共榮共損

血汗同源,一方的病理狀態也可能導致另一方失常

《靈樞·營衛生會》中言“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故人有兩死,而無兩生”。

血虛的患者不宜用發汗法,大汗出亡津液的患者不宜用放血等方法再耗其血,否則血、津液亦更嚴重耗傷,反映出血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密切關係。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論麻黃湯證治時明確提出汗法的使用禁忌為“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瘡家不可發汗”。

這些治療禁忌都繼承了《黃帝內經》中的血汗同源理論,在治療兼夾血虛的病證時,當慎用汗法,避免過汗傷津進一步加重病情。

《傷寒論》言“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說明在少汗但不宜發汗的病理狀態下強行發汗,導致血液運行失常而加重病情的嚴重後果。

結合曆代醫家對亡血兼大汗出可能導致的嚴重變證的相關描述,可見血汗同源、一損俱損的密切關係。

在治療中應當注重固護血、汗以及津液,否則易犯“虛虛實實”之戒,反易加重病情。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基於血汗同源理論探討產後汗證的病機

女性產後生理病理特點一直受到歷代醫家重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言“新產血虛,多汗出,喜中風,故令病痙”。

明確指出血虛津虧而多汗是女性產後的生理特點,這樣的特點也導致了產婦易患產後諸證。

產後汗證作為女性產後的常見病,其病因病機和治療亦受到歷代醫家的重視。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產後汗證作為病名最早見於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諸病源候論》,其中列有“產後汗出不止候”,認為產後陰血虧虛是其主要病因。

宋代陳自明在《婦人大全良方》設專篇論治產後汗證,其中載有“凡產後血氣皆虛,故多汗也”,明確指出氣血虧虛是產後汗證的主要病因,產婦當注重避風邪,養氣血。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劉完素在《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中提出調和營衛為治療產後病的基本原則。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清代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載有多篇產後汗證醫案,認為其病因以產後氣血虧虛為主,治療用藥多為養血益氣之品,人蔘、白芍、附子、當歸為常用藥物。

國醫大師班秀文教授認為陰血不足、營衛不和是產後汗證的重要病因,汗為心之液,為心所主,血汗同源,所以治產後汗證可從心論治。

綜合曆代醫家對產後生理病理特點及產後汗證的認識,其主要病機為產後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產婦或因產時出血過多,氣隨血脫,或平素體虛,加之產創耗傷氣血,或產後飲食不節,脾失健運,氣血生化乏源,多種因素導致產後氣血虧虛。

營衛具有相同來源,皆化生於水谷精微,二者互根互用,且營衛與氣血為體用關係,即營衛為氣血之用,氣血為營衛之體,氣血是營衛的物質基礎,營衛是氣血運行的主要形式。

氣血和暢是營衛調和的基礎,氣血虧虛則營衛化生乏竭、運行失常以致營衛不和。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氣血虧虛,氣虛失於固攝,肌表不固,則汗出不止;陰血虧虛,虛熱內生,迫津外出,汗出增多;營衛不和,開闔失常,衛氣不能外固,營陰不能內守,腠理開泄,營陰外泄。

而血汗同源,汗出不止則進一步損耗陰血,周而復始,循環交錯,導致病重加深。

基於血汗同源理論指導產後汗證治療與調護

1.產後汗證治療

氣血虧虛,營衛不和是產後汗證的重要病機,運用養血益氣、調和營衛、固表止汗之法治療產後汗證亦受到歷代醫家重視。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劉完素結合季節因時制宜運用四物湯加減治療產後諸病,並指出“營衛自和則寒熱止”。

清代醫家傅青主提出“大抵產後,宜先補血,次補氣”,並主張產後不可妄投發散之劑。

① 養血益氣

產時耗傷氣血,產後氣血兩虛,氣虛則固攝失常,肌表不固,動輒汗出,陰血虧虛,虛熱內生,迫津外出,汗出增多。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可兼見氣短、乏力,面色白,舌淡苔少脈細,月經量少等氣血兩虛之象,治用養血益氣法,可使用八珍湯加減。

方中党參、白朮、甘草益氣,熟地黃、當歸使瘀血去則新血生,在補益氣血的同時可使用川芎赤芍活血葯,扶正與祛邪兼顧。

同時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健運、氣機升降正常是氣血充足的重要前提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可使用白朮、茯苓等藥物健脾,脾胃健運則氣血化生充足,氣血充足則腠理固密而汗出止。

現代研究表明,八珍湯能顯著改善貧血大鼠外觀,提高骨髓增殖能力,促進T淋巴細胞的增殖及活化。

類經》曰“心主血,汗者血之餘”,指出血汗同源、五臟化液、心與汗的內在聯繫。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汗為心之液,血為心所主,血汗同源,故在養血益氣時當注重益心氣,養心血

