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讓孩子3歲上幼兒園”園長坦言:有2種孩子去了也是受罪

2022年08月28日16:07:22 育兒 1788

上學並不是一件隨隨便便的事情,有很多規矩在約束着我們,其中有一項非常受大家關注,那就是上學年齡。上幼兒園需要孩子滿三歲才可以。可是很多家長都把三歲當成了一個硬性指標,只要孩子一達到的要求,就趕緊把他送過去。

想要把孩子趕緊送去學校,很多家長的考慮非常多,一方面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他被其他同學落下,另一方面也實在是受不了孩子了,希望把他送去學校能夠有老師管教,讓他們這些做父母的,可以好好放鬆放鬆。然而這樣的做法真的正確嗎?

“該不該讓孩子3歲上幼兒園”園長坦言:有2種孩子去了也是受罪 - 天天要聞

案例:

小華剛剛達到入學年齡,就被母親送去了幼兒園。可是剛過了半學期媽媽就後悔了。因為小華原本身體健健康康的很少感冒,但是去了學校之後成了一個藥罐子,感冒的次數非常多,幾乎每半個月就要去一次醫院。

“該不該讓孩子3歲上幼兒園”園長坦言:有2種孩子去了也是受罪 - 天天要聞

感冒的次數多了,孩子患上了慢性鼻竇炎,為此更是經常請假。媽媽非常後悔,因為以前沒上幼兒園的時候一年才感冒發燒那麼一次。但是孩子已經入學了,而且還上了半個學期,媽媽也沒有辦法,畢竟開弓沒有回頭箭。只能讓孩子繼續帶病上學。

“該不該讓孩子3歲上幼兒園”園長坦言:有2種孩子去了也是受罪 - 天天要聞

“該不該讓孩子3歲上幼兒園”園長坦言:這2種孩子去了也是受罪

抵抗力差的孩子

孩子在家裡的時候接受到了很好的保護,因為家裡的人不多,不容易交叉感染。但是學校就不一樣了,就算我們的孩子以前很少生病,但並不代表他的抵抗力就強,很有可能是家庭比較安全的影響。但是學校里小孩子非常多,如果一個孩子頭疼感冒,很有可能會發生交叉感染。

萬一我們的孩子是抵抗力弱的那一個,很容易被感染,發生頭疼感冒的癥狀。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一到了幼兒園抵抗力就變差的原因,其實並不是抵抗力變差,而是孩子本來的身體狀況就沒有大人想象的那麼好。

“該不該讓孩子3歲上幼兒園”園長坦言:有2種孩子去了也是受罪 - 天天要聞

沒有自理能力

三歲這個年紀的確是一個小孩子,他們可能才剛剛懂事,剛剛明白這個世界是怎麼運轉的。一下子進入到了陌生的環境當中,還失去了最重要的母親的保護,孩子怎麼能夠接受得了呢?如果孩子擁有基本的自理能力,他們還能夠有一點安全感,知道自己可以好好的生活下去。

但如果孩子連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沒有,不僅會給老師帶來許多麻煩,也會讓孩子很沒有安全感,因此整天哭鬧個不停。有一些父母就因為孩子在學校里整天哭,根本沒有辦法好好工作,最終無可奈何,只能夠把孩子接回去。

“該不該讓孩子3歲上幼兒園”園長坦言:有2種孩子去了也是受罪 - 天天要聞

什麼情況下送孩子去上幼兒園最合適呢?

其實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家裡真的就沒有人看孩子,父母都需要工作,爺爺奶奶身體也不行,那沒有辦法,只能讓孩子去上幼兒園。如果家裡有人照看,我們就可以讓孩子晚去一年了。讓孩子擁有了清晰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了基本的自理能力,身體抵抗能力也逐漸增強了,這樣他們更容易適應學校的環境。

“該不該讓孩子3歲上幼兒園”園長坦言:有2種孩子去了也是受罪 - 天天要聞

育兒寄語:家長沒有必要忙於把孩子送去幼兒園,因為他們的內心都充滿了恐懼,在恐懼的情況下身體抵抗力可能進一步下降,我們還是要培養孩子的信心,讓他變得堅強勇敢。如果孩子一到了幼兒園就哭,家長可以採取鼓勵的方式,告訴孩子你可以。並且一定要及時地去接送孩子,不要讓他出現恐懼的感覺。

今日話題:你的孩子幾歲去的幼兒園呢?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聽見河西的千年心跳——《燕雲十六聲》原聲樂輯 - 天天要聞

聽見河西的千年心跳——《燕雲十六聲》原聲樂輯

黃沙漫卷的玉門關外,駝鈴與羌笛穿越千年時空,在《燕雲十六聲》的河西篇章中交織成一曲蕩氣迴腸的江湖長歌。這片連接西域與中原的蒼茫土地,正以聲音為經緯,編織着比刀光劍影更深刻的江湖敘事——河西原聲樂輯已於網易雲音樂全線上線,邀你以耳為舟,共赴一場穿透時空的音律奇旅
這3個地方越捨得,越有福氣 (精闢) - 天天要聞

這3個地方越捨得,越有福氣 (精闢)

在生命的漫漫旅途中,有人如園丁般精心培育着生活的花朵,而有人卻不經意間播下了荊棘的種子。生活的模樣,歸根結底,不過是“選擇”二字的映照。你的時間傾注於何處,你的成就便綻放在哪裡。以下這三個地方,若能學會捨得,有舍方有得,花費的時間,才算真正賦予了意義!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 天天要聞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如果要讓你選出最喜歡的金庸小說是哪一部,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儘管《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這些金庸後期的作品更為成熟,但在多數金迷心中,最經典的一部應該是《射鵰英雄傳》,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可以說金庸是借這部作品在武俠小說界站穩了腳跟,而這部作品的成功,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