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相信眼淚。可惜,很多孩子卻總愛哭鼻子,有着一顆玻璃心,內心並不夠強大。
如果你的孩子玻璃心,動不動就哭鼻子,這大概率與錯誤的教育方式有關,一方面是父母盲目的誇獎,另一方面則是家長的有求必應。這兩點真相,總是被父母忽視。
其中,盲目的誇獎是很多父母的通病,在“誇獎式”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很多父母沒有掌握好誇獎的度,虛無縹緲的誇獎方式讓孩子產生錯誤認知。
此外,獨生子女的家庭模式,或是父母溺愛教育,更是讓父母對孩子有求必應,孩子被拒絕的太少,所以讓他們無法接受拒絕、無法面對困難,遇事就愛耍賴、哭鼻子。
昨天上小學三年級的小侄女,回到家就開始哇哇大哭,大哥大嫂看女兒這樣,以為孩子在學校發生了什麼嚴重的事情,連忙拉着女兒就開始問。四處尋看,生怕孩子被人欺負了。
誰知小侄女就是一直哭,也不說具體的原因。無奈大哥只能給班主任打電話,接到電話的班主任也比較驚訝,因為昨天孩子在學校挺好的,沒發生什麼特殊的事情。
後來班主任仔細回憶才說道,昨天班裡選班長,小侄女因為3票落選了,大哥聽完之後才明白,小侄女可能是因為落選傷心,所以趕忙去安慰孩子。
現在很多孩子在家長的錯誤教育之下,往往習慣了優秀,只要任何一件事沒有達到自己的心理訴求,馬上就會接受不了,傷心哭泣,其實這就是玻璃心的一種表現。
這種玻璃心比較重的孩子,內心不夠強大,未來進入社會之後,也很難適應激烈的職場競爭。
孩子為什麼容易玻璃心嗎?
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太高
在這個“雞娃”的時代背景之下,每個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都很高,總是希望孩子能夠在競爭激烈的環境當中出人頭地。也正是父母這種過高的期望方式,往往會帶給孩子很多無形壓力,他們對自己設定的要求太高,一旦沒有達到這種要求,就會產生失望、痛苦等情緒。
頻繁錯誤的誇獎教育方式
誇獎對於孩子的成長固然重要,但是盲目的表揚會造成孩子產生錯誤的認知,甚至導致他們對自身認識產生偏差,一旦在現實生活當中,孩子在某件事情上做的不太滿意,他們就會無法接受這種結果,久而久之就會特別玻璃心。
沒有被父母拒絕過,抗挫性差
獨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在整個家庭當中的地位非常高,這也讓他們在成長當中,完全沒有嘗到過拒絕的滋味。也正是父母的不斷遷就順從,導致孩子在被別人拒絕,或是遭受挫折時,往往無法接受。
如何強大孩子的內心,讓孩子做個“小大人”?
1逆境教育很關鍵
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的,孩子長大後都要獨自面對。所以,父母趁早給孩子塑造一定的逆境環境,一點點循序漸進地培養孩子的逆商。這樣做,可以強大孩子的內心,不至於讓孩子突然間受點挫折,就承受不住了。
2 強大孩子的內心,讓孩子多讀書
從小就要給孩子多讀一些書籍,尤其是強大內心方面的逆商教育繪本,拿這個做啟蒙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