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不是都有這樣的經歷:
早上起床需要喊他不下10遍;
收拾東西穿衣服出門花了一個小時;
平時寫作業磨磨蹭蹭;
開始吃飯一口要嚼幾分鐘,一小時都吃不完……
為人父母,都因為孩子的拖拉、磨蹭問題生過氣,甚至動過手,自己火急火燎,他倒是雲淡風輕。
其實,孩子也不想因為我們的催促一次又一次的難過、生氣,但對於他們來說,真的沒有辦法跟上我們的腳步。
作家張文亮寫過一首散文詩叫《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蝸牛已經儘力爬,每次總是挪那麼一點點。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彿說:“人家已經盡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蝸牛受了傷,它流着汗,喘着氣,往前爬……
這首詩就像是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孩子是那隻慢騰騰的蝸牛,而父母就是那個催他、唬他、責備他的人。
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想做得快,做得好,而是他的能力只有如此,拼盡全力也達不到父母的要求。
比如:
當他5歲了,脫衣服要十幾分鐘,我們會嫌棄他太慢,卻不知道解扣子這個精細動作,對他來說有多麼困難。
當他7歲了,總是做不到按時睡覺,我們會訓斥他磨蹭,卻不知道在孩子心裡,根本無法建立起時間這個概念。
當他10歲了,每次寫作業專註不超過20分鐘,我們會氣他不認真,卻不知道孩子的注意力,本身就沒那麼容易集中。
其實,在成長過程中,孩子就是一隻“蝸牛”。
有這樣一則新聞:
河北保定一位媽媽給幼兒園兒子輔導作業被氣哭。
孩子正在上幼兒園,媽媽教孩子寫字,讓孩子空格寫,可是孩子怎麼都學不會,非要挨着寫,急得直抹眼淚。
媽媽看孩子哭,又生氣又心疼,也忍不住和孩子一起哭了起來。
很多時候,父母都習慣用成人的標準來判斷孩子,卻忘了在他們的小世界裡,有着自己的成長規律。
與其把孩子當兔子攆,不如把孩子當蝸牛養。
養育孩子就像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是一個需要傾注大量耐心的過程,過度焦慮、急躁、太多催促,只會擾亂孩子成長的節奏。
所以對於孩子,我們都要擁有敢“慢”下來的勇氣。
當我們不再因為孩子的“慢”責備他,訓斥他,就會發現,其實教孩子也有很多科學的解決方法。
01
當孩子磨蹭時,可以用方法改變他的習慣
就像有一句話說的:“孩子的磨蹭不是病,催促的家長才最要命。”
面對孩子的磨蹭問題,與其催促,不如試試這樣的方法:
給孩子樹立時間觀念
用鬧鐘、手錶等工具把時間“視覺化”,讓孩子建立起幾小時、幾分鐘的概念。
給孩子簡單明晰地布置任務
因為孩子的記憶力和理解力還比較差,當你發出一連串的指令,比如“擦桌子、收拾書包、穿鞋、趕緊出門”時,孩子的第一反應不是“我要快點”,而是“我到底要做哪個?”
所以,要把指令清晰化。
適當讓孩子體會一下磨蹭產生的後果,例如,當他上學遲到幾次被老師批評,自然就會明白自己應該提高速度,要讓他體會到後果帶來的影響,才能記住這件事情。
02
孩子落後時,可以給他一些成長的空間
黑幼龍先生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父母很容易認為孩子學習成績差,就沒希望了,其實如果做到慢養,這樣的孩子將來可能更優秀。
作為把4個孩子全部送進名牌大學的父親,黑幼龍在孩子的教育中,始終堅持“慢養”的教育理念。
老二立國,從小就是“混世魔王”,小時候考0分,黑幼龍安慰他:下次你就會進步。
高二成績還沒起色卻想當垃圾車司機,黑幼龍覺得沒什麼不可以,即使在外邊闖禍,黑幼龍教育了孩子之後還是跟他說:沒關係,我們可以慢慢改。
在父母的耐心和包容中,本來最不被看好的立國,居然變身業界精英。
孩子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孩子在完成一件任務的時候,正是他採用的最為自然的、自主的學習方式。
孩子落後時,作為父母的我們不妨多給他們一些時間,靠自己探索,得到紮實的教訓,必定走得更穩。
03
慢如蝸牛,也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如果三年級的孩子寫作文,一個上午寫不出20個字,你會怎麼想?
“他一定是太磨蹭了,這孩子太笨了!”相信很多父母都會這麼認為。
在紀錄片《我不是笨小孩》中,就有這樣一個叫校校的男孩,然而他的“慢”並不是因為笨和磨蹭,而是因為他先天的生理缺陷——閱讀障礙。
在紀錄片中,校校的母親,從開始的不理解到最終真正的接納,面對孩子的情況,最後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她說:“孩子嘛,沒有這個問題,也會有那個問題,總有一款問題適合你!”
為人父母,我們就是在各種問題中一步步成長,在真正了解孩子的同時,我發現盡了力的蝸牛也會有足夠多的閃光點,他們自律、真誠、足夠努力。
雖然命運給了這家人諸多磨難,但父母不急不躁、堅韌不的愛,一直陪伴着校校。
心理學家羅傑斯說過:
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也是深深地治癒。
就像《孩子,你慢慢來》中寫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願所有父母都可以放下“加速度教育”,讓孩子穩紮穩打地走好每一步,無憂無慮地度過獨一無二的童年;願每一個父母都能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用愛陪伴孩子的一生,讓這隻緩慢的蝸牛,能夠幸福快樂地長大。
被愛澆灌的孩子,必定走得更穩、更遠。
如果你的孩子也有拖拉、磨蹭的習慣,歡迎在評論區一起討論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