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米粉營養再好孩子再愛吃,超過這個月也要斷掉

2023年03月20日22:54:02 育兒 1381

文|瑩媽

兒科醫生:米粉營養再好孩子再愛吃,超過這個月也要斷掉 - 天天要聞

01

去年去線下講課的時候,有一個媽媽着急地在課後諮詢我,他們家孩子已經11個多月了,但是經常便秘,而且發現添加輔食之後,孩子的身高體重比別的孩子長得要慢很多。

孩子已經11個月,別的孩子已經會開口說一兩個字,但是自己家的孩子始終像個啞巴一樣,媽媽非常的着急。

後來我了解到孩子在7個月的時候,奶奶有一次給他吃了一小口家裡面大人吃的飯,結果孩子不小心被嗆到,當時也非常的驚險,當時鄰居當機立斷給孩子做海姆利克急救,幸好就過來了。

因為這樣家裡面的人也有陰影了,不怎麼敢給孩子吃硬的東西,所以就一直給孩子吃米糊,而且媽媽覺得米糊上的營養也比較均衡,孩子吃了營養也足夠。

但沒想到孩子一直吃米糊吃到11個月,整個身高體重的增長都變得很慢,而且孩子說話也慢。

兒科醫生:米粉營養再好孩子再愛吃,超過這個月也要斷掉 - 天天要聞

02

我跟媽媽說:你家孩子之所以這樣,最主要是輔食吃錯了,我還找了崔玉濤醫生的視頻給媽媽看,崔玉濤醫生曾經說過,孩子到了8個月就不建議再吃米糊了。

兒科醫生:米粉營養再好孩子再愛吃,超過這個月也要斷掉 - 天天要聞

因為8個月之後孩子的咀嚼能力,給孩子吃一些軟爛的飯,還可以給孩子拿一些抓在手上的手指食物

這些手指食物屬於功能性的輔食,幫助孩子鍛煉咀嚼能力和吞咽能力,孩子的咀嚼能力鍛鍊出來就能讓他的整個肌肉變得更強壯,更靈活,孩子說話也更容易發音清晰。

另外一個輔食就是營養性輔食,米粉作為營養性輔食,在孩子小的時候是合格的,但當孩子慢慢長大之後,他需要的熱量會比較多,需要的營養也會比較多,米粉孩子吃不了多少。

所以孩子只吃米粉和牛奶的話,確實容易導致營養不良,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所以米粉營養雖然好,但是超過8個月之後就盡量不要再吃了。

兒科醫生:米粉營養再好孩子再愛吃,超過這個月也要斷掉 - 天天要聞

8個月之後孩子輔食有三個變化,媽媽要清楚

變化一:輔食的量和次數增多

孩子到了8個月之後一天要吃兩餐到三餐的輔食,可能一餐是正餐,另外兩餐是給孩子吃一些手指食物。

比如說水果或者是小麵包,鍛煉孩子的咀嚼能力,也能給孩子補充一定的能量,畢竟孩子的胃腸消化能力比較弱,我們不能一次給孩子塞太多的食物,只能說一天少量多次的給孩子吃。

鍛煉孩子的咀嚼能力,鍛煉孩子的吞咽能力,還能夠給孩子時不時地補充營養。

兒科醫生:米粉營養再好孩子再愛吃,超過這個月也要斷掉 - 天天要聞

變化二:輔食的種類變豐富

孩子在8個月之前主要是給孩子吃一些軟爛的泥糊狀食物,比如說給孩子吃一些南瓜泥,土豆泥,或者是米糊,軟爛的粥,以及一些肝泥等這些方便做成泥糊狀的食物。

但到了孩子8個月之後,輔食的種類要增加,可以給孩子吃豬肉,雞肉,牛肉以及西藍花,雞蛋蛋黃等等各種各樣的食物。

孩子在添加輔食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在不斷的適應食物的過程,所以孩子慢慢的長大,需要增加食物的種類會更多。

但是在增加食物種類的同時,也要符合孩子的生長發育需求和消化能力情況。

兒科醫生:米粉營養再好孩子再愛吃,超過這個月也要斷掉 - 天天要聞

變化三:輔食的性狀有改變

8個月之前孩子的輔食主要是泥糊狀,到了8個月之後孩子的輔食要稍微有顆粒狀,這可以大大的鍛煉孩子的咀嚼能力,也能夠強化孩子的胃腸功能。

所以孩子到8個月之後輔食會出現比較大的變化,這個變化如果家長沒有及時的去進行改變,會導致孩子的消化功能發育的比較緩慢,也會影響孩子食物的消化吸收,更可能會影響孩子長大之後的語言發育。

兒科醫生:米粉營養再好孩子再愛吃,超過這個月也要斷掉 - 天天要聞

所以家長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慢慢的由稀變稠,由少到多,由一種到多種,由軟到硬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 天天要聞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手足之情,是世間一份難得的珍貴緣分,並非每個人都能有幸擁有。多少人內心渴望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卻始終無法體會到這份血濃於水的親情。倘若我們足夠幸運,擁有了這份手足情,那就一定要懂得倍加珍惜!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 天天要聞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人生匆匆,不過數十載春秋,可我們卻常常在無謂的爭鬥中耗盡心力,在莫名的憤怒中迷失自我,在徒增的憂愁里蹉跎時光。其實,人生的至高智慧,便在於明了何事當爭,何事不必氣,何事無需愁。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 天天要聞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小暑,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標誌着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即為小暑。今年的小暑落在7月7日,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小暑有四大特點,分別是閏月加持、恰逢“出梅時間”、出現“秋包伏”現象以及小暑節氣在晚上。這些特點不僅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 天天要聞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新手媽媽玲玲最近頭都大了:二寶滿月後突然變得特別難帶,整天哼哼唧唧哭個不停,便已經是二胎寶媽,也不知道寶寶為啥哭。可是,你敢相信嗎?這種被無數媽媽恐懼的“二月鬧”恰恰是媽媽想要的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信號!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 天天要聞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每一代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快樂和美好回憶。在沒有手機、電視、網絡、快餐的年代,童年又會是什麼模樣?翻開作家劉海棲的新書《萬物生長》,答案就藏在11個帶着陽光、汗水和泥土芬芳的童年故事裡。它們像一扇明亮的窗,瞬間把我們拉回那個沒有電子屏幕卻野趣橫生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不講大道理,只講少年們憨里憨氣的童年故...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 天天要聞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人活着,不要去透支自己的身體,不要去透支自己的信用,不要去透支自己的福報,而是要腳踏實地,知足常樂,做好自己,控制自己的慾望,不透支自己的人生,才能讓自己做得更好,才能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