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國家出了一新政策——提倡適齡婚育、優生優育,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
那時的我並沒有想過三胎,可現實嘎嘎打臉了。因為大寶二寶全職在家待了3年,2022年3月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找了份幼兒園文員工作,面試時就有說過暫時不考慮生娃,可上班一個星期以後發現不對勁,就到醫院去檢查,果然又一個小可愛來了。猶豫好幾天還是留了下來,之前兩個寶寶都是順產,自己又有點怕流產後有後遺症,總之留了下來。
學校知道我這個決定,驚呆了,畢竟已經兒女雙全了。還告訴我辦公室是來一個懷孕一個,每個學期都在換人,有送子觀音坐鎮呢。既然做了這個決定,帶孕上班。
全職的這幾年,除了接觸孩子,沒有其他交際圈。與社會脫節,是否未來還能再出山適應社會,是每一個全職媽媽心裡隱隱的擔憂。特別是很多媽媽之前是在職媽媽,除了專業其他也不會什麼,等再上班的時候可能時代早就拋棄了她。認識不了外面的人,沒時間做自己的事,都成為全職媽媽最大的問題。
所以無論如何,我都不想再全職了。
懷孕之路也不容易,之前的兩個都是前面幾個月吐,吃什麼吐什麼,瘦了十幾斤。沒想到三寶也吐,稍微好點,到飯點想吐,吃完就吐。所以真的瘦了很多,也堅持下來了。
隨着月份肚子逐漸大起來,4個月顯懷了,胃口才真正好起來。一個學期下來,工作也熟悉了,除了有節日和檢查忙,平時還輕鬆。
所以9月開學我還是堅持了上班,辦公室也重新招一個文員,沒想到的是開學一個星期,因為疫情封控了。
目前懷孕已經34周了,飯量見長,晚上睡覺偶爾還腿麻、抽筋。總之還算好,10底就添新成員了。
網上爆料說,有的家庭孩子一年的學費就差不多要30,000塊錢。而且這只是孩子的學費,不包括孩子平時在家的吃穿用度。還有的表示工作待遇不是很好的家庭一年下來攢的錢都可能不夠孩子上學,所以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生活,家長們都是能省就省,過得緊緊巴巴的。
所以不少的年輕爸爸媽媽都表示不想生孩子,因為生孩子的壓力太大了。
我國開放了三胎政策,很多八零後九零後的年輕人們都是獨生子女。人口老齡化日益加重,生孩子的負擔就壓到他們的身上。
三胎我們也是有壓力了,普通家庭,但已經決定了,只能堅持。只願每個孩子健健康康、平安長大。
哪來的勇氣生三胎?你們又是怎麼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