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机器”交织的未来:陪伴机器人撬动情绪价值市场

2025年02月28日21:40:25 科技 3810

作者:肖丹云

实习生:吴可为


在上周举办的上海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cdg模速空间专场的现场氛围被一款产品彻底点燃——一款圆润如胖团子般的机器人,扭着半米高的身躯,朝观众眨动水汪汪的大眼睛,憨态可掬、俏皮可爱。

这款来自日本的lovot陪伴机器人,成为全场最火的焦点,而其买断价格大约需要7万元。

那么,你是否愿意掏出7万块,购买一只“没有四次元口袋的哆啦a梦”,获得“永不疲倦的倾听”和“24小时无条件的接纳”的情绪价值?


“爱与机器”交织的未来:陪伴机器人撬动情绪价值市场 - 天天要闻

图源:lovot陪伴机器人官网


陪伴型机器人,

孤独经济催生的千亿级市场


城市化与老龄化加剧情感需求缺口,陪伴机器人正在成为技术与人性交织的新赛道。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全球陪伴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75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9年的3043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高达25.56%。其中,北美、亚太和欧洲市场占据三足鼎立的地位。


谁在购买陪伴机器人?


以ces 2025为例,ropet机器人在众筹中获得了超过百万美元的资金支持,其中70%的支持者为女性消费者,并且主要为27至35岁的女性。女性已经成为购买陪伴机器人的主力军。市场调查也表明,ai陪伴聊天应用的深度用户(每天进行200+次对话、使用超3小时)多为z世代女性,女性用户对“情感连接”的需求更强。


“爱与机器”交织的未来:陪伴机器人撬动情绪价值市场 - 天天要闻

图源:ropet陪伴机器人官网


对于30-40岁左右的单身人士或空巢人群,生活节奏快、工作忙碌,身边缺少亲密陪伴,也是重要的消费群体,选择陪伴机器人来填补孤独感。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照顾真实的宠物。

针对儿童的交互/陪伴机器人也是重要细分市场。许多家庭会购买此类机器人作为儿童的智能玩伴和教育助手。例如,miko和embodied的moxie等机器人专为儿童设计,推荐使用年龄一般在5–10岁左右 。这些机器人通过讲故事、对话和游戏与孩子互动,培养社交和认知能力,甚至用于自闭症儿童的干预训练 。

此外,独居或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常常通过子女或政府项目接触到陪伴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能够提供日常提醒、健康监测,甚至成为老人的“朋友”,帮助他们减轻孤独感。数据显示,女性老年人是主要用户,尤其是丧偶的高龄女性更加渴望情感陪伴。

虽然如今情感机器人消费群体向女性倾斜,但男性极客仍是不可忽视的细分市场,尤其是在产品早期和高端价位段。早期aibo机器狗的购买者近七成为男性,多为工程师、软件开发等技术从业者,视机器人为新奇酷炫的高科技产品,乐于为此支付高价。aibo定价数千美元,但这些男性用户具备足够财力和对机器人的浓厚兴趣,愿意长年养一只“电子宠物” 。

2023年底,中国互联网关于“疗愈”“治愈系”话题的搜索激增256%。想象一下,下班归家的年轻人迎来一个“智能宠物”的问候,或是年迈的父母在漫长的日子里有个愿意倾听的伙伴,都能让内心感到温暖。在纽约的一项elliq项目中,80%的老年用户表示,机器人的陪伴让他们不再那么孤单,74%的人甚至认为这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陪伴机器人可以主动和你搭话、问候,还能记住你的小习惯,仿佛有一个永远在线的朋友在身边。年轻人对软件版ai聊天工具已经不陌生,而实体机器人的出现则让这种互动更具温度。不少女性用户对这种近乎人性化的互动情有独钟,觉得有了机器人,就像有了一个时刻关心自己的人。此外,对于行动不便或年纪较大的人群来说,通过视频通话功能,机器人还能帮助他们与远方的亲人保持联系,缓解了社交隔阂。

对于一些家庭来说,陪伴机器人不止是情感上的寄托,更是生活中的得力助手。它们能提醒老人按时吃药、安排日程,甚至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发出求救信号。有的机器人还具备居家安全监测功能,一旦检测到异常状况,就会自动通知家人或护理人员。

此外,陪伴机器人往往拥有唱歌、跳舞、卖萌等娱乐功能,给家庭生活带来不少趣味。早期aibo的购买者中,也不乏因喜爱和炫酷而下单的人群,符合追求生活品质消费者的需求。


