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茨威格在《斷頭王后》中寫道:“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命運的恩賜,永遠都不是免費的,而是有代價的。有的代價,需要人們付出錢財;有的代價,需要人們付出後半生;有的代價,需要人們付出自己的小命。
比如說,突然有一天收穫到了一筆橫財,那你是高興呢,還是擔憂呢?無數人都會欣喜萬分,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橫財代表了橫禍,一旦接受,就在劫難逃了。
這世上並沒有免費的東西,也沒有所謂的天降餡餅。所有的東西,都有它必然的價格和代價。你我,需要謹小慎微,步步為營了。
上天給你的這幾種福報,需要你付出一定的代價,最好不要享受。

一、突如其來的成功,會害死人。
所有人都追求成功,可並非所有的成功,都是好事。有些時候,一點小成就,就能搞得當事人頭暈目眩,糊裡糊塗,分不清東西南北。
東漢末年,在征討張繡的時候,曹操輕鬆取勝。進入到了宛城當中,曹操一下子就飄了,不僅找來張繡的嬸娘鄒氏,還強行讓她侍寢。
張綉吞不下這口惡氣,就密謀夜裡起事,反叛曹操,打了曹操一個措手不及,不僅曹操的長子曹昂戰死,就連曹操的侄子曹安民,大將典韋,也紛紛殞命。
曹操因為一時的成功,以及管不住下半身,導致親族和大將都死了。這,就是他需要付出的代價。
人,為什麼不能突然成功?因為他們會飄起來,失去了該有的理性和智商。這個時候,大苦和劫難就來了。
對於成功,我們需要有清晰的認知,福禍相依。越是成功,越要保持理性和警惕之心。

二、放縱自己的慾望,會害死人。
哲學家叔本華認為,人生就是一團慾望。慾望滿足了,就無聊。慾望不滿足,就痛苦。
為了讓人生不無聊,人們會放縱自己的慾望。對於錢財,物慾滔天。對於房事,也經常控制不住自己。
讓自己的物質慾望、生理慾望膨脹,會導致什麼後果呢?我想,有這麼三點。
首先,會過分透支自己的身體,影響到自己的心理和身體健康;其次,慾望如淵,不僅吞噬了我們的錢財,還吞噬了我們的心智。
第三,短暫且低廉的快感,會讓我們上癮。人,一旦沉溺於某些快感當中,別說有雄心壯志了,也許連精神都低糜了,整個人都會出問題。
適度的慾望,能夠讓我們更有動力去生活,去賺錢。而過度的慾望,只會讓我們盛極而衰,物極必反,阻礙我們前進的步伐。

三、命中的橫財,都是來害人的。
如今,網絡發達了,人們會接觸到“年薪百萬”“月入十萬”“開豪車住別墅”的信息。這些信息,容易讓人們搞不清現實,愈發焦慮。
看到別人天天發年薪百萬,而自己才月薪五六千,就會否定自己的人生價值,更有甚者,還會產生投機取巧,一夜暴富的心理。
現階段,那些投機取巧,一夜暴富的人,都是沒有好結果的,要麼因為犯事而蹲了大牢,要麼因為被人騙了而負債纍纍,要麼因為過度放縱而命短福薄。
對於普通人來說,大富大貴,一夜暴富的心態,那是有問題的。試想,沒有大富大貴的命,卻患上了大富大貴的病,豈能過好後半生呢?
什麼“年薪百萬”的信息,當看笑話就好。因為真正年入百萬的人,是不會發這些信息的。至於渴望一筆橫財,也不要胡思亂想。橫財,終究會“殺身”。
做個知足常樂,清醒過日子的人,我想,平平淡淡,平平安安一輩子,才算是最大的福氣。

四、對你阿諛奉承的小人,都是來害人的。
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好的葯,肯定會苦口,但這些葯都有利於治病。而真實且有價值的話,都是刺耳的,但它有利於人們去做事。
我們都知道忠言有益,但我們就是不喜歡聽忠言,而喜歡聽小人的甜言蜜語。因為人類天生就是“喜甜厭苦”的生物。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小人編織的甜言蜜語的謊言好聽,所以人們寧願聽小人的甜言蜜語,享受一時的快感,也不願聽真話,讓自己難受。
唐太宗李世民,一開始很反感魏徵,認為他總是說一些自己不愛聽的話。但長孫皇后跟李世民說,陛下要當千古聖君,難道就容不得忠臣的忠言嗎?所以,唐太宗才接納魏徵,有了後期的貞觀之治。
越是用甜言蜜語編織的謊言,越是有害,倘若沉溺其中,終究會害死自己。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