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和女孩的三個區別:誰說男孩不好養?好的教育讓熊孩子不熊

2021年09月28日21:46:02 育兒 1375

現在都說男孩比女孩難養,遇到的“熊孩子”也基本是男孩。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生物學上的先天差異,導致他們的身心發展規律都不同於女孩。

我和同事小馬先後生下女孩和男孩,相差五個月。上班以後,我倆兒討論最多的就是女孩和男孩的區別。

男孩比女孩好動,活動力高

從懷孕時期的胎動來看,女孩跟男孩的區別就很大,我的頻繁力氣大,她的偶爾還溫柔。

同樣都是剖腹產,她的玥玥出生後乖巧無比,吃完奶不吵不鬧,就那麼安靜地躺着,偶爾哭起來跟小貓咪叫聲一樣細細糯糯。而我家大犇,從出來的那一刻開始嗓門洪亮,醒着的時候手腳時刻都在揮舞。

男孩和女孩的三個區別:誰說男孩不好養?好的教育讓熊孩子不熊 - 天天要聞

等到孩子會翻身,換尿布濕的時候,小玥玥手裡拿個玩具,就可以無比配合地一個人給換完,而大犇至少要兩個人按住他才能換完。

男孩要受過傷才會有身體記憶

晚飯後帶大犇去公園玩,看到兩個打鬧的小男孩,一個打疼了另一個,另一個人反手把他推倒在地,繼而兩人打了起來,都負了點傷,在父母的阻止下才分開。

而另一邊的女孩們打鬧之時,特意避開了彼此,彷彿天生就會思考會不會傷到別人。

男孩比女孩語言能力發展慢,說話晚,表達能力差

玥玥六個月就會叫爸爸媽媽,而大犇直到七個月才會叫爸爸,只有大哭的時候才會叫媽媽。

由於兩個孩子都還沒開始說話。我詢問了有一對相差兩歲兒女的表哥,他說弟弟開口就是比姐姐晚,並且兩個孩子上學以後,吵架也經常是弟弟吵不過姐姐,繼而對姐姐大打出手。

回想起我小時候,好像也是這樣,吵架哥哥吵不過我,然後動手打我,最後雙雙被父母教訓。


男孩和女孩的三個區別:誰說男孩不好養?好的教育讓熊孩子不熊 - 天天要聞


如何教育,讓“熊孩子”不熊?


如果我們用心去觀察和陪伴孩子,就會掌握男孩的成長規律,總結出適合男孩的教養方式。

男孩需要更多、更高強度的運動去釋放他的高活動力

相比女孩玩的過家家,拼拼圖之類遊戲,男孩更需要一些高強度的球類運動,或者游泳,跑步等活動去消耗體力。

幼兒時期,可以選擇追逐類的遊戲或者玩具,讓他想辦法去爬,去夠。

把不能做的事情降到最低限度,在沒有造成嚴重後果的情況下,讓孩子去試

所有孩子都會有從沙發,床上掉下來的經歷,越是攔着越是好奇。

不妨給地上鋪個厚點的毯子,讓他試着爬出去,疼痛會讓他記憶深刻。

小時候沒有經歷過打架的男孩,長大後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力度,更容易對別人造成嚴重的傷害。

如果不讓孩子受傷,他就永遠學不會如何保護自己,也不會有這樣會傷害到別人的概念。

父母的陪伴引導是孩子發育的必要條件,給孩子點時間

孩子都是天真爛漫的,沒有過多的思考能力讓他們越容易出口傷人。

雖說童言無忌,但是父母可以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

從孩子學說話開始,父母就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表達能力的培養需要言傳身教。

用心地引導孩子,多表達愛意,讓他了解什麼話會傷人,避免使用。



最後,同樣身為男性的父親,是育兒路上的燈塔,男孩需要從父親身上學習管理和表達自己的情緒,以及作為男人應有的責任感和擔當。


男孩和女孩的三個區別:誰說男孩不好養?好的教育讓熊孩子不熊 - 天天要聞

用心愛孩子,希望我們都能養育出一個小天使。#育兒薪計劃#

本文所有觀點來自於,著名親子教育專家付小平老師的《誰說男孩不好養?》一書。家有男寶的家長,推薦閱讀。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 天天要聞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手足之情,是世間一份難得的珍貴緣分,並非每個人都能有幸擁有。多少人內心渴望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卻始終無法體會到這份血濃於水的親情。倘若我們足夠幸運,擁有了這份手足情,那就一定要懂得倍加珍惜!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 天天要聞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人生匆匆,不過數十載春秋,可我們卻常常在無謂的爭鬥中耗盡心力,在莫名的憤怒中迷失自我,在徒增的憂愁里蹉跎時光。其實,人生的至高智慧,便在於明了何事當爭,何事不必氣,何事無需愁。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 天天要聞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小暑,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標誌着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即為小暑。今年的小暑落在7月7日,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小暑有四大特點,分別是閏月加持、恰逢“出梅時間”、出現“秋包伏”現象以及小暑節氣在晚上。這些特點不僅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 天天要聞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新手媽媽玲玲最近頭都大了:二寶滿月後突然變得特別難帶,整天哼哼唧唧哭個不停,便已經是二胎寶媽,也不知道寶寶為啥哭。可是,你敢相信嗎?這種被無數媽媽恐懼的“二月鬧”恰恰是媽媽想要的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信號!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 天天要聞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每一代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快樂和美好回憶。在沒有手機、電視、網絡、快餐的年代,童年又會是什麼模樣?翻開作家劉海棲的新書《萬物生長》,答案就藏在11個帶着陽光、汗水和泥土芬芳的童年故事裡。它們像一扇明亮的窗,瞬間把我們拉回那個沒有電子屏幕卻野趣橫生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不講大道理,只講少年們憨里憨氣的童年故...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 天天要聞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人活着,不要去透支自己的身體,不要去透支自己的信用,不要去透支自己的福報,而是要腳踏實地,知足常樂,做好自己,控制自己的慾望,不透支自己的人生,才能讓自己做得更好,才能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