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創“秀”出時尚范兒,看看大學生腦洞大開的設計吧

2023年07月10日21:24:10 育兒 7585
民族文創“秀”出時尚范兒,看看大學生腦洞大開的設計吧 - 天天要聞

以雲南木鼓文化、崖畫形象、翁丁民居剪影為創意元素,以杉木為原材料,創作出粗獷而不失雅緻的家居文創作品;依託少數民族婚俗文化,配以中國傳統工藝,將簡約與時尚相結合,打造出別具一格的婚俗首飾;集實用與審美於一體,設計出寓意“天人合一”的民族風情民宿……近日,以“傳承民族文化、共創美好未來”為主題的第三屆天津市大學生民族文創設計大賽在天津舉行,一件件充滿巧思妙想的作品呈現在大眾面前。本屆大賽共有來自全國102所高校的4000餘名學生參加,創作出2000餘件作品。

民族文創“秀”出時尚范兒,看看大學生腦洞大開的設計吧 - 天天要聞

▲作品《“長征”系列手錶設計》。

在一系列獲獎作品中,《“長征”系列手錶設計》格外引人注目。其設計感與實用性兼備,獲得本屆大賽“紅色文化專項”中的最佳設計獎。該作品設計者之一、來自天津理工大學的碩士研究生王婷說:“我們每個人的奮鬥過程都與長征有相似之處,需要面對一定的困難和挫折。我們把長征路線以進度條的形式在錶盤上呈現,可以讓佩戴者在使用過程中產生和革命先輩一樣向著勝利的方向前進的動力,既有鼓勵意味,也有紀念價值。”從最開始的構思到成圖,再到最終的建模成型,王婷和隊友們經過不斷討論,最後確定了方案。“希望設計能夠起到傳播傳承紅色文化的作用。”王婷說。而這種用文創作品表達年輕人對長征精神等黨的精神譜系的弘揚與傳承,正是主辦方舉辦活動的初衷之一。

“我們希望通過舉辦這樣的大賽,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和參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到有形、有感、有效。”本次大賽總負責人、天津市民族宗教委主任劉廣理說,文創設計大賽倡導參賽者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源頭活水,創新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民族文創“秀”出時尚范兒,看看大學生腦洞大開的設計吧 - 天天要聞

▲作品《“如膠似漆”壯族婚俗文化大漆首飾系列設計》。

“這套作品以壯族的婚俗文化為主題,蘊含了服飾文化、繡球文化等。在設計中,我們除了保留民族婚俗文化的特色,還在造型設計上突出簡約與時尚的風格,採用大漆、黃金、鑽石、銀等材質,體現出‘一生一世一雙人’的婚戀觀以及對真愛理念的提煉。”此次大賽參與者之一、來自天津理工大學的碩士研究生梁瓊予在介紹《“如膠似漆”壯族婚俗文化大漆首飾系列設計》這一作品時說,“我們在調研過程中了解到對山歌、拋繡球等以前並不知道的民族習俗,這是一個特別難得的學習過程,也是很有趣、很有意義的過程。民族風俗和傳統技藝都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瑰寶,希望通過我們的作品,讓更多年輕人感受到其中特有的美。”

民族文創“秀”出時尚范兒,看看大學生腦洞大開的設計吧 - 天天要聞

▲作品《彝火千年》。

作品《彝火千年》鼠標墊為火把節這個古老的傳統節日賦予獨具特色的現代表現形式。該作品設計者之一、天津師範大學大三學生楊星宇說:“火把節不僅是彝族具有代表性的傳統節日,同時也是白、納西、基諾等多民族共有的節日,蘊含著豐富的歷史積澱和文化內涵,體現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創作過程中,楊星宇和團隊成員一起,提煉了以火為核心的經典元素,並深入挖掘彝、白等民族的特色形象與文化元素,用年輕人的視角和喜聞樂見的方式加以呈現。

參與文創設計大賽的大學生們,是一群“Z世代”青年。他們將民族傳統文化與年輕人的“潮”元素相融合,設計出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本屆大賽的作品《入染·數博》,就別出心裁地將現代應用與民族文化相結合,設計出白族扎染數字博物館APP。“該作品提供數字導覽服務系統的視覺設計,通過對空間形制的轉譯、圖案紋飾的拆解與主體色彩的提取,來搭建線上瀏覽虛擬平台。”該作品設計者之一、來自天津工業大學的大三學生王子楷表示,“我們通過數字技術,讓人們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更好地感受非遺的魅力,拉近非遺與現代人之間的距離。”

天津市大學生民族文創設計大賽肇始於2020年,3屆比賽下來,新時代年輕人的文化自信與擔當也得到了充分展現。

民族文創“秀”出時尚范兒,看看大學生腦洞大開的設計吧 - 天天要聞

▲作品《翁丁憶》。

家居文創作品《翁丁憶》是本屆大賽的一等獎作品,設計者是天津大學的碩士研究生閆博文。談起創作過程,他說:“我從佤族最古老的滄源崖畫中提取抽象的崖畫內容進行重組與排列,並對翁丁的牛首圖騰進行了現代式的轉化,將它們與生活中的實用功能相結合,推出周邊文創。”閆博文習慣將走過的每個地方、看過的每篇文章都與自己的研究方向建立聯繫。“希望我的作品能夠感染其他人,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與互鑒。”閆博文笑着說。

