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姓“黃”,他的名字老師都不敢讀,起名可不要太“劍走偏鋒”

2022年10月02日10:00:20 育兒 1883

在“百家姓”當中,就包括了幾乎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姓氏,有些姓氏出現頻率高,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大姓”,比如“張王李趙遍地劉”等,一般這些姓氏家長起名字都不會太費勁,有時候巧妙一些,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有時候就“隨意”一點,出現重名的頻率就高。

孩子姓“黃”,他的名字老師都不敢讀,起名可不要太“劍走偏鋒” - 天天要聞

還有一些姓氏屬於“小眾”的,像“黑”、“睪”等,家長起名字時會覺得有些尷尬,不太好起。

不過,今天我們說的這個同學的名字,明明姓氏也是常見的,只是家長起名字太過於“劍走偏鋒”,導致孩子的名字老師不敢讀,同學們也嘲笑。

孩子姓“黃”,他的名字老師都不敢讀,起名可不要太“劍走偏鋒” - 天天要聞

這名同學姓“黃”,是生活中常見的姓氏,而他的名字叫“黃尚”,諧音就像是在叫“皇上”,所以,同學們有時候就會圍着他亂叫,這名同學常常不開心一個人坐在那裡。雖然老師也強調了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名字,可也有老師照顧不到的時候,老師頭疼,家長也頭疼了,直呼自己當初起名太草率,光追求個性了。

孩子姓“黃”,他的名字老師都不敢讀,起名可不要太“劍走偏鋒” - 天天要聞

好的名字對人的一生是有重要作用的,這可不是迷信,主要是好的名字可以給他人留下好印象,能夠給孩子帶來好運,有好的寓意,甚至都能看出來一個人的性格。

如果家長給孩子起名字太過於獨特,比如諧音讀起來不好聽、多音字等,那孩子長大後聽見其他同學笑自己,會產生自卑心理,甚至厭學,起名字也是一個技術活。

孩子姓“黃”,他的名字老師都不敢讀,起名可不要太“劍走偏鋒” - 天天要聞

現在有個性的家長都不喜歡孩子的名字太過於“爛大街”,可大家的想法又“不謀而合”了,當老師拿到花名冊的時候,全班好幾個“梓涵”、“子涵”和“紫涵”,男生普遍用字還有“軒”、“宇”、“博”等,沒能避免“爛大街”,多少帶有一點武俠小說的感覺。

家長想給孩子起一個好名字,可以參考古典詩詞文化,選擇寓意好的來用,聽起來唯美又有新意,不僅能給孩子增強自信心,朗朗上口,也能夠讓人感覺父母很有文化和水平。

孩子姓“黃”,他的名字老師都不敢讀,起名可不要太“劍走偏鋒” - 天天要聞

還可以根據孩子出生當天的特點來起名,意義獨特,有紀念價值,凝聚着父母的愛。有的大家庭比較注重家族傳統,還會有家譜,一代的平輩之間名字會有一樣的字,那這種按家譜起名字的方式也不錯,增強孩子的家庭責任感,感受大家庭的關愛。

孩子姓“黃”,他的名字老師都不敢讀,起名可不要太“劍走偏鋒” - 天天要聞

總之,家長給孩子起名字不要太隨意,當然,也不要太複雜,有的家長給孩子起“偽複姓”的名字,或者是帶有生僻字,大家讀起來費勁,容易讀錯字,孩子寫更費勁,會不會出現小時候考試的時候,別人已經答完一半題了,他名字還沒有寫完的情況呢?

討論話題:

大家覺得“黃尚”這個名字怎麼樣?歡迎來和大家一起交流吧!想了解更多內容,關注@嘉純教育說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官場微小說:養媳婦 - 天天要聞

官場微小說:養媳婦

趙明遠站在機場到達大廳,手指無意識地敲打着欄杆。作為市環保局局長,他平日面對各種會議和檢查都從容不迫,此刻卻緊張得手心冒汗。電子屏幕上顯示從巴黎飛來的航班已經降落,他整了整深藍色西裝領帶,深吸一口氣。
張大千共幾次游黃山?國家一級書畫鑒定師齊白石書畫院院長齊良芷弟子湯發周說,共有三次 - 天天要聞

張大千共幾次游黃山?國家一級書畫鑒定師齊白石書畫院院長齊良芷弟子湯發周說,共有三次

齊白石傳人、齊良芷弟子、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國家註冊一級書畫鑒定師-湯發周先生說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風景秀麗,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著名,有玉屏樓、西海門、始信峰、天都峰等名勝。張大千本着“搜盡奇峰打草稿”的宗旨,曾在九年間三次登臨黃山絕頂。
DAMIANI矚目攜手VENINI於2025米蘭設計周傾獻獨家特展 - 天天要聞

DAMIANI矚目攜手VENINI於2025米蘭設計周傾獻獨家特展

2025年4月——以意大利手工製作而載譽全球的高級珠寶品牌DAMIANI玳美雅,將於米蘭設計周期間(4月8日至4月13日),在其全新揭幕的精品店內獨家呈獻“致敬MENDINI:VENINI大師典藏展”(MENDINI for VENINI)。展品皆甄選自威尼斯
聽見河西的千年心跳——《燕雲十六聲》原聲樂輯 - 天天要聞

聽見河西的千年心跳——《燕雲十六聲》原聲樂輯

黃沙漫卷的玉門關外,駝鈴與羌笛穿越千年時空,在《燕雲十六聲》的河西篇章中交織成一曲蕩氣迴腸的江湖長歌。這片連接西域與中原的蒼茫土地,正以聲音為經緯,編織着比刀光劍影更深刻的江湖敘事——河西原聲樂輯已於網易雲音樂全線上線,邀你以耳為舟,共赴一場穿透時空的音律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