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至27日(腊月廿三至廿八),广州高快速路迎来节前离穗高峰。1月22日,广州交投集团大广高速(粤境段)车流更是超16万辆,创开通后非节日免费期间的日车流量新高。
高速路如何保畅保安全?记者从广州交投集团广州高速运管了解到,其所辖机场、机场第二、花莞路政大队在2025年春运期间充分借助新技术、新设备、新工具的力量,全面提升现场作业、便民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智能预警反光锥首次投入使用
2025年春运期间,广州高速运管在辖区路段首次投入使用智能预警反光锥,为广大司乘人员的出行保驾护航。
据介绍,智能预警反光锥是一种集高强度主动发光和声音于一体的新型交通安全设施,在保留传统锥桶反光效果的基础上,创新增加了led条形爆闪灯组及高音定向扬声器,该反光锥能够通过警示语音播报、实时语音录制、警报提示及爆闪灯警示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提醒过往司乘人员注意安全。
路政大队在辖区路段共计投入40个智能预警反光锥作应急处置使用
“在夜间、易疲劳时段等重点时期,通过对驾驶员的视觉和听觉的强烈刺激,有效预防疲劳驾驶,提前警示潜在危险,极大地提高了在重点路段、恶劣天气以及夜间作业等不利条件下的作业安全保障,为广大司乘创造了一个更加安全畅通的出行环境。”广州高速运管相关负责人介绍称。
“无人机+”巡控模式提升异常事件发现率
面对广州及周边各出城高速路网迎来的车流高峰,为提升异常事件的发现率和处置率全面保障司乘人员出行安全、畅通,机场、机场第二、花莞高速公路路政大队联合辖区交警,充分发挥路警联勤机制,结合车流研判分析情况,共同提前谋划部署,引入“无人机+”巡控模式,以空中视角快速发现为抓手,通过无人机机载高分贝喊话器,对轻微交通事故、车辆违停、车道管控等事件进行喊话指引,引导现场事故车辆快速撤离事故现场。
路政人员使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巡查
如发现事故车辆不能移动时,通过喊话指引现场司乘人员移动至安全区域等待救援,同时调度后方路政、拯救快速前往现场作业;如出现车流剧增的情况,无人机巡控小组将提前预判,并与现场交警进行沟通,得到允许后立即通过语音提示指引车辆借用路肩行驶,提高通行效率,从而实现及时发现、迅速响应、快速处置的效果。
移动工具库,便民保平安
为进一步扩大便民服务面,解决公路上常能遇见各类安全隐患问题,提升工作效率,机场、机场第二、花莞高速路政大队开展系统性设备操作培训,配备功能齐全的简易救援“移动工具库”,包括电动千斤顶、移车器、电锯、便携式投掷灭火器、应急电源等,助力司乘解决出行途中常见的难题。
路政人员利用油锯快速清理拦路树木
路政人员使用电动千斤顶帮助司乘人员更换轮胎
陈师傅的车辆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爆胎,正在巡查的路政人员发现后拿出电动千斤顶和充气设备帮助出手相助,仅仅用了10分钟就把轮胎换好。近日中午,高速上有树木倾斜横卧在应急车道上,部分树枝延伸到了行车道,过往车辆纷纷减速避让,存在极大安全隐患。路政人员做好现场防护后,立即从“移动工具库”中取出油锯对倾斜树木的枝干进行修剪和切割,养护部门则在一旁协助清理,三下五除二便把枯枝处理完毕,现场交通流也恢复正常。春运期间,“百宝箱”为许多司乘提供了及时帮助,快速解决受困车辆、路面隐患对道路安全畅通的影响。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卢梦谦 通讯员:黄晓君、卓金虎、邓冠维、江志彬、伍家荣、张耀华、卓金虎、熊国防 、李锐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廖黎明、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