民族文創“秀”出時尚范兒,看看大學生腦洞大開的設計吧 - 天天要聞

▲作品《潞盒津運——運河畫境主題場景機關盒》。

《潞盒津運——運河畫境主題場景機關盒》是本次大賽中獲得“運河文化專項”最佳設計獎的作品。該作品將機關盒與運河美景相結合,盒身正立面設計借鑒傳統中式園林中的景窗,觀者可從外向內一窺潞河盛景。而紋樣則提取自海河元素,傳遞吉祥與繁盛的祝福。作品設計者之一、來自天津美術學院的碩士研究生姚家琳介紹說,“我們製作了一系列的機關盒,希望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現代化語境的演繹,讓更多人了解到天津三岔河口曾經的歷史背景和文化。”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小暑逢單,秋涼早見;小暑逢雙,秋老虎狂”,啥意思,有道理? - 天天要聞

“小暑逢單,秋涼早見;小暑逢雙,秋老虎狂”,啥意思,有道理?

今天是進入 小暑的第三天,農村俗語“小暑逢單,秋涼早見;小暑逢雙,秋老虎狂”是一句流傳於中國民間的氣象諺語,通過觀察小暑節氣在農曆日期的單雙數,來預測秋季氣溫的變化趨勢。這句諺語看似簡單,卻凝結了古人長期觀察自然規律的經驗智慧。那麼,這種說法究竟有沒有科學依據
嬰兒需要穿襪子嗎?醫生說出“保姆級”答案,新手爸媽速藏 - 天天要聞

嬰兒需要穿襪子嗎?醫生說出“保姆級”答案,新手爸媽速藏

大家好~我是小余前兩天,小區里一位媽媽,因為穿襪子的問題跟婆婆產生了分歧。婆媳育兒,難免是會產生不同觀念,畢竟老一輩人和現代化觀念差距是很大的。據媽媽所述:大夏天,在家裡還一直忙着給寶寶穿襪子,她穿我就脫,還說我一點不會照顧孩子。那麼話又說
嬰兒頭髮“稀疏”和“茂密”,區別也很大,早知道越好 - 天天要聞

嬰兒頭髮“稀疏”和“茂密”,區別也很大,早知道越好

大家好~我是小余寶寶出生的時候,頭髮多少暗示着什麼呢?對於寶寶的頭髮,其實也是許多媽媽在熱議的一個問題,前兩天也看到了幾位媽媽在討論寶寶頭髮的問題。有的寶寶,出生的時候頭髮就很茂密,甚至比我們大人的頭髮都要茂密,還很長。有的寶寶,出生的時候
2個寶寶,一個媽媽帶一個奶奶帶,一歲後,有5個明顯差距 - 天天要聞

2個寶寶,一個媽媽帶一個奶奶帶,一歲後,有5個明顯差距

大家好~我是小余寶寶跟奶奶長大和媽媽長大,到底有什麼差距?有很多的家庭,迫於生活的壓力,不得已把寶寶放在家裡給老人照看,跟着奶奶一起長大。作為爸媽,也都希望有能力把寶寶留在自己的身邊,但是迫於生活的壓力,可能無法留在身邊。
老一輩人帶娃,有4個錯誤需警惕,容易坑害了寶寶 - 天天要聞

老一輩人帶娃,有4個錯誤需警惕,容易坑害了寶寶

大家好~我是小余老一輩人帶娃,也要注意好的習慣,一些錯誤還是要提前預知的,如果老人帶娃,也要普及錯誤。寶寶的脆弱是超出我們認知的,如果沒有被我們所重視,一些錯誤也可能會給寶寶帶來傷害。一個錯誤,也可能會坑害了寶寶。
二胎最佳“年齡差”不是1歲,也不是10歲,這個數更合適 - 天天要聞

二胎最佳“年齡差”不是1歲,也不是10歲,這個數更合適

大家好~我是小余在備孕二胎的時候,許多媽媽都產生了一些焦慮。畢竟再生就是兩個孩子,對人力、家庭收入、家庭現況都會給媽媽帶來一些焦慮。在生活中,身邊也有很多二胎的家庭,有的寶寶相差1-2歲,也有孩子相差數十歲的。那麼孩子不同的年齡差,自然影響
孩子在家一被凶就“裝死”?別大意,在外面很容易被欺負 - 天天要聞

孩子在家一被凶就“裝死”?別大意,在外面很容易被欺負

前幾天,一位媽媽在後台給我留言,短短一行字,看得我心裡一緊。她說:“多米媽,我家娃4歲,一凶她,她就悶着不說話,眼睛看着地,站着一動不動。你說這孩子是不是天生性格太悶了?還是脾氣太犟了?”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那位媽媽的無奈和焦慮。是不是覺
重磅!“惠閩寶2025”正式開售! - 天天要聞

重磅!“惠閩寶2025”正式開售!

一份安心守護,如約歸來由政府指導,14家保司聯合承保的福建省定製型商業醫療保險“惠閩寶2025”正式上線啦!點亮城市,共啟八閩保障新篇章7月8日,“惠閩寶2025”發布儀式在福建廣電演播廳隆重舉行。福建省醫療保障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福建監管局、中共福建省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福建省農業農村廳、福建省民政廳、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