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創“秀”出時尚范兒,看看大學生腦洞大開的設計吧

2023年07月10日21:24:10 育兒 7585
民族文創“秀”出時尚范兒,看看大學生腦洞大開的設計吧 - 天天要聞

以雲南木鼓文化、崖畫形象、翁丁民居剪影為創意元素,以杉木為原材料,創作出粗獷而不失雅緻的家居文創作品;依託少數民族婚俗文化,配以中國傳統工藝,將簡約與時尚相結合,打造出別具一格的婚俗首飾;集實用與審美於一體,設計出寓意“天人合一”的民族風情民宿……近日,以“傳承民族文化、共創美好未來”為主題的第三屆天津市大學生民族文創設計大賽在天津舉行,一件件充滿巧思妙想的作品呈現在大眾面前。本屆大賽共有來自全國102所高校的4000餘名學生參加,創作出2000餘件作品。

民族文創“秀”出時尚范兒,看看大學生腦洞大開的設計吧 - 天天要聞

▲作品《“長征”系列手錶設計》。

在一系列獲獎作品中,《“長征”系列手錶設計》格外引人注目。其設計感與實用性兼備,獲得本屆大賽“紅色文化專項”中的最佳設計獎。該作品設計者之一、來自天津理工大學的碩士研究生王婷說:“我們每個人的奮鬥過程都與長征有相似之處,需要面對一定的困難和挫折。我們把長征路線以進度條的形式在錶盤上呈現,可以讓佩戴者在使用過程中產生和革命先輩一樣向著勝利的方向前進的動力,既有鼓勵意味,也有紀念價值。”從最開始的構思到成圖,再到最終的建模成型,王婷和隊友們經過不斷討論,最後確定了方案。“希望設計能夠起到傳播傳承紅色文化的作用。”王婷說。而這種用文創作品表達年輕人對長征精神等黨的精神譜系的弘揚與傳承,正是主辦方舉辦活動的初衷之一。

“我們希望通過舉辦這樣的大賽,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和參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到有形、有感、有效。”本次大賽總負責人、天津市民族宗教委主任劉廣理說,文創設計大賽倡導參賽者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源頭活水,創新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民族文創“秀”出時尚范兒,看看大學生腦洞大開的設計吧 - 天天要聞

▲作品《“如膠似漆”壯族婚俗文化大漆首飾系列設計》。

“這套作品以壯族的婚俗文化為主題,蘊含了服飾文化、繡球文化等。在設計中,我們除了保留民族婚俗文化的特色,還在造型設計上突出簡約與時尚的風格,採用大漆、黃金、鑽石、銀等材質,體現出‘一生一世一雙人’的婚戀觀以及對真愛理念的提煉。”此次大賽參與者之一、來自天津理工大學的碩士研究生梁瓊予在介紹《“如膠似漆”壯族婚俗文化大漆首飾系列設計》這一作品時說,“我們在調研過程中了解到對山歌、拋繡球等以前並不知道的民族習俗,這是一個特別難得的學習過程,也是很有趣、很有意義的過程。民族風俗和傳統技藝都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瑰寶,希望通過我們的作品,讓更多年輕人感受到其中特有的美。”

民族文創“秀”出時尚范兒,看看大學生腦洞大開的設計吧 - 天天要聞

▲作品《彝火千年》。

作品《彝火千年》鼠標墊為火把節這個古老的傳統節日賦予獨具特色的現代表現形式。該作品設計者之一、天津師範大學大三學生楊星宇說:“火把節不僅是彝族具有代表性的傳統節日,同時也是白、納西、基諾等多民族共有的節日,蘊含著豐富的歷史積澱和文化內涵,體現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創作過程中,楊星宇和團隊成員一起,提煉了以火為核心的經典元素,並深入挖掘彝、白等民族的特色形象與文化元素,用年輕人的視角和喜聞樂見的方式加以呈現。

參與文創設計大賽的大學生們,是一群“Z世代”青年。他們將民族傳統文化與年輕人的“潮”元素相融合,設計出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本屆大賽的作品《入染·數博》,就別出心裁地將現代應用與民族文化相結合,設計出白族扎染數字博物館APP。“該作品提供數字導覽服務系統的視覺設計,通過對空間形制的轉譯、圖案紋飾的拆解與主體色彩的提取,來搭建線上瀏覽虛擬平台。”該作品設計者之一、來自天津工業大學的大三學生王子楷表示,“我們通過數字技術,讓人們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更好地感受非遺的魅力,拉近非遺與現代人之間的距離。”

