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这一赛道上,谁跑得快谁就掌握了话语权。对此美国一定深有体会,由于率先爆发了工业革命,美国在多个科技领域领先全球,制定了很多行业标准,专利费赚了一茬又一茬。而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则深受其害,饱尝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滋味。
人有我有,说话才硬气!以中国为例,进入21世纪以后开始在科技领域发力,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在一些领域上赶超美国,比如杂交水稻。11月2日,袁隆平院士又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再创新高!“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袁隆平院士的话底气十足。
不仅如此,中国在某些科技领域的成果开始领先全球,5G通讯技术就是典型的例子。以华为、中兴为首的中国通信企业从90年代左右开始追赶,经历了1G空白、2G跟随、3G参与、4G并跑之后,终于在5G时代实现领先。截止到今年6月份,华为和中兴拥有的5G专利数量分别是3147件和2561件,占全球总数的34.3%,比全美科技巨头加起来的总数还多。
这让美国坐不住了,1G-4G一路遥遥领先,没想到在5G时代折戟。任正非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大方承认:华为5G设备领先全球12-18个月。情急之下,美国只能升级制裁令,切断华为自研芯片和购买芯片的路径。不过这并不能改变什么,在5G方案上错误选择毫米波的高通,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而美国没有想到的是,中国近日又有一个科技成果领先全球。据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教授传来一个好消息,由潘建伟带队的中国小组与德国、意大利共同研究的量子计算机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已经成功模拟了量子电动力学方程施温格模型,实现人类历史上零的突破。
那么问题来了,量子计算是什么,有什么用?
传统的计算机语言只有0和1,由于只有两位运算,在处理一些复杂的运算时,效率往往不会太高。而量子计算通常可以控制更多的运算格点,以潘建伟教授研发的这台量子计算机为例,它可以控制71个格点,你可以把它简单理解为71进制的计算。与二进制相比,每增加一个运算位,计算能力就会有指数级的增长,效率大大提高,对很多科研项目来说意义重大。
量子计算机研究的突破,连美国的科学家都在社交媒体上连连称赞,毕竟美国研究了这么多年,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可以说,中国在量子计算机领域的领先,比中国5G的优势还大。
几十年来,中国科技领域不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离不开一代代科学家的埋头苦干,像两弹一星钱学森,载人航天孙家栋等等,中国人不断向世界证明自己的实力,向科学家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