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霞客
十一長假即將過半,家長們如何利用剩下的時間陪孩子過一個精彩而有意義的長假,下面我給三點建議:
1、高效完成作業
首先鼓勵孩子制定高效完成家庭作業的計劃,並嚴格執行,養成一鼓作氣完成作業、先完成作業再去玩的良好習慣。這樣也能為自己創造更多自由舒展的空間,創造更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間。當然,也要注意調整好心態,不要把作業看成負擔,而要看成一種對自我心性、習慣、學業的磨礪、鞏固和提升。
2、打造家庭環境
一鼓作氣完成作業之後,如果還沒有明確的出遊計劃,那就可以先帶着孩子把家裡的環境來一次大掃除。爭取把家裡打掃的處處簡潔、物物有序。
然後還可以想想:要不要再進一步,把環境打造得更美好一些?比如:這個角落要不要添一盆綠植?那面牆壁要不要裝飾一幅書畫作品?要不要新開闢一處經典書架、親情茶座、健身角落或書畫案桌?
讓我們想象一下:讓每一個家庭成員生活在家裡,時時刻刻都能感受並濡染着一種簡潔有序、典雅大美、自由舒展、純凈高貴的能量與信息,都能把這個家不只是當成一個維繫生存的物質場所,更是當成一方全家人人都付出了汗水和智慧才共同造就的、處處凝聚着全家人基本共識和共同情志的精神家園……這是一件多麼美好、多麼值得去做的事情?
這樣做也有助於讓每一個家庭成員都發自內心的更加熱愛這個家,一有時間就會想念這個家,就會渴望早點回這個家,就會願意盡量多的呆在這個家。有純真熱烈的愛流淌的家庭,自然更能滋養出純真純善、德行美好的兒女。
3、開展家庭活動
十一長假七天,全家都在放假,一年只有一次,而且不像新年假期那般繁忙,確實是十分難得的培養親子感情、改進親子關係的大好機會,輕易錯過實在可惜。所以建議大家多花點時間和心思,多設計一些內涵雅正、形式豐富的親子活動,全家人一起參與。下面我推薦三類家庭活動——
(1)戶外游
首先推薦的活動形式,當然是充分利用這樣的長假走出戶外,去登山涉水,舒展身心,去開闊心胸,增廣見聞。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閱資料,共同探討研究,一起選擇一處距離所在地不太遠的、有較好的歷史人文資源和自然環境的名勝古迹,一起做一次戶外遊學。
家長時間多,可以走遠些;家長時間少,哪怕半天也可以,就在小區附近的公園轉一轉也都非常好。
特彆強調這一點,是因為今天和一位家長交流才發現,她原本的打算,竟然沒有考慮帶孩子出去戶外遊玩一次,是的,哪怕半天都沒有考慮。在我的鄭重建議下,加上她的孩子本身就要寫一篇長假日記,這位家長才很快調整了安排。
然後中午剛下課,就發現另一位家長留言想讓我去陪她的孩子做作業,那位家長上周就在說她家的娃十一長假只能休息一天還是兩天,其他時間就都要學習補課……
所以我再次強烈建議:雖然各有原因,可以理解,但是無論如何,還是讓我們盡量多帶孩子去大自然中親近親近吧。哪怕一個周末只有半天也好,哪怕一個七天長假只有半天也好。孩子們需要陽光清風,需要採集秋葉,需要擁抱大樹,需要盡情奔跑,需要躺在草坪上閑悠悠仰望藍天白雲,需要河畔歌吟,需要去實地踏訪、立體感受一番書本之外的英雄豪傑、才子佳人……
家長最好多做一點功課,提前查閱一些相關資料,然後在遊學時多引導孩子充分調動自己的五官去觀察體驗這個大千世界,體察大自然的美好、獨特甚至神奇之處,多一些新觀察、新發現、新體驗、新感悟或新疑問,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辯論,互相激發,創作出一篇篇大美詩文,定格遊學的收穫。
(2)讀書會
創建學習型家庭,打造書香世家,一直是我們所提倡的家庭教育的理想狀態,家風創建的正大方向。
至於讀書會的具體開展方式,可以每個成員分享自己最近閱讀經典好書的心得感悟,或者朗誦其中自己覺得特別好、特別有感觸的精彩片段,然後大家再互相交流探討。
還可以設計開展專題性的詩文朗誦會,比如關於自然美景的,關於某一個地方的,關於某一個人的,關於某一種動物或植物的,關於某一種人格修養的,關於某一種學習方法、某一門學科知識的,等等等等。
(3)其他活動
還可以一起去聆聽一場比較高雅的音樂會,或者就在家辦一場家庭成員的演唱會,還可以一起學唱幾首大美歌曲。還可以一起組織一次家庭成員的運動會,或者進行一次長途徒步之類的突破身心極限的運動。還可以一起去看一場不錯的展覽,或者一起看一部對人有教益的電影或紀錄片,或者一起做一桌美食……
總之,各種各樣的活動其實可以非常多,關鍵在於打開思維,多思考,多用心,就一定會有源源不斷的奇思妙構。
最後,祝大家剩下的幾天假期過得更加精彩充實,收穫滿滿!
202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