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向孩子哭窮,得不到你想要的結果,也“坑”了孩子

2022年07月05日02:04:23 育兒 1829

一段視頻在網絡上被廣為傳播,引髮網友們對於裝窮是否真的能培養孩子的節儉美德的討論。只見視頻中,一位打扮十分時髦,全身名牌的寶媽帶着看起來3、4歲的女兒逛超市時,孩子看到貨架上琳琅滿目的糖果後立即說:“媽媽,我想吃糖,你可以買給我嗎?”

而寶媽聽了她的請求,毫不猶豫地回到:“咱們家這麼窮,哪有錢給你買糖!”因為音量比較大,引得周圍其他路人紛紛看了過來

不要再向孩子哭窮,得不到你想要的結果,也“坑”了孩子 - 天天要聞

臉紅不已的同時,還是想堅持一下:“我只要一顆,也不可以嗎?”“你怎麼這麼不聽話亂花錢是壞孩子才有的行為”媽媽嚴厲地斥責。小女孩看了看周圍望向她的目光,非常傷心的邊哭邊跟着媽媽走出超市。

“宛如看到小時候的自己,我現在哪怕已經收入不菲,也還是不敢輕易買東西”、“看寶媽的打扮,拎着的名牌包包,怎麼可能買不起糖,我要是小女孩,我也會很傷心”、

“小時候爸媽老是跟我說我們家很窮,等長大後發現原來家裡有幾套房子,完全是小康水平,但我還是覺得很自卑”。

不要再向孩子哭窮,得不到你想要的結果,也“坑”了孩子 - 天天要聞

網友們紛紛在視頻下留言,不難看出,不少網友也都經歷過此類被家長再三叮囑、教育自家很窮,不要亂花錢的事情。雖說家長的出發點是想培養孩子養成節儉的美德,但一味向孩子強調“我們家很窮”、“我們就是比別人差”、“花錢就是品德不好的孩子”等,往往很容易傷害了孩子,並影響他的身心健康而不自知!

不斷向孩子哭窮?這樣的教育方式可要不得!

在熱播反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里,已經是處長級別的“趙德漢”因貪污受賄了2億多元被依法逮捕時,卻還是過着吃泡麵、啃饅頭,騎自行車上班,每個月只給母親300元生活費的樸素生活,要知道,檢察院的人員在他的冰箱內繳獲了滿滿一冰箱的100元現金。

不要再向孩子哭窮,得不到你想要的結果,也“坑”了孩子 - 天天要聞


而當時他一邊痛苦一邊感嘆:“我一分錢沒花,都放在了這裡。我家祖輩都是農民,真的窮怕了,可是拿到錢後,我一分都沒敢動!”

不要再向孩子哭窮,得不到你想要的結果,也“坑”了孩子 - 天天要聞

不難看出,自小知道家境貧寒使得他對金錢擁有極大的渴望,但又因為沒有得到正確的金錢教育,不僅走上歧路,更是養成了扭曲的金錢觀與消費觀。這也是一直用哭窮的方式教育孩子可能產生的後果,也會衍生出另外一個極端,那就是從小被壓制物質慾望,隨着年齡的增長,內心對物質的渴望不斷增強,最終很可能變為拜金、花錢大手大腳的人。

而且,家長們不斷強調、灌輸“我們家很窮”、“我們比別人差”等觀念,很容易讓孩子陷入心理學中的“貼標籤效應”。也就是讓他深覺自己比同齡人差,最終表現出符合這個認知的情況,同時也會變得自卑、敏感失去自尊心。哪怕長大後也還是會受這些負面心理的影響。

不要再向孩子哭窮,得不到你想要的結果,也“坑”了孩子 - 天天要聞

專家們經過研究後發現,許多從小經歷了家長“哭窮”的孩子,接受到的邏輯只有“貴的東西不能買也買不起”、“只有購買廉價商品才是節儉”。等他們長大後,並不懂得辨別物品的真正價值,更沒有性價比的概念。或許不少家長也看到,或是自己也一直深受其害,但還是忍不住繼續施行這樣的教育方式。

