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之後,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的很多衣服還沒有穿就小了,為了避免浪費,寶媽就會將這些衣服贈予親戚朋友家的小寶寶。
一般情況下,對方都會欣然接受並表達感謝,但對於孩子的衣物贈予,並非所有的家長都持有相同的態度,不久前,浙江金華的一位寶媽就經歷了一件“傷心事”,這件事情也在網上引發了很多網友的討論。
據了解,這位寶媽給女兒買了不少衣服,當她看見同樣有女兒的鄰居家條件比較困難時,就動了惻隱之心,將女兒一些還未穿過的新衣服打包送給了鄰居。
寶媽表示面對自己的贈予,鄰居很開心地收下了並向自己表達了感謝。
原本這件事情到這裡就已經結束了,但令寶媽萬萬沒想到的是,當她第二天路過樓下一處垃圾站時,發現自己昨天送給鄰居的衣服異常顯眼地出現在了垃圾桶旁。
看到女兒沒有穿過的衣服和鞋子就這樣被鄰居丟進了垃圾桶,寶媽既氣憤又傷心。
這件事情被寶媽分享到網上之後,鄰居的行為也遭到了很多網友的吐槽。
有人表示如果嫌棄就不要收別人的東西,沒必要收了之後再丟垃圾桶,這種鄰居建議不要多相處,對人不友善。
也有人試圖分析鄰居的心態,認為收下別人的贈予是礙於情面不好拒絕,丟垃圾桶是自尊心太強所致,這類人往往情緒敏感,內心自卑,認為別人的好意是在諷刺自己的無能。
網友熱議:
”這種鄰居少理他罷,一片好意糟蹋了,不要可以拒絕,要了又扔進垃圾桶有點過,這不當面一套背面一套嘛,也或者玻璃心太敏感。“
“ 如果是內衣,這種行為我可以理解,但如果是人家沒穿過的新衣服或者是八九成新的二手外出服,我覺得丟垃圾桶就過分了,這不僅是傷害別人的好心,也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啊!”
“ 好心當成驢肝肺,這樣的鄰居心態肯定有點問題,我一個同事也是,家庭條件不好,我把孩子的衣服給她她還嫌棄,背後和其他同事說我看不起她,這樣的人就是極度自卑,我以後也不會再亂做好人了。“
“ 我兒子現在五個月,小床,衣服,推車,都是別人給的,我不覺得有什麼不好。”
生活中,將孩子的衣服贈予他人在父母圈裡是一種很常見的操作,在這件事情中,雖然我們無法揣測鄰居的心理,但將別人的好意丟進垃圾桶毫無疑問傷害了寶媽的一顆善心,這也是網友們吐槽鄰居的重要原因。
而為人父母,我們也應當從這件事情中明白幾點:
1. 贈予他人孩子衣物前,最好先問清楚對方是否需要。
和文中的寶媽一樣,很多人會因為同情一些條件不好的親友而將孩子的衣服主動打包相送,這樣的做法雖然是出於一片好心,但如果對方是自尊心比較強的人,或者“寧可自己吃苦,也願委屈孩子”,那麼這片好心非但不能換來感謝,反而會讓對方覺得有點難堪。
因此,在贈予他人孩子衣物前,最好先問清楚對方是否需要,如果對方意願不強,就沒有必要去施展同情了。
2. 盡量不要將孩子的內衣褲和鞋襪贈予他人。
孩子穿二手衣服當然沒問題,但內衣褲是孩子的貼身衣服,不適合轉手贈予他人,至於鞋子,每個孩子的腳型都不一樣,鞋子穿過一段時間後都會有所變型,且有的孩子會有腳氣,導致鞋子上的細菌會超標。
因此內衣褲和鞋襪看起來再新,也不適合轉贈他人,很多人也會比較介意收到二手內衣和鞋襪。
3. 對於不滿意的二手衣物,可以選擇更加妥善的處理方法
很多人對於他人贈予的二手衣物不是很滿意,又不好意思拒絕,此時,直接丟進垃圾桶就不是妥善的處理方式,不僅浪費物資還可能會引發他人不滿。
對此,可以將這些二手衣物再次進行轉讓,或者塞進小區的衣物捐贈箱里,讓它們去服務有需要的人。
總之,不論滿意與否,妥善地處理二手衣物都是對贈予者的一種尊重。
本期話題
你如何看待鄰居將被贈予的衣物丟進垃圾桶一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