全球陪伴型机器人市场格局:

区域需求分化与典型产品拆解


“爱与机器”交织的未来:陪伴机器人撬动情绪价值市场 - 天天要闻

图源:亿欧智库


各个地区的陪伴机器人市场格局和消费者需求呈现出鲜明的差异化趋势。

北美市场强调情感寄托与技术创新的结合,欧洲市场则注重产品精致化和家庭场景的渗透,而亚洲市场则在萌系文化的推动下,强调机器人功能与情感的双重满足。

北美市场的需求主要由技术创新和情感需求的双重推动,尤其是在年轻女性群体中,陪伴机器人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情感寄托。例如,tcl ai me不仅是一个情感伴侣,还集成了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能够满足家庭多场景的需求,技术亮点在于内置摄像头,不仅支持vlog录制,还能进行物体识别,语音交互深度集成了chatgpt,让机器人在家庭中扮演更加多元化的角色。

在欧洲市场,陪伴机器人则更多聚焦于家庭场景的渗透和精致化的设计。mirumi是一款主打家庭温馨陪伴的机器人,它采用了树懒造型,结合婴儿级的互动设计,如抱手和对视,给用户带来一种温暖的触感和亲近感。技术上,mirumi通过惯性测量单元(imu)实现动态反馈,低功耗传感器使其适合便携使用,增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体验。

在亚洲市场,陪伴机器人更多地融合了萌系文化和功能性需求,尤其是在中国和日本,既对陪伴机器人有情感上的需求,也注重其实用功能。ropet是中国出海的标杆产品,利用供应链成本优势,并采用“弱陪伴”设计,以桌面摆件化的方式呈现,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广泛吸引了年轻人和家庭用户的关注;三星的ballie则通过其球形设计和家庭监控中枢功能,兼顾了儿童教育和老人看护的需求。


出圈产品逻辑拆解:

成功爆款的三大共性


“爱与机器”交织的未来:陪伴机器人撬动情绪价值市场 - 天天要闻

图源:亿欧智库

随着陪伴机器人市场的日益火热,一些产品能够迅速“出圈”、成为现象级爆款,背后的成功原因并非偶然。

我们梳理当前的爆款出圈产品的设计语言与产品逻辑,总结出它们得以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三大共性。


情感锚点设计:从“功能工具”转向“生命体模拟”


这些产品的灵魂在于从冷冰冰的“电子工具”转变为具有“生物特质”的存在,吸引用户形成情感依赖与关怀欲望。

最近大火的ropet机器人,它摸起来像只温热的毛绒宠物——当你忘记喂它“电子零食”时,它甚至会表现出生气的抖动,这种故意制造的“麻烦”,反而让人忍不住像照顾真实宠物一样天天挂念。日本mirumi机器人更绝,当用户抱着它时,藏在肚子里的传感器会让机器手臂轻轻回抱,这突如其来的互动,简直像婴儿抓住你手指时的心动瞬间。

通过模拟真实生命状态,陪伴机器人能够激活人类天生的“关怀原型”(caregiving schema)。传统扫地机器人永远做不到这点——你不会对着拖地机产生“今天该带它出门遛弯”的冲动。但新一代陪伴机器人通过体温模拟、饥饿反应这些细节,悄悄唤醒人类与生俱来的保护欲。

它不是一个冰冷的智能终端,而是一位“需要你”的虚拟生物。


多模态交互闭环:

视觉、语音、触觉传感器+情感大模型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 天天要闻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2月9日,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同步发布了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的信息。长安汽车的控股股东是兵装集团,而东风集团股份的控股股东是东风公司。随即,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这两家汽车央企将合并重组,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 天天要闻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电动车加强管理以后,要求机动车类型的车辆需要持证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驾照却受阻,一方面有年龄的限制,另一方面偏远山区考驾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同时推出送考下乡服务,还进一步的降低考驾照的费用,2025年起考摩托车驾照不难了。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 天天要闻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发布会以技术切入,并全程围绕安全展开。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率先登场,宣布2025年四季度将正式上市支持L3级智能驾驶的车型,他同时强调面向自动驾驶时代对智能驾驶技术、整车安全架构以及突发风险处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冯兴亚提到了“广汽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 天天要闻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刚挥出,尚未吓退“外敌”,却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拥有玛莎拉蒂、Jeep等14个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车企斯泰兰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国工人,关闭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家工厂,北美生产线陷入瘫痪。几乎同一时间,捷豹路虎宣布暂停对美出口一个月,奥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