正確的金錢教育與窮養教育,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教育家默克爾曾提出:“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也必須納入兒童教育之中。”而給予孩子正確的金錢教育,也是家長必須重視的事情。

第一:正確認識金錢

在《當幸福來敲門》中,小男孩的父親通過言傳身教,讓他看到了對待失敗時不氣餒,堅持捍衛夢想,以正確的三觀看待金錢。毫無疑問,這些對於小男孩來說是人生極為寶貴的財富。

不要再向孩子哭窮,得不到你想要的結果,也“坑”了孩子 - 天天要聞

家長們不應杜絕孩子接觸金錢,不能在基本的物質生活上縮減,讓他小小年紀就背上市儈的枷鎖。而是引導他對金錢、財富有全面且正確的認知,懂得約束自己,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買單。

第二:運用正確的方法讓孩子懂得掙錢不易

教育家陶知行說過:“生活即是教育”。家長們想讓孩子明白賺錢不易,對金錢能樹立起正確的觀念,生活中可以利用的方法有很多。

不要再向孩子哭窮,得不到你想要的結果,也“坑”了孩子 - 天天要聞

如:安排孩子一起做家務,完成了任務後,給予一些金錢鼓勵。讓他通過自己的勞動才能獲得可以自行支配的金錢,這樣才能更生動、直觀的了解賺錢的艱難

結語:

埃德加·布萊索說過:“如果孩子從小一直被灌輸自己是一個窮人的觀念,那麼他的一輩子很可能就是一個窮人。”畢竟,一直向孩子“哭窮”,只會讓他變得自卑缺乏安全感,同時也會影響他的金錢觀與人生格局等。家長們切不可因自己的錯誤教育方式,耽誤了孩子的一生!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幼兒血鉛異常事件處置,打撈公信力刻不容緩丨時評 - 天天要聞

幼兒血鉛異常事件處置,打撈公信力刻不容緩丨時評

據央視新聞報道,7月1日,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市場監管局和公安分局接群眾反映,查獲一起某幼兒園違規使用添加劑導致部分幼兒血鉛異常案件。當地相關部門的通報顯示,事發後,相關專家和有關部門組成聯合工作組,快速開展流調溯源、醫療保障及調查處置等工作,並對涉事幼兒園負責人立案偵查。然而,事件的“後續”卻出現了讓...
廢掉一個孩子,就讓他待在家裡,一天到晚待在家裡… - 天天要聞

廢掉一個孩子,就讓他待在家裡,一天到晚待在家裡…

你有沒有發現,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不愛出門、不願社交。興趣班沒興趣,下樓玩不願意,就天天窩在家裡——躺着、刷視頻、打遊戲,順帶吃點零食,能不動就不動。你可千萬不要以為他是長大了、安靜了、學乖了,他很有可能是“廢”了。01.
幼兒園吃出鉛超標?孩子掉頭髮流鼻血誰負責? - 天天要聞

幼兒園吃出鉛超標?孩子掉頭髮流鼻血誰負責?

孩子在幼兒園吃飯,結果吃出了血鉛超標、掉頭髮、流鼻血。甘肅天水的褐石培心幼兒園,一年學費一萬多元。家長以為花高價能買個安心,沒想到換來一場噩夢。多個孩子出現拉肚子、掉頭髮、流鼻血癥狀,檢查發現血鉛異常。醫生初步判斷與飲食有關,但具體是哪一頓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 天天要聞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手足之情,是世間一份難得的珍貴緣分,並非每個人都能有幸擁有。多少人內心渴望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卻始終無法體會到這份血濃於水的親情。倘若我們足夠幸運,擁有了這份手足情,那就一定要懂得倍加珍惜!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 天天要聞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人生匆匆,不過數十載春秋,可我們卻常常在無謂的爭鬥中耗盡心力,在莫名的憤怒中迷失自我,在徒增的憂愁里蹉跎時光。其實,人生的至高智慧,便在於明了何事當爭,何事不必氣,何事無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