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到底能不能吃螃蟹?

2023年09月08日20:34:13 育兒 1458

從古到今,螃蟹直是很多人的最愛,那麼孕婦到底能不能吃螃蟹呢?

有人說:螃蟹肉味鮮美、營養豐富,含有大量蛋白質和脂肪以及較多的鈣、磷、鐵、維生素

等物質。既是佳肴又是滋補品,孕媽媽們可以吃螃蟹,以此來補充蛋白質。也有人說:螃蟹體內帶有大量的寄生蟲微生物,對準媽媽和胎寶寶存在感染風險。

孕婦到底能不能吃螃蟹? - 天天要聞

螃蟹雖然蛋白質含量高,但是膽固醇含量也十分的高,對患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娠糖尿病脾胃虛寒消化不良的准媽媽是極為不利的。

孕婦到底能不能吃螃蟹? - 天天要聞

那到底是能不能吃呢?

其實遵循中醫的陰陽之道,只要是體質適合,沒有絕對的禁忌,並且萬物生而必然,各得其所,各有各的營養,吃的適量,都不至於避而絕之。

孕婦到底能不能吃螃蟹? - 天天要聞

不過孕婦吃螃蟹的時候還是要有所忌諱的:

1.孕早期盡量不要吃螃蟹。因為孕早期,寶寶各方面的發育都不完善,是極易流產的階段.螃蟹性寒,易引發宮縮,可能會刺激孕媽媽的子法提 制血宮,造成不好的結果。

2螃蟹好吃,但不可多吃。在孕中期和孕後期的時候,准媽媽們可適量吃一些螃蟹來補充蛋白質。但一定要適量,不能多吃、即便是正常人當地人很吃多了都會有很大的影響,更何況是孕婦。

3.吃螃蟹講究一個“鮮”字,不可吃腐敗變質的螃蟹。

4.鎊蟹必須煮熟落透了才能吃。螃蟹身上帶有很多細菌、寄生蟲等微生物,不充分殺滅很容易被感染,影響環胎髮育。

5.不能搭配寒性食物一起吃。螃蟹本身就是性質寒涼的食物,再搭配寒性和高蛋白食物,會引起消化不良和腹瀉。此類食物有柿子、花生、梨、香瓜等。

6.特別注意不能吃蟹爪。很多中醫文獻都表明蟹爪有名 顯的墮胎作用。

7.過敏體質的孕媽媽們不要吃螃蟹。

孕婦到底能不能吃螃蟹?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我竟然這麼自私 - 天天要聞

我竟然這麼自私

五一回爸爸那裡,忘記說什麼話題了,我說我還有幾年就退休了,爸爸說,這麼快啊!在爸爸眼裡,我還是那個不懂事的小傻妞一樣。後來爸爸說,退休了,可以來給我做飯。我這時候才心裡驚了一下樣,這個想法我怎麼從來沒有。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 天天要聞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王祥龍 攝影報道張新(左二)與劉玲玲(右一)與母親相認5月10日下午,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會議室內,一場跨越數十年的重逢正在上演。河南人張新(化名)和內蒙古人劉玲玲,兩個素不相識卻命運相似的人,在這一天,終於見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32年、26年——漫長的等待,在這一刻化作淚水與擁抱...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 天天要聞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一位寶媽,分享了這樣一件事:兒子在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突然,她聽到一陣哭。跑過去一看,發現是兒子推了別人,那個小朋友正倒在地上哇哇哭。她正想發火,兒子已經先開口說:“媽媽,他一直弄不好,我一着急,就推了他。對不起,我不該這樣做的。”那一瞬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 天天要聞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曾經有位網友問財經作家吳曉波,現在錢越來越難賺,普通人該投資什麼行業最穩賺不賠。吳曉波想了想然後回答道,我投資家庭的未來才是最划算的。其實仔細思考我覺得他說得對,家庭經營好了,就是最大的資產,能扛住很多風險。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 天天要聞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內蒙古女子玲玲的童年記憶中,父親總是和賭博聯繫在一起,母親則停留在“離家出走”4個字上。今年31歲的她,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而她更加想念自己的媽媽。四川眉山51歲的王群(化名),27年來,也一直想念着被攔下的女兒。32年前,年僅19歲的她到內蒙古打工時與當地一男子“結婚”(未辦理結婚證),次年生下了女兒玲玲。...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 天天要聞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很多媽媽在養孩子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把自己活成了24小時待命的“保姆”。每天圍着孩子的衣食住行打轉,從早忙到晚,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和愛好,甚至為了滿足孩子的要求一再妥協。可結果往往讓人寒心,孩子不僅不懂得感恩,還把媽媽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
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 天天要聞

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王貝藝在商河,“花香媽媽”承載着源源不斷的希望與力量,守護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成長。苔花雖小,也學牡丹盛開。這些關於愛與陪伴的故事,正悄然綻放出春天最美的模樣。以愛之名的旅程陽光透過窗戶,在木質地板上灑下斑駁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