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飛魚

人生爭來爭去,才是活得最累。
我們這輩子,活着圖什麼呢?不是圖一個輕鬆愉快嗎?
不要讓自己活得那麼累,不要讓人生中擁有那麼多煩惱,與其費盡心思去爭,不如活在當下,珍惜當下,靜靜地過自己的日子。
其實爭得越多,失去的就越多,我們反而不爭,才能夠讓自己活得不那麼心累。
楊絳先生說,靜而不爭,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人活着,別爭太多,做自己就好。

一、不爭名利。
人活一輩子,除了生死,一切都是浮雲。
名利榮辱,其實都不是很重要。
我們要放寬心去生活,就算是有人看不起你,有人嘲笑你,有人輕視你,有人詆毀你,你也要忍住,不要衝動,回擊別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懶得搭理,只有這樣,別人才惹不到你。
有的人就是故意刺激你的,希望你衝動犯錯,其實就是見不得你好。
所以,你忍住了,就贏了。
人這輩子,走自己的路,過自己的生活,不要理會別人說你什麼,你要放心裡去,努力做好你該做的事情,不要生氣,不要看重名利,其他的就交給時間。

二、不爭對錯。
人與人之間,你有你的性格,我有我的思維。
每個人做事的方式都不一樣,每個人選擇的活法都不一樣,每個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沒必要事事都爭個明白,沒必要什麼都要讓自己爭個有理。
是非對錯,我們看淡就好,學會換個角度去想問題,學會拐彎,學會寬容理解,學會接納別人,允許自己不完美,也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正視自己的缺點。
只有你不去爭對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會更加和諧,你也儘管做好你自己,不必跟別人爭那麼太無謂的事情,是非對錯,隨風而去。

三、不爭得失。
人這輩子,得失皆有定數,我們能夠得到多少,會失去什麼,其實都是有定數的。
人活着,不要得失心太重,你要看淡得失,看開成敗,不要想那麼多,更不要計較太多,為了一點錢財和利益就跟別人爭來爭去,自己也會失去很多關係。
人要學會心寬一些,少計較一些,該屬於你的,自然都會得到的。不是你的東西,你也不必去爭。
反而你越是想要一樣東西,越去跟別人爭,往往吃虧越多。
人活一輩子,不是什麼東西都要去爭的,很多東西即使你不爭,你也會得到的,而不屬於你的東西,你怎麼爭都沒有用。

當你到了一定的年紀,你就會明白,正如楊絳先生說的那樣,“我們曾如此期待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道德經》中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不爭,其實是人生一種大智慧,也是展現人的一種胸懷和氣度。
《 道德經》中講是非對錯,“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越是大智慧的人,越懂難得糊塗,大智若愚,才能活得最輕鬆。
《道德經》中講得失是福禍相依,得失之間,都是有福禍的,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該是你得到的,都跑不掉,不該是你得到的,都會失去。
《道德經》中講名利,“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越是想要在名利場上站得高的人,越容易站不穩,反而高處不勝寒。
所以,老子告誡我們,對待名利,盡心儘力,隨緣就好,不要強求,不然容易陷進去,自己會被名利所累,唯有卸下心中的名利重擔,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求仁得仁。
《道德經》這本書,是一本讓人活得很通透,成為大智慧的人,有最終啟發我們過好自己的日子,做好自己的失去,不與別人相爭,那麼別人也不會跟你爭,懂得順其自然,看淡得失,反而容易成就大事。
生活不簡單,但我們一定要簡單地過,餘生,靜而不爭,看淡得失,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