可用生脈散加減。

生脈散中人蔘大補元氣,益氣生津,固表止汗,麥冬滋陰潤燥,五味子斂陰止汗。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部分患者因心血不足、心神失養而出現失眠,可加用酸棗仁養心安神。

現代研究表明生脈散具有促進骨髓造血,改善造血微環境,改善微循環,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②調和營衛

生理之汗來源於水谷精微,生理現象的汗出是陽氣宣發津液外達腠理而成,是人體順應自然的一種調節方式。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病理狀態下汗出增多,汗出腠理不固,使患者易感風寒濕等外邪,進一步加重產後汗證的病情,甚或向難治疾病轉歸。

病理性汗出過多的重要病因病機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將其概括為“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耳”,即營衛不和,衛外不固,故見汗出異常。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在《金匱要略》中也有以陽旦湯即桂枝湯加黃芩治療產後表證伴汗出的記載。

產後汗證營衛不和者,可兼見汗出惡風等表現,治療當用調和營衛之法

方葯如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使用桂枝、白芍配伍調和營衛,黃芪益氣固表止汗,生薑散寒,桂枝亦可解肌散寒,溫通經脈,大棗養血補中。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營衛調和則營陰不外泄,衛氣固攝則不易感外邪。

血汗同源,汗出易使營血外泄,進一步損及陰血,現代研究表明黃芪桂枝五物湯具有抗炎鎮痛,調節免疫的作用

③固表止汗

《素問·生氣通天論篇》言“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陰陽之要,陽密乃固”,說明只有陽氣固密於外,陰精才能內守。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素問·舉痛論篇》曰“炅則腠理開,榮衛通,汗大泄,故氣泄”,指出腠理開、衛外不固則營衛津液之氣隨大汗而耗散。

腠理固密是汗出正常的關鍵,治療可用玉屏風散加減

方中黃芪益氣固表,補肺實衛,白朮補氣健脾,防風昇陽祛風,補中有疏,散中寓補,補散合用,共奏益氣固表止汗之功。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現代研究表明,玉屏風散的有效成分具有調節免疫、抗炎、調節微生態環境的作用

2.產後汗證調護

《婦人良方大全·產後門》言“經雲婦人非止臨產須憂,產後大須將理”。

產後調護有利於提高產婦生活質量,針對產後汗證患者氣血兩虛、營衛不和的特點,合理調護有利於疾病的良好轉歸。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生活起居調護當注意寒溫適度,暑熱季節當重視室內空調溫度不宜過低,風向切不可直接對準產婦身體,切忌汗出當風。

秋冬季節應注重防寒保暖

穿衣應選擇透氣、防風的衣物,既不阻礙正常汗出,也可有效避免汗出當風。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部分患者或可出現多汗伴有惡寒發熱、身痛的癥狀。

其根本病因病機不同於太陽傷寒病,不宜用治療外感傷寒的發汗法,部分養生館推出的汗蒸、火療等令人大汗出的治療並不適用於產婦。

在服藥、保暖或選擇中藥泡洗、中藥熏蒸等療法時,都應注意以微微汗出為度,切忌過汗,過汗則犯“虛虛實實”之戒。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針灸、推拿、拔罐等治療每周最多1次,每次治療時間不宜超過40分鐘。

驗案舉例

患者女,30歲,2021年8月4日初診。

主訴:產後汗多2月余。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患者2021年5月20日順產二胎,產程不長,出血900mL,產後至今易出汗,動輒汗出,汗出沾濕衣物,白天較甚,汗出後自覺心情煩躁,全身怕風怕涼,乳汁少。

刻下症見:汗出多,動輒汗出,汗出沾濕衣物,白天較甚,怕風怕涼,乳汁少,乏力,易疲勞。

納眠可,大便2日1行,排便困難,小便可。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脈細滑。

產後月經未行

實驗室檢查:血常規、肝腎功、女性激素、甲狀腺功能未見明顯異常。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中醫診斷產後汗證(氣血兩虛,營衛不和證)

治以養血益氣,調和營衛。

處方:當歸12g,川芎15g,炒白芍15g,熟地黃12g,黃芪30g,党參10g,陳皮10g,茯苓15g,浮小麥30g,炒白朮15g,五味子6g,桂枝10g,防風10g,山茱萸15g,生甘草10g。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14劑,日1劑,水煎服,分溫2服。

