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雖然他們教不了多少課本上的知識,但在孩子三觀形成的過程中起着不容忽視的作用。
憑藉豐富的社會閱歷,他們可以讓孩子少走彎路,畢竟這些社會經驗都是花了代價才總結出來的,他們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而孩子是沒有辨別能力的,如果父母疏於管教,模仿的天性極易讓他們偏離正確軌道。
大家都知道孟母三遷的典故,母親之所以如此大費周章,就是為了讓孩子遠離那些烏七八糟的人。
文身女脫鞋橫躺霸氣十足回顧
以文身為例,在上世紀90年代曾經是社會人的代表,出來混的,沒兩個文身都不好意思跟別人打招呼。
什麼狠就紋什麼,老虎、天龍、老鷹等等五花八門,還有些囊中羞澀的兄弟直接在手臂上紋個“忍”字.
這種操作在現在看來幼稚到極點,說是笑話也不為過。
但在當年,文身可是身份的象徵,原本以為這種理念早就成為歷史,沒想到在動車組上還能看到。
不同的是,紋身的再不是社會小哥,而是一名30多歲的女子。
從畫面中可以看到,這名女子的手臂和大腿上都有大面積的紋身,女生紋身的並不少見,但絕大部分都是又小又精緻的紋身,而且紋的部位也不會管么醒目。
她們在追求修改的同時也在保持低調,對於她們來說,紋身只是一個小小的點綴。
而這位霸氣十足的女子故意將紋身展示出來,明顯將紋身當成了身份的象徵。
當然,文身屬於個人自由,好看與否全憑個人心意,但她脫鞋橫躺的舉動確實有些沒素質。
暫且不說她的腳臭味會不會影響別人,那條粗壯的胳膊已經伸到了另一個座位上。
媽媽和孩子不敢靠近:這種人惹不起
這個空座是一位帶孩子的媽媽所有,她小心翼翼地提醒女子把胳膊收回去,但文身女子一動不動,只是哼了一聲“愛坐不坐!”
雖然聲音不大,但語氣的威脅之意再明顯不過,媽媽愣了一下就默默帶着孩子退回了過道。
看到此情此景,提着袋子的男孩問媽媽為什麼不要求女子把手收回去,媽媽連忙做出了禁聲的手勢,小聲地說“小聲點,這種人惹不起,還有兩三個小時就到了……”
小女孩聽媽媽這麼說,也好奇地打量起那名紋身女孩,媽媽見狀連忙將她的臉轉過去。
孩子可是沒有分辨能力的,跟着學就麻煩了,不是說文身不好,而是這名文身女子的素質着實讓人有些無語。
希望個別特立獨行的人在公共場合還是要遵守秩序,就算是混社會也要有素質,面對普通人的時候還是收斂一下,也不知道她有沒有腳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