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回应60岁老太凌晨三点打游戏:他人代过人脸识别?你怪我?

9月9日,关于60岁老人凌晨三点排位一事,腾讯回应称:关于网传图片“60岁老人凌晨三点排位”一事,我们高度关注并迅速开展了核实工作,经过近3天的筛查比对,最后成功锁定到1个游戏账号。

该账号曾屡次被判定为疑似未成年人操作,前后共计通过17次人脸识别,同时系统反馈结果比对公安数据源均保持一致。至于是否属于 ”他人代过人脸“无法判断,如属于“家长代孩子过人脸“,希望家长提高警惕,不要被骗刷脸。

9月6日晚,针对央视报道“花33元租号打2小时王者荣耀”,微博认证为官方微博的腾讯游戏发布消息称,账号租卖严重破坏游戏实名制和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截至目前,腾讯已向超过20家账号交易平台和多个电商平台起诉或发函,要求停止相关服务。

17年,家长抱怨孩子总是玩游戏,好的,国家帮你出个“实名认证”系统。然后呢?

19年,家长抱怨孩子总是玩游戏,好的,国家帮你出了更严格的”防沉迷系统”。然后呢?

21年,家长还是抱怨孩子总在玩游戏,好的,国家帮你直接限了孩子的游戏时间,然后呢?

孩子去买号了,好的,游戏公司帮你管制这些无良商家。然后呢?孩子用奶奶的身份证进行人脸识别了,好的,游戏公司帮你核实,提醒你警惕被骗,不要替孩子刷脸。然后呢?就差骑你脸上跟你说自己的孩子自己管了!

从今年三月到现在,该账号被怀疑是未成年人操作,前后十七次触发并全数通过了人脸识别系统。十七次啊,全数通过啊。

说一个很严肃的事情,六旬老太凌晨三点排位还拿五杀,其实多少有值得怀疑的地方。但同时,原新闻中的凌晨三点过人脸验证一事,又让这个事扑朔迷离起来。我们先假设这个事情是未成年人用了老人身份证。

假如真是老太孙子打游戏,那么老太愿意给孩子在凌晨三点过人脸验证,这个事就不再是游戏的事了。凌晨三点打游戏,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的确不是“合理健康游戏”的范畴。

出于立场的不同,在教育孩子这个事情上,明明是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应该负责的事,但种种现实原因,都在对孩子空余时间娱乐项目上推卸责任,家长说忙没空管孩子,学校怕出事不敢组织课外活动,社会整体又因为未成年人没有经济独立权而刻意忽视未成年人的声音。于是责任推来推去,游戏就是最好的背锅者,当然不是说游戏无辜,但在这些事情上,本该发挥主要作用的几方都没有发挥适当作用。

家长正视孩子的娱乐需求并进行适当引导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要不不正视孩子的娱乐需求也不给高质量替代品,要不就彻底不管,尤其是隔代带孩子的,过于溺爱放纵。

不少家长有个非常双标的行为:平时不让娃们玩游戏,一旦大人聚会,孩子呆不住了要吵要闹,兴致正浓的家长们不少都会掏出手机“喏喏喏,给你玩会儿手机,一边儿等我,别吵!”于是皆大欢喜,娃们捧着手机愉快地推水晶吃鸡,大人们举着酒杯开心地撸串吹牛。

也就是说,这个事如果真是孩子用家里老人身份信息的话,真的很有必要考虑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十七次人脸验证全数通过,这对于被禁止侵犯隐私不偷偷打开前摄的游戏app来说,已经是尽力了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