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否認,給老人讓座,確實是傳統美德。可問題是,剛剛做完檢查,真的特別疲憊。沒想到,兒子居然挺身而出,真的特別感動:
“奶奶,我媽媽懷了小寶寶,她也很累的”
“之前每次出門,媽媽都告訴我:要給老弱婦孺讓座”
“奶奶,等下次媽媽身體好的時候,就讓她給你讓座好不好”
聽完兒子的話,車廂里很多人,都伸出了大拇指,一直誇讚他勇敢又懂事。看似只是幾句簡單的話,不僅解釋了沒有讓座的原因,而且還處處維護媽媽。尤其是挺身而出的勇敢,真的很難相信他只有5歲。
孩子的挺身而出,來自於他充足的安全感
大家一定好奇,為何才五歲的孩子,卻如此的勇敢呢?這一切,還要從內心的安全感開始說起。
因為孩子表示:要是發生同樣的事情,媽媽也一定會挺身而出,保護我!所以他站出來,只是做了媽媽會做的事情。而且孩子知道,不管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媽媽都會站在身後保護他!
回頭想想,這一切應該歸功於孩子的安全感。從小到大,一直堅持平等和尊重的教育原則,從來沒有要求或者強迫他做不喜歡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一直給他提供溫馨的生活環境,從來不在家裡大聲說話,更不會吵架。
每次孩子做錯事情,也是用溫柔的說教方式,先讓他明白錯在哪裡,然後再承擔相應的後果。作為父母,就連生二胎這件事,都是經過孩子的同意,全家人一起做的決定。
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孩子的責任心。每次帶他出門,爸爸都會提醒:在外面,你是小小男子漢,要像爸爸一樣,保護好媽媽。所以這次遇到突髮狀況,他立馬跳出來。
作為家庭一員,孩子也會參與到家庭事宜中。家務活,他會幫着一起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也盡量獨立完成,不會麻煩父母;遇到困難,會先自己嘗試做一遍,實在完不成,才會求助父母。
可見,培養孩子的責任心,真的至關重要。
從小,就能如此勇敢的保護媽媽。相信長大後,他也能做好自己的事情,並且成為父母的依靠。所以說,從小就要注重責任心的培養,真的特別重要!不要相信所謂的:長大就好了!因為從小不會的東西,長大也不一定會。
很喜歡一句話:一個懂得為自己負責的人,才能承擔起屬於他的責任!
成長路上,責任心是立身之本,也是為人處世不可或缺的能力。之所以能夠完美的處理好跟別人的關係,核心原因還是在於責任心的多少。心中有他人,能夠完美承擔責任的人,人際關係都不會差。
責任,會隨着年歲增長,慢慢豐腴起來。三歲時,責任可能是把自己玩具收好;用餐時把碗筷擺好;五歲時,會變成給花草澆水,給動物餵食……最重要的一點,是明白學習和讀書,是自己分內的責任。
首先,給予孩子信任。責任心的培養,得先從放手開始,而這一切,需要父母無條件的信任。他們只是年齡小,做事情不太成熟而已,若是給他們機會多次嘗試,相信一定能做好。所以放手,給孩子機會去體驗,會有驚喜的收穫!
其次,給予孩子鼓勵。光有信任是不夠的,因為很多孩子失敗的次數多了,就會失去嘗試的慾望,不想再繼續下去。這時,要肯定孩子的做法,哪怕他們已經失敗了,也要認真的鼓勵。在父母的鼓勵中,他們會重拾信心,再次起航。
最後,給予孩子榜樣力量。善於和喜歡模仿,是孩子特有的本領,也是他們快速成長的必經通道。想讓他們更有責任心,那父母就得先有責任心,然後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慢慢感受和學習。相信耳濡目染中,會讓孩子把責任刻在心裡。
寫在最後:獨立思考、獨立做事,也是形成責任心的重要環節。整個過程中,父母承擔著重要的責任,既要做好引導,又要做好鼓勵,每一步都是環環相扣。沒有孩子生來就勇敢,但是有會教的父母,這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