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比豬肉便宜,買10元煲湯,孩子出虛汗多喝2碗,老一輩人都知道

2023年06月22日22:02:04 育兒 1774

端午過後,天氣酷熱。不少寶媽說,最近孩子動不動就滿頭大汗,汗滴水珠一串串的,止不住,衣服經常汗濕透,一下進入空調房涼快,特別擔心容易感冒。出汗量比以往都多太多。

要知道,小朋友好動易出汗是正常的,但如果出汗不止甚至大汗淋漓,汗液排泄量遠超過其他同齡人,這個寶媽們就要注意孩子是不是出虛汗的表現了。一般來說,夏季濕氣重,小朋友脾常不足,很容易生濕,加上冷飲空調容易濕邪入侵。脾弱衛氣固攝不住,就容易止不住地出汗。

止虛汗,坊間也有一道湯方,老一輩人都知道,簡單有效,大人出虛汗喝它也一樣有效。

它比豬肉便宜,買10元煲湯,孩子出虛汗多喝2碗,老一輩人都知道 - 天天要聞

泥鰍,被稱為“水中人蔘”,一般生活在稻田、小河裡,它屬於高鐵食物,蛋白質、糖類、礦物質都比一般魚肉雞肉牛肉甚至蝦肉,而它的脂肪成分較低,膽固醇也不高,含有不飽和脂肪,能促進體內血紅蛋白的合成,含鐵豐富的食物有補血的作用。

買泥鰍的時候一定要鮮活的才好食用,死泥鰍千萬不能食用。鮮活的泥鰍特別滑,容易溜走,買回來的時候要準備好盆和食鹽,先清理泥鰍表面的黏液。

它比豬肉便宜,買10元煲湯,孩子出虛汗多喝2碗,老一輩人都知道 - 天天要聞

往盆里撒一小勺食鹽,迅速蓋上蓋子,遇到食鹽後,鮮活的泥鰍反應激烈,不停亂竄,燜2-3分鐘後能看到盆里的泥鰍已經不動彈了,而且盆里有許多泡沫,這些都是泥鰍表皮上的黏液。

它比豬肉便宜,買10元煲湯,孩子出虛汗多喝2碗,老一輩人都知道 - 天天要聞

去掉黏液的泥鰍在水裡沖洗幾遍。這時泥鰍已經不滑手了,講究一點的可以用剪刀把泥鰍的內臟去掉。

它比豬肉便宜,買10元煲湯,孩子出虛汗多喝2碗,老一輩人都知道 - 天天要聞

炒鍋加熱,放幾片薑片,少許油爆出生薑的姜味,倒入洗乾淨的泥鰍,快速翻炒一下,炒過的泥鰍少了土腥味。

炒至泥鰍斷生即可。

它比豬肉便宜,買10元煲湯,孩子出虛汗多喝2碗,老一輩人都知道 - 天天要聞

和泥鰍搭配可以放一段淮山淮山健脾。

它比豬肉便宜,買10元煲湯,孩子出虛汗多喝2碗,老一輩人都知道 - 天天要聞

芡實一把,有止汗斂汗、固腎的作用,另外眉豆一把,祛濕。可以再多放2顆蜜棗,增加湯的鮮甜味。


它比豬肉便宜,買10元煲湯,孩子出虛汗多喝2碗,老一輩人都知道 - 天天要聞

把淮山段、芡實、眉豆放入湯鍋里,大火煮沸後,倒入炒過的泥鰍,連帶薑片一起,轉小火煲40-50分鐘左右。

淮山是根莖植物,芡實和眉豆都含澱粉,所以煲的湯呈奶白色。湯煲好後趁熱加點食鹽調味即可。

它比豬肉便宜,買10元煲湯,孩子出虛汗多喝2碗,老一輩人都知道 - 天天要聞

炎夏時,孩子即使不運動也容易滿頭大汗,是因為脾虛,留不住津液,所以家裡老人都知道,出虛汗脾虛的時候,就買上8-10塊左右的泥鰍(不用買1斤,7-8兩左右即可)煲湯,補脾胃、止虛汗,解消渴。

一周煲2次,出汗量慢慢減少的時候,固攝好脾、腎氣,就可以減少飲用的次數。這道湯方我也是從孩子小時候就經常煲,親測有效。

它比豬肉便宜,買10元煲湯,孩子出虛汗多喝2碗,老一輩人都知道 - 天天要聞

黑貓的廚房,美食專欄原創作者,圖文原創,盜圖必究!

與你分享每日家常菜和一日三餐的細枝末節,認真生活,好好吃飯!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親子歡樂時光,共度溫馨時刻 - 天天要聞

親子歡樂時光,共度溫馨時刻

萬家麗為親子家庭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娛樂和互動項目,是一個親子共度歡樂時光的好去處,在這裡,孩子們可以盡情玩耍,家長們也能在陪伴中收穫滿滿的幸福。兒童遊樂區是孩子們的歡樂天地,這裡有各種適合不同年齡段孩子的遊樂設施。
花了1.5W請了個金牌月嫂,做的月子餐,看看值不值? - 天天要聞

花了1.5W請了個金牌月嫂,做的月子餐,看看值不值?

女人一定要自己對自己好點兒!因為自己受的苦,是沒有人能代替的,尤其是生了娃的女性,大部分會把時間精力給了孩子們,往往忽略自己的感受。千萬不要覺得花了錢,很敗家,尤其是坐月子這事情上。因為好身體,不是錢可以買到的哦。所以我朋友她坐月子,花了1
安徽“人口大縣”試行育兒補貼:二孩2000元,三孩7200元 - 天天要聞

安徽“人口大縣”試行育兒補貼:二孩2000元,三孩7200元

5月16日,安徽一村民向九派新聞反映,其所在的縣推出《家庭育兒補貼實施辦法(試行)》,生育第二個子女,給予一次性補貼2000元;生育第三個子女,給予一次性補貼7200元。 當地縣政府網站顯示,2024年戶籍人口229.7萬,可謂“人口大縣”,因此備受關注。 縣衛健委回應稱,根據最新通知,二孩、三孩在2024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家...
感謝央媒的這篇文章 - 天天要聞

感謝央媒的這篇文章

央視新聞的一篇夜讀文章不經意觸及了我的記憶——那些年,喜歡帶着家人出門,無論遠近,只為開心!後來,孩子長大,我在鄉下,早晨總要登山越嶺捕捉風景,記錄里,儘是陽光,向上,正能量!真是永遠有用不完的精氣神!近兩年,出遠門漸漸少了,宅在家和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