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穿紙尿褲,寶寶不會建立排泄意識,2-3歲,是如廁訓練關鍵期

2022年12月21日22:25:02 育兒 1498

文丨福林媽咪

三歲後,孩子就要上幼兒園了,但是很多寶寶還沒有學會自主上廁所,每天上學,媽媽都需要給他多帶一條褲子,有時候甚至一條都不夠,老師還要打電話讓過去送。

旭旭媽就開始教孩子怎樣上廁所,她之前一直給孩子穿尿不濕到快三歲,現在脫掉了紙尿褲,但是孩子每次都不願意坐上兒童坐便器

每次想便便時,旭旭都皺眉,咧嘴,要媽媽抱。

一直穿紙尿褲,寶寶不會建立排泄意識,2-3歲,是如廁訓練關鍵期 - 天天要聞

媽媽問:“要便便?”

小明搖搖頭說:“不”。

這種情況一天會重複好幾次, 直至媽媽給他穿上紙尿褲,才能解出便便。

這樣的情況,讓旭旭媽感覺得到有點複雜。

孩子之前長期使用紙尿布(褲),現在出現了排便困難的癥狀。

旭旭奶奶就說:現在都說讓孩子穿紙尿褲,還不讓把尿,看看現在孩子連排便都不會了。

其實,我們身邊一直都有反對紙尿褲的聲音,以前用尿布帶娃,孩子就不會有如廁訓練的問題,也不需要所謂的如廁訓練褲,這訓練褲,可不就是以前的尿布么,這不是折騰孩子么?

說得好像有道理,看到這,媽媽們可能也困惑:“排便時為什麼會依賴紙尿褲?孩子到底該不該使用紙尿褲?”

隨着社會的發展,紙尿褲越來越柔軟舒服、合身、方便,深受育兒父母的喜愛而逐漸取代了傳統的布尿片。

嬰兒(1歲以下)的大腦發育尚未完善,不能控制大小便。紙尿褲可以吸收尿液,在寶寶還不能控制大小便的時候,可以隨時吸收,讓寶寶自由自在的排便,不用擔心尿布塌濕寶寶小屁屁,是比傳統的尿布要好的。

而且紙尿布(褲)的使用,大大減少了父母照料嬰兒拉撒的時間。特別是夜晚,父母和孩子可以睡一個安穩睡。

一直穿紙尿褲,寶寶不會建立排泄意識,2-3歲,是如廁訓練關鍵期 - 天天要聞

另外,心理學家武志紅曾經說過,孩子被人控制的意識,是從嬰兒時期的排泄行為開始的,寶寶被大人把屎把尿,對他的潛意識有深遠的影響。

本能的、隨意地排泄,嬰兒不會形成記憶,所以這個時期,紙尿褲的使用對父母和嬰兒都是有益的。

但2-3歲的嬰幼兒,紙尿褲的使用弊大於益。

嬰幼兒(1-3歲)期,孩子與排泄有關的大腦區域——大腦皮層、脊髓反射區的功能和生理器官——膀胱、直腸已逐漸發育成熟,對排泄有了一定的意識和控制能力。

這時孩子對環境的意識還不強烈,易於適應新環境,是訓練孩子蹲便或坐便的最佳時期。

所以一般來說,一歲半以後,就可以給孩子脫掉紙尿褲,逐漸訓練自主如廁了。當天,父母要根據寶寶的發育程度,逐漸減少紙尿布使用的頻率,有意識地改變嬰幼兒的排泄環境,慢慢訓練孩子蹲便或坐便。

大多數2歲左右的孩子可在家長的幫助下,順利過度到入廁蹲便或坐便,3歲左右可獨立完成入廁便便。

一直穿紙尿褲,寶寶不會建立排泄意識,2-3歲,是如廁訓練關鍵期 - 天天要聞

但是一些父母,仍然繼續長期給嬰幼兒使用紙尿布——特別是夜晚。

隨着大腦前額葉功能的發育,孩子的意識增強,對穿着紙尿布(褲)排便形成了記憶,加之對排泄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從而對紙尿布(褲)形成依賴——沒有紙尿褲就憋着不排。

時間久了,排便成了父母和孩子都頭痛的事。

如何幫助孩子糾正排泄習慣?

這是媽媽和孩子都需要面對的挑戰。

“習慣成自然”,改變會有點難,需要父母與孩子相互配合,做好以下幾點:

父母的心態要平和,不要緊張

人的情緒在語言(口頭語,肢體語言)、表情、行為上都會不自覺地表現出來。放鬆心情以溫和的態度對待孩子,孩子才願意與父母配合。

孩子有便欲時,肚子可能會有點痛,這時父母可以形象地告訴孩子:“便便太淘氣了,在用力往外鑽,寶寶勇敢點,讓它出來,出來就不痛了。”

慢慢改變一些孩子因怕痛,有意控制便便的習慣。

告訴孩子肛門在哪,便便多了,就會從肛門排出來。

讓孩子了解身體的功能,克服好奇或害怕的心理。

膳食中適量增加綠葉蔬菜和潤腸的水果:如香蕉,防止大便乾燥。

有意識地訓練

先給孩子準備一個小蹲便器或痰盂,吃完飯15-25分鐘後,是腸蠕動時間,這時可能會想排便,父母可讓孩子入廁,在蹲便器上蹲一會。如果孩子不願意,可耐心陪着。出門在外或父母沒空時,可以讓孩子隨便在屋裡蹲一會。堅持一天2-3次。

一直穿紙尿褲,寶寶不會建立排泄意識,2-3歲,是如廁訓練關鍵期 - 天天要聞

一個新習慣的形成是需要時間的,父母切記煩躁,強求孩子快速滿足自己的期望。可溫柔地對孩子說:“寶寶,我們來玩一個遊戲,比賽誰蹲的時間長”,父母可根據孩子的耐受力,提前結束遊戲,或讓孩子獲勝,孩子就會對蹲感興趣。

