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心理諮詢案例,禁止轉載,重要信息已屏蔽,請勿對號入座)
我是一位十三歲女孩的媽媽,我做為媽媽感覺很失敗,我女兒已經一年半不怎麼出門,也不上學。
我每次看到別人家的孩子背着書包上學,聽到別的父母談論孩子上學的事,想到我的女兒連門都不出,就痛徹心扉。
我有時忍不住,就背着家人,找到沒人的地方,大哭一場。
我也找了好幾個諮詢師諮詢過,經過反覆討論和分析,總結了以下幾個錯誤,分享給父母作為參考,希望發生在我家的悲劇,不再重演。
第一個錯誤,過於關注學習,太焦慮,總發火,對孩子的生活又太溺愛。
我女兒剛上初中時,學習任務重,我每天都要檢查她的作業,沒寫或者沒寫好,都會朝她發火。女兒的作業越寫越少,越寫越差,我就跟瘋了似的,家裡幾乎沒有安寧的一天。
與學習相對的是生活上的溺愛。女兒要吃啥,就一定滿足她,家裡每天吃什麼飯,都是女兒說了算。如果做了飯女兒不愛吃,就給她點外賣。
女兒在家,家務活啥也不幹,所有的家務活都是我干,我心裡想的是,只要女兒高興,好好學習就行了,我吃點苦,受點累都不是事。
這樣做的結果是,女兒一方面很討厭學習,另一方面很自我,把父母當成保姆一樣使喚。
第二個錯誤,是和女兒有關的事,我都不讓他爸插手。我覺得他爸不會說話。
這樣做的結果是,女兒和他爸爸關係疏遠,他爸缺乏家庭責任感。我和女兒每天不管怎麼鬧,他爸都不吱聲。
女兒小的時候,我能管住她。可是女兒一上初中,就越來沒規矩,玩手機玩到半夜。我管她,她就和我鬧,對我連掐帶擰,我越來越無能為力。
諮詢師說,父親在家裡代表規則,我家的父親靠邊站十幾年,一直都是我說了算,難怪女兒越來越沒規矩。
我很後悔,應該早點讓他爸爸在家裡佔主要位置,調和我和女兒的關係。
第三個錯誤,不支持女兒交朋友。
女兒在學校里也沒有朋友,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原因是我和女兒的關係不夠好,母女關係是女兒其他關係的基礎,諮詢師解釋之後才明白,後悔也晚了。
第二個原因是我不支持女兒交朋友,我總覺得交朋友浪費時間,不如把時間多用來學習。
諮詢師說,孩子在學校沒朋友,可不是小事。
首先,遇到問題沒有來自同伴的支持,抗壓能力自然就弱。
其次,在學校沒有朋友,與學校的鏈接就弱,這也是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之一。
第四個錯誤,沒有經營好母子感情。我總是把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看得非常重要,忽略了情感互動。
想起來很慚愧,孩子都十三了,和女兒高高興興一起聊天的日子屈指可數,難怪女兒對我恨大於愛。女兒小時候,無論幹啥都看我臉色。
女兒在家裡這一年半,因為上學的事,不知道吵鬧多少回。
女兒其實比我還難受,她也努力嘗試走入學校,但是沒辦法適應就又回來了。
女兒經常自己偷偷哭,無論是生人還是熟人,都盡量迴避。我能理解她,她感覺自己沒上學很丟臉,所以誰也不想見,孩子好難。
我盡量不朝女兒發火,盡量和女兒好好說話,實在憋不住就自己哭一場。
我丈夫也意識到自己的錯,逐漸回歸家庭,居然能陪着女兒一起看電視,這在以前都是絕無僅有的。
雖然我們一家三口都在努力,可是什麼時候能上學,誰也不知道啊。這麼大一個姑娘,天天在家裡玩遊戲看電視,真是愁死了!
如果可以重來,我一定好好愛女兒。女兒的性格好,自信陽光,學習一定不是問題,大家說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