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產後女性都落下一個毛病:老愛上廁所,不能控制尿尿,有時一個咳嗽,一個噴嚏,或者大笑一聲,都會尿到褲子,很是尷尬;最為苦惱的是還影響夫妻生活,讓本來恩愛的夫妻陷入難堪,無比痛苦。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多半是因為產後盒底的支持結構:肌肉,韌帶,筋膜鬆弛,導致壓力性尿失禁。
正常情況下,女性盆腔結構相對穩定,彼此之間和諧,不會出現尿失禁。女性盆腔的前中後有三腔室結構:前面有膀胱,中間有子宮,後面有直腸,這些結構因為膀胱的充盈與排泄,腸腔的蠕動,呼吸以及體位改變,都會有相對地活動或移位,但這種活動戓移位是有限的,是在正常範圍內的,不會影響正常生理功能,這得益於盆腔內支持結構的功勞:受韌帶,筋膜,肌肉的牽制,比如:主韌帶,圓韌帶,闊韌帶,卵巢固有韌帶,骶韌帶等,一端連着器官,一端連着盆壁 骶椎戓其它結構,制約着這些器官的活動;盆底的三層肌肉也不閑着,象一個網兜樣兜着這些器官,不讓下墜;以及各種筋膜的覆蓋連接,有張有馳,鬆緊有度,讓盆腔內各組織器官形成一個整體,井然有序,和諧統一,各自發揮着自己的作用,保證正常功能不受影響,不出現問題。
產後為什麼會產生壓力性尿失禁呢?這多半與孕期子宮增大,長期牽拉或壓迫周圍結構有關。首先,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孕期是個漫長過程;其次,正常非孕期的子宮:壁厚腔小,重量約50-70g,長徑約7-9cm,寬徑約4cm,厚度約2-3cm,容量約為5ml;在妊娠期,隨妊娠進展,胎兒、胎盤以及羊水的形成與發育,子宮體逐漸增大,至妊娠足月時大小約35cm×25cm×22cm,容量約5000ml,是非孕期的500-1000倍。可想而知,增大的子宮能不對周圍結構產生影響嗎?事實上,產後的子宮以及周圍的韌帶,筋膜,肌肉變得相當鬆弛,對膀胱 子官 直腸的固定保護作用就大折扣,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的膀胱 子宮 直腸很容易發生位置改變,甚至脫垂;而且因為長期牽拉受壓,勢必會導致韌帶 筋膜 肌肉的功能減退;如果不懂得產後保養,功能鍛煉,就會落下病根,輕者引起壓力性尿失禁,重者還會導致膀胱 子宮或直腸脫垂,後果不堪設想。
怎麼知道自己是否遺留有盆底肌功能不全或障礙的後遺症呡?首先,回顧下自己有沒有那方面相關癥狀,比如:不能控制尿尿,老愛上廁所,有時一個咳嗽,一個噴嚏,就把尿一帶出來了,小腹墜脹等;其次,自我感知一下盆底肌的力量,比如:縮陰 縮肛是否有力,尿尿是否可控等。再次,可通過會陰部超聲檢查來評價盆底肌功能。現在這個技術很成熟,主要是通過對三腔室結構的動態觀察,了解膀胱 子宮 直腸的位置,通過測量膀胱殘餘尿,宮頸擴張度,尿道傾斜角,逼尿肌厚度等,推測盆底肌的功能受損情況。盆底超聲檢查是產後女性不錯的選擇。
有產後盆底肌功能障礙怎麼辦?患有盆底肌功能障一定很鬱悶,很苦惱,甚至難以言齒,所以端正態度,勇敢面對就顯得尤為重要,不要因為害羞或尷尬,不敢就診,一定要找專業醫師去評價,是哪裡出現問題?有沒有脫重?嚴不嚴重?等,再針對性地制訂治療措施和康復辦法,是手術?還是功能鍛煉?現在象凱格爾運動,縮肛,腹式呼吸等都是很好的方法,但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如何預防盆底肌功能障礙?首先,在思想上要重視產後恢復。孕期是個極大消耗的過程,很多人只重視營養,卻忽視了產後主動恢復。產後很多組織器官,包括其支持結構都有不同程度的消耗和損傷,需要一個修養和主動恢復過程,既不能操之過急:過早地勞累,使盆底肌受損加重,也要適當地主動有意識地從事一些活動或鍛練,避免盆底肌功能退化。其次,多了解和掌握產後恢復知識,不急不躁,按部就班地付諸行動。既不能輕視產後恢復,也不用過分擔心,沒必要背上很大的思想包袱。其實,人體的修復代償功能很強,只要方法得當,實施得體,就不會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