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個班50人就有29人抑鬱:別把孩子的哭訴當“矯情”

2023年03月27日18:59:06 育兒 1898

現在社會內卷嚴重,年輕人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為了讓孩子將來有更多的競爭優勢,家長們都拼了命“雞娃”,好讓孩子有優秀的學習成績,將來上好大學和熱門專業。

高中一個班50人就有29人抑鬱:別把孩子的哭訴當“矯情” - 天天要聞

站在父母角度來講,“雞娃”是為了孩子好,但如果家長一直像打雞血一樣逼迫或督促孩子學習、刷題,並不斷向孩子灌輸競爭和危機信息,會讓孩子承受巨大的壓力和負擔,精神、心理很容易出問題,尤其是到了初中、高中後,學習壓力、競爭壓力本來就大,這時候如果家長再施加壓力,可能會導致孩子抑鬱。

很多家長可能會覺得孩子得抑鬱症其實就是‘矯情’,認為孩子學習再怎麼苦、再怎麼難,也不用像大人那樣要為生活奔波,不需要賺錢,不需要擔心一家老小的衣食住行,只需要好好學習和快快樂樂成長就行了,怎麼可能會抑鬱?但實際上,抑鬱症就像一隻看不見摸不着的猛獸,吞噬着一個又一個孩子。

高中一個班50人就有29人抑鬱:別把孩子的哭訴當“矯情” - 天天要聞

據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青少年抑鬱檢出率達到24.6%,並且隨着年級增長,抑鬱檢出率呈現上升趨勢:小學階段的抑鬱檢出率為一成左右,其中重度抑鬱檢出率約為1.9%-3.3%;到了初中階段,抑鬱檢出率升至三成左右,重度抑鬱檢出率為7.6%-8.6%;高中階段的抑鬱檢出率接近四成,其中重度抑鬱檢出率達到10.9%-12.5%。

高中一個班50人就有29人抑鬱:別把孩子的哭訴當“矯情” - 天天要聞

並且越是優秀的孩子,患上抑鬱的概率更有。

一位某重點高中的家長透露:自己正在上高二的孩子的班級總共才50人,有29個在服用抗抑鬱的藥物。一個班級里竟然有超過一半的孩子靠吃抗抑鬱葯支撐着,這個比例真的太高了。更加恐怖的是,在那些暫時還不需要服用抗抑鬱葯的孩子當中,不知道哪天也會崩潰。

高中一個班50人就有29人抑鬱:別把孩子的哭訴當“矯情” - 天天要聞

鐵一樣的事實告訴我們,抑鬱症離我們的孩子並不遙遠,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迫在眉睫。

平時家長們除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也要密切留意孩子的情緒,很多孩子看似“矯情”的表現,其實是孩子發出的求救信號,比如:突然變得情緒低落,沉默寡言,喜歡發獃不合群;突然變得暴躁易怒,動不動就發火;對什麼都不感興趣,不自信,擔心自己做不好;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睡不好;飲食出現異常,食慾降低或者暴飲暴食;有自虐、輕生等想法或行為。

大多數情況下,孩子也不知道自己“病”了,只覺得自己心情不好或者狀態不佳,父母如果有防範的意識,從孩子的動態中發現端倪,就可以防患於未然。

高中一個班50人就有29人抑鬱:別把孩子的哭訴當“矯情” - 天天要聞

預防孩子走上抑鬱或者走出抑鬱,父母可以多陪孩子做這幾件事:

第一,多傾訴孩子內心的煩惱。當孩子能夠很好地和父母溝通交流,把內心的煩惱和困惑講出來,並且得到理解時,孩子內心的負能量就會得到釋放,情緒、狀態會逐漸變好。

第二,多帶孩子出去運動。運動不僅能強身健體,還是很好的解壓方式,平時可以多帶孩子出去散散步、打打球、爬爬山,可以讓孩子把學校里的各種壓力都暫時卸掉,然後再輕裝上陣。

第三,多鼓勵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良好的人際關係,能讓孩子感覺生活更幸福,在學校里學習也會更有動力,家長可以教孩子學會識別哪些才是真正的朋友、應該跟朋友分享和合作。

第四,多提醒孩子要自我減壓。即使是父母,也不可能隨時陪在孩子身邊,要教會孩子自我減壓,當感到情緒低落或者壓力大時,可以暫時放下學習,做一些其他自己感興趣的時期,比如聽音樂、跳舞、逛街、看書等,緩解心情。

高中一個班50人就有29人抑鬱:別把孩子的哭訴當“矯情” - 天天要聞

千萬不用覺得抑鬱離孩子很遠,其實這是一件很大概率的事情,家長要有防患於未然的意識,隨時關注孩子的情緒和壓力狀態,一旦發現孩子壓力過度,就要想辦法幫助孩子放鬆。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8歲女孩跳繩後肚子劇痛,還嘔吐了2次,卵巢竟扭成麻花! - 天天要聞

8歲女孩跳繩後肚子劇痛,還嘔吐了2次,卵巢竟扭成麻花!

8 歲的小麗(化名)非常喜歡跳繩,每天都堅持打卡。最近,她跳完繩後,肚子突然劇痛,還嘔吐了2次!孩子媽媽以為只是累着了,可第二天疼痛不減反增......送醫一查發現,小麗的肚子里竟“藏”了個 15 cm的大包塊!醫生結合 CT 影像,發現她的情況是卵巢囊腫蒂扭轉,而且囊腫可能是卵巢畸胎瘤。術中,醫生髮現囊腫來源於右側...
人這一生!(讀到好心酸) - 天天要聞

人這一生!(讀到好心酸)

有人說,人總要咽下一些委屈,然後一字不提的擦乾眼淚,繼續往前走。成長的代價就是失去原來的樣子。沒有人能像白紙一樣沒有故事,其實早晚有一天你會明白,人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擦傷罷了!
在微信上永遠不要做這六件事! - 天天要聞

在微信上永遠不要做這六件事!

微信已悄然成為生活的“第二世界”,它既是信息的高速公路,也是人心的放大鏡。指尖輕點間,我們與世界相連,卻也常因言行失當而陷入風波。以下六條“微信生存法則”,需時刻銘記於心,方能在這片虛擬天地中守住分寸、護得周全。
家醜不可外揚,有3種“家醜”,寧可爛在肚子里,也別跟外人說 - 天天要聞

家醜不可外揚,有3種“家醜”,寧可爛在肚子里,也別跟外人說

老話說:“家醜不可外揚。”這世間的情分,最是複雜難辨——血濃於水的家人,縱使相隔千里,仍能心心相印;萍水相逢的外人,即便朝夕相對,也難託付真心。若將家事攤開在旁人面前,任人指點品評,便如將傷口裸露於風雪,非但難獲慰藉,反易遭人利用。故而,真正的智者,深諳“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