天津市大學生民族文創設計大賽肇始於2020年,3屆比賽下來,新時代年輕人的文化自信與擔當也得到了充分展現。

民族文創“秀”出時尚范兒,看看大學生腦洞大開的設計吧 - 天天要聞

▲作品《翁丁憶》。

家居文創作品《翁丁憶》是本屆大賽的一等獎作品,設計者是天津大學的碩士研究生閆博文。談起創作過程,他說:“我從佤族最古老的滄源崖畫中提取抽象的崖畫內容進行重組與排列,並對翁丁的牛首圖騰進行了現代式的轉化,將它們與生活中的實用功能相結合,推出周邊文創。”閆博文習慣將走過的每個地方、看過的每篇文章都與自己的研究方向建立聯繫。“希望我的作品能夠感染其他人,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與互鑒。”閆博文笑着說。

民族文創“秀”出時尚范兒,看看大學生腦洞大開的設計吧 - 天天要聞

▲作品《潞盒津運——運河畫境主題場景機關盒》。

《潞盒津運——運河畫境主題場景機關盒》是本次大賽中獲得“運河文化專項”最佳設計獎的作品。該作品將機關盒與運河美景相結合,盒身正立面設計借鑒傳統中式園林中的景窗,觀者可從外向內一窺潞河盛景。而紋樣則提取自海河元素,傳遞吉祥與繁盛的祝福。作品設計者之一、來自天津美術學院的碩士研究生姚家琳介紹說,“我們製作了一系列的機關盒,希望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現代化語境的演繹,讓更多人了解到天津三岔河口曾經的歷史背景和文化。”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黃山3天撿了18個孩子 - 天天要聞

黃山3天撿了18個孩子

極目新聞記者 劉毅五一假期,不少父母帶着孩子到黃山旅遊,旅途中有孩子和家長走散。景區工作人員介紹,5月1日至3日下午4時,黃山景區一共幫着父母們找到18個孩子。5月3日下午3時許,在黃山觀石亭附近,一位來自南京的媽媽向景區工作人員求助,稱十歲的兒子走散了。工作人員找這位媽媽要了孩子的照片,然後發在工作群中。最...
10萬+播放的視頻告訴你:最愛我們的人,最容易被我們忽視 - 天天要聞

10萬+播放的視頻告訴你:最愛我們的人,最容易被我們忽視

本文1739字,閱讀約需4分鐘。刷到一個小視頻,看完後,臉上雖掛着笑,眼睛卻濕潤了。“喂,媽,生活費不夠了,再給我轉1000塊錢唄。”“你誰啊?”“媽,我聲音你都聽不出來了。我是你閨女肉肉。”“現在詐騙電話太多了。”“我手機號碼你認不出來嗎
大同一商場五一假期邀家長孩子“挖煤”,挖出的煤塊可免費帶走 - 天天要聞

大同一商場五一假期邀家長孩子“挖煤”,挖出的煤塊可免費帶走

極目新聞記者 王鵬五一假期期間,有網友發視頻在山西大同一商場體驗挖煤活動,從視頻中可以看出,很多孩子頭戴安全帽,手拿鎚子和鏟子,化身小礦工不停敲擊着煤炭。小朋友化身“礦工”敲煤大同一商場“挖煤”活動大同一商場“挖煤”活動5月3日,記者採訪了該活動的負責人馬女士。馬女士稱,活動時間是從5月1日到5日,顧客可...
2歲半小孩童的養胃早餐,長高長個,又是美好的一天開始了! - 天天要聞

2歲半小孩童的養胃早餐,長高長個,又是美好的一天開始了!

哈咯,姐妹們,你們好呀?平時你家的寶寶愛不愛吃飯?我悄悄告訴你們哈,我家二寶真的在這方面讓人非常非常非常省心的,飯飯自己吃,而且每次都光盤!他從來不用我喂他,去了商場,也頂多拿個牛奶,其他零食他一概看不上!沒有吃零食的習慣就是好。
《小巷人家》番外144:庄超英大轉變,發現黃玲的美 - 天天要聞

《小巷人家》番外144:庄超英大轉變,發現黃玲的美

大年初三本想是好好休息一下,能早點睡覺的,可是去拍全家福就弄到很晚,鵬飛又去安排了吃飯,這一天便是過的更有意義了,回家的時候已經是晚上10點鐘了。四個小傢伙在車裡的時候就已經睡著了,黃玲她們到家已經快11點了,大家把孩子抱回屋裡,簡單洗漱一
孩子的缺點,就是孩子最大的優勢! - 天天要聞

孩子的缺點,就是孩子最大的優勢!

每當看到孩子身上的“缺點”父母總是又擔心又焦慮,其實每一個“缺點”背後,都有一個潛力和優點! 1️⃣對於不聽話有主見的孩子 我們可以告訴自己 在沒有搞清楚狀況的時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