囑其規律服藥,不汗蒸,遵循補鈣方案,注意保暖

2021年8月18日二診:汗出較前減少,怕風怕涼減輕,乳汁量增加,疲勞感減輕,納可,入睡困難,排便困難減輕,小便調。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處方:當歸12g,川芎15g,炒白芍15g,熟地黃12g,黃芪30g,党參10g,陳皮10g,茯苓15g,浮小麥30g,炒白朮15g,五味子6g,桂枝10g,防風10g,酸棗仁15g,石菖蒲10g,遠志10g,生甘草10g。

28劑,日1劑,水煎服,分溫2服。

2021年9月15日三診:汗出較前減少,怕風怕涼明顯緩解,無明顯乏力、疲勞感,睡眠較前改善,二便調。守方治療。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予上方28劑,日1劑,水煎服,分溫2服。

2021年10月13日複診:無明顯怕風怕涼,汗出正常,無乏力、疲勞感,納眠可,二便調。

月經至,量可,色可。

按語:患者青年女性,產後持續汗出不止,伴怕風怕涼、乏力,實驗室檢查未見明顯異常,屬於中醫產後汗證範疇。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結合面色白,乏力,怕風,乳汁量少,排便困難,舌淡,苔薄白,脈細滑等,證屬氣血兩虛,營衛不和。

方用八珍湯合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方中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養血活血,黃芪、党參益氣固表,茯苓、白朮補中,桂枝溫通經脈;

並與白芍配伍調和營衛,浮小麥、山茱萸、五味子收澀止汗,佐以防風祛風濕,諸葯共用,共湊養血益氣,調和營衛,固表止汗之效。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二診時患者汗出癥狀改善,但眠差,加用酸棗仁、石菖蒲、遠志養心安神。

三診諸症減輕,效不更方。

結語

產後汗證是女性產後的常見病,中醫藥在辨證論治產後汗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其根本病機在於氣血虧虛,營衛不和,而血與汗同來源於水谷精微,關係密切。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亦是產後女性最易亡失的物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

治療應以扶正為主,可用養血益氣,調和營衛,固表止汗之法從而固護血、汗與津液,氣血充足、營衛調和則腠理固密而營陰不外泄,治病求本則可獲得良好的臨床效果。

在中醫看來,產後汗症的由來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營衛不和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8 歲孫子刷碗不認真,被外婆狂抽嘴巴,父親一句話使她震驚… - 天天要聞

8 歲孫子刷碗不認真,被外婆狂抽嘴巴,父親一句話使她震驚…

外婆的巴掌響亮地在廚房裡回蕩,彷彿一記雷霆劈在每一個人的心頭。我站在門口,驚愕地看着這一切,手裡的菜刀差點滑落在地。“你這是幹什麼!?”父親的聲音如怒吼的獅子,一步跨進廚房,把我擋在了外婆和小輝之間。小輝是我的兒子,今年剛滿八歲。
有必要嗎,媽媽的自我犧牲過度,有時候我真得很難共情 - 天天要聞

有必要嗎,媽媽的自我犧牲過度,有時候我真得很難共情

有必要嗎,媽媽的自我犧牲過度,有時候我真得很難共情!共情能力是人的一種本能。我的理解是這種能力使一個人能夠通過他人的某種行為,去讀懂這種行為背後暗含的某種情感,從而達到互相理解,彼此感同身受。但並不是所有的事,都能讓人感同身受。
熊孩子總是把家裡搞得一團亂,寶媽該如何接招,才能治住寶寶 - 天天要聞

熊孩子總是把家裡搞得一團亂,寶媽該如何接招,才能治住寶寶

一個總是將家裡弄得一團亂的“面對熊孩子”,許多寶媽可能會感到手足無措,甚至心生無奈。這種情況下,如何有效地“接招”並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行為習慣,成為一種挑戰。然而,通過採用合理的方法和策略,寶媽完全有能力“治住”這種行為,為家庭營造一個
想發揮社交的積極作用,家長就要做到這些,讓孩子受益 - 天天要聞

想發揮社交的積極作用,家長就要做到這些,讓孩子受益

社交對於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聯繫,提升溝通能力,還能夠增進自我認知,促進情感發展。因此,家長在孩子的社交教育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為了發揮社交的積極作用,家長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以確保孩子獲得最大的收益
兄弟姐妹中,最“命苦”的通常是老幾?太准了,90%的家庭都一樣 - 天天要聞

兄弟姐妹中,最“命苦”的通常是老幾?太准了,90%的家庭都一樣

最近,有個朋友跟我抱怨,說她一個組的同事小張總是和她搶功勞。“我們同時進的公司,彼此關係非常好,私底下也算是朋友。結果上次開會彙報項目,我講了自己的方案,她一直打壓我的點子,去襯托她的主意有多好。”“不僅如此,她有時候私下也非常強勢,什麼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