允許孩子失敗

孩子在內心深處是願意與父母配合的,在訓練中可能會拉不出便便或控制不住、褲子脫得不及時,便便弄髒了屁屁或衣物等都是很正常的。

嬰幼兒2歲左右,能認出鏡中的自己時,就有了自我意識,3歲左右就知道害羞了。遇到這些囧事,心裡會難過、膽怯,這時父母切記不要打罵嫌棄孩子,要溫柔地對孩子說:“不要緊,這次蹲的時間比上次久,有進步。”或者說:“洗乾淨就好了。”

物質獎勵

只要孩子練習蹲了就可物質獎勵,獎品可以是孩子喜歡的糖果、小玩具、漫畫書等,貴在堅持。如果孩子能順利完成蹲便或坐便,獎品可豐富一些。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父母耐心的行為指導和陪伴下,孩子最終會習得入廁蹲便或坐便。媽媽無後顧之憂,孩子開開心心上幼兒園。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母親在教育女兒時失手將其打死?知情人稱孩子系親生,公安已介入 | 今日法治硬核 - 天天要聞

母親在教育女兒時失手將其打死?知情人稱孩子系親生,公安已介入 | 今日法治硬核

母親在教育女兒時失手將其打死?知情人稱孩子系親生公安已介入5月15日,有網友發文稱,浙江溫州甌海區郭溪街道一名母親在教育女兒時,失手將女兒打死。一名當地市民告訴記者,事發5月9日,這戶人家有不止一個孩子,一個正在上三年級的9歲孩子被打死了。視頻截圖5月15日下午,記者就此事向當地相關部門進行了求證。郭溪街道...
“看見”媽媽們的生育損傷,寶寶樹攜鯨鴻動能發布“撫痕倡議” - 天天要聞

“看見”媽媽們的生育損傷,寶寶樹攜鯨鴻動能發布“撫痕倡議”

當下,“生育友好”正成為全社會關注的議題。新生代媽媽們作為家庭生活的核心決策者,也是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她們的需求是日益變化且多元的,涵蓋生理、心理、社會支持等多個層面。因此,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的核心要義,在於以精準的洞察力與敏銳的共情力,真正穿透表象,洞悉媽媽們在孕育新生、養育子女、自我實現這一漫...
寶寶來了!1分鐘學會最新毒瘤《灌注獵》 - 天天要聞

寶寶來了!1分鐘學會最新毒瘤《灌注獵》

最新毒瘤!灌注獵卡組代碼:AAECAda+BQL+pQbk+gYOqZ8E054G6qUGorMGzsAG0MAG1voG4voG94EH74IHsYcHwIcH+IkHr5IHAAA=卡組玩法這是迷你包上線後目前最火的一套灌注獵。打法依然是灌注技能養抱龍王秒殺對手。迷你包加強了多個組件,首先3費的龍裔護育師替代了年輕的酒仙,它可以直接複製手牌中的低費抱龍王
“嬰兒高跟鞋”形似“三寸金蓮”引質疑,誰在鼓吹“性感”幼兒? - 天天要聞

“嬰兒高跟鞋”形似“三寸金蓮”引質疑,誰在鼓吹“性感”幼兒?

近日,在社交平台上,有人曬出部分電商在售賣一款“嬰兒高跟鞋”的商品,由於該鞋子形似“三寸金蓮”,被不少網友怒斥審美畸形。“嬰兒高跟鞋”引質疑商家:用作妝飾,不是真鞋在上述帖文中,該“寶寶高跟鞋”商品展示的圖片上,小小的鞋底後跟部位,有顯眼的鞋跟,另一頁面上,附有一對胖乎乎的寶寶小腳穿着高跟鞋的圖片。...
或致嬰幼兒過敏!8批次爬行墊甲酰胺含量超標,涉澳樂等品牌 - 天天要聞

或致嬰幼兒過敏!8批次爬行墊甲酰胺含量超標,涉澳樂等品牌

在關注嬰幼兒安全防護的當下,嬰幼兒爬行墊作為預防跌倒碰撞的重要工具,已成為家庭育兒必備品。然而,市售產品材質安全性參差不齊,化學殘留與物理隱患引發家長擔憂。如何辨別產品是否符合安全標準?產品是否暗藏風險?對此,溫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對30批次嬰幼兒爬行墊樣品開展比較試驗。結果顯示,有8批次標稱商標...
《爸爸當家·慢享季》開播,育兒日常折射萬千家庭縮影 - 天天要聞

《爸爸當家·慢享季》開播,育兒日常折射萬千家庭縮影

以真實細膩視角,刻畫出多維度的“新父職實踐圖景”,用多元樣本打開科學育兒新思路。育兒觀察類真人秀《爸爸當家·慢享季》近日溫暖回歸,“全職爸爸互助會”除了有老朋友李艾、魏晨、張雅蓮,還有“超模媽媽”奚夢瑤、“三孩爸爸”劉嘉裕(彈殼)驚喜加盟,
一個人,有沒有福氣,看他的兒女的情緒狀態就知道了 - 天天要聞

一個人,有沒有福氣,看他的兒女的情緒狀態就知道了

有人家裡氛圍壓抑,兒女情緒消極低落;有人家裡溫馨和樂,兒女情緒積極向上。這不同的表現,透露着家庭深層差異。兒女的情緒狀態,是父母福氣的映照。古人云:“家和萬事興。”兒女情緒狀態好,家庭往往充滿生機,福氣也跟着來。一個人,有沒有福氣,看他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