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存漏洞?“刷脸”支付真的安全吗?

2025年01月21日15:10:32 科技 4340

微信支付存漏洞?“刷脸”支付真的安全吗? - 天天要闻

据正在新闻消息,1月12日晚6点48分,贵州网友张兰(化名)微信收到“到店刷脸支付开通成功”和“微信支付成功”的通知。随后张兰发现,她被陌生人在安徽亳州微信刷脸成功支付106.64元。收款方为“金色华联亳州万达广场店”,支付方式为刷脸支付。

微信支付存漏洞?“刷脸”支付真的安全吗? - 天天要闻

图源:光明网

收款商家表示确有此事,“那个人结账时不仅刷脸成功,还输入对了手机后四位。”

张兰看商家监控后发现,刷脸人与自己长相并不相似;同时张兰表示,手机号是在学校办理,没有更换过,也没有开启过微信到店刷脸支付功能。

张兰向微信支付提交被盗申赔,也在亳州当地报警。1月14日,20点53分微信支付官方将被刷钱款退还用户。

对此,腾讯回应中国城市报表示:“用户付款流程通过手机号、人脸识别双重核验,具体情况正在沟通核实,为避免用户损失,已先行全额补偿。微信刷脸技术会根据用户风险评级,加强支付时身份认证,保障用户资金安全。也提示大家保护好个人信息,如遇到类似情况,请随时联系微信支付客服团队,我们会全力协助解决。”

“刷脸”支付,可能泄露个人信息

在书页大小的屏幕上选好商品,看向屏幕上方的摄像头,绑定支付宝账号,取用商品后柜门关闭,机器则自动结算……全程不到十秒。

微信支付存漏洞?“刷脸”支付真的安全吗? - 天天要闻

图源:上观新闻

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的普及程度日益提高,其应用领域也在持续扩大。尽管它为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个人信息采集和使用问题也引发各界关注。去年7月,曾有媒体报道,地铁、校园等公共场所的部分自动售货机存在过度采集个人信息、诱导使用“刷脸”支付的情况。

不少人担心,属于敏感个人信息的人脸信息等,一旦泄露,会带来身份盗用、信任危机等问题。

上海为个人信息上好“安全锁”

针对消费领域“刷脸”应用较为集中的情况,去年,上海开展了“亮剑浦江•2024”消费领域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专项执法行动,明确提出公共场所“不刷脸为原则、刷脸为例外”的目标,对体育、零售、文旅、培训、物业和重要场馆等高频率应用场景开展集中整治,着力规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场景,推动企业主动履行人脸信息保护义务,进一步提升全社会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上海市委网信办网络执法监督处副处长吴宏鸣表示,上海要求公共场所人脸识别设备做到最小范围“用”、最小范围“存”。

“全面排摸人脸识别应用场景,推出有关行业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正面清单’,强化企业合规指导;同时,依法依规严厉惩戒侵害消费者和用户人脸信息权益的违法行为,规范人脸识别技术运用管理,推动企业主动履行人脸信息保护义务。”吴宏鸣介绍。

日常“刷脸”应谨慎

“消费者在日常消费过程中应谨慎‘赏脸’,做到‘非必要不使用、非必要不提供、非必要不许可刷脸’,切实维护好自身个人信息权益。”《法治日报》专家库成员、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苟博程律师表示。

2023年8月,国家网信办发布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到,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必须遵循“最少使用”和“最小存储”的原则。

苟博程律师认为,当下许多自动售货机和自助收银台存在过度索取个人信息的情况。这种行为明显超出了提供产品或服务所必要的范围,且未充分告知用户信息处理的具体目的和方式,涉嫌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采取诱导、以及优惠的方式吸引用户选择刷脸支付,实际上限制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还可能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陈端教授认为,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一种生物识别手段,因其便捷性和高效性,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场景中。然而,随着技术的普及,也带来了许多安全和隐私问题,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屡禁不止,利用ai换脸技术进行的犯罪活动也不断发生。企业在推广人脸识别技术时,往往出于商业利益和便捷性的考虑,但如果忽视了技术背后的安全隐患和个人隐私问题,那么就有可能为犯罪分子提供便利条件。因此,非必要情况下不要进行人脸识别。而必要情况下进行人脸识别时,企业有责任确保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和合法性,加强对数据的保护和管理。

业内人士提醒,个人应管好人脸信息采集识别的“入口”。对任何收集生物信息的场景均应高度警惕,不随意提供包含个人面部、指纹或掌纹等信息照片;身份鉴定需上传手持身份证照片和视频的,应确认真实用途;访问认证尽量选择人脸识别与账号或密码保护搭配的方式,提高认证权限和复杂程度;非必要场景拒绝强制人脸识别。

■综合自正在新闻、上观新闻、法制网、央广网

■编辑:巩静、越玥、张阿嫱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65亿美元芯片收购案,遭美国二次调查 - 天天要闻

65亿美元芯片收购案,遭美国二次调查

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综合 美国FTC对软银收购Ampere展开深度调查。 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就软银拟收购 Arm 服务器处理器厂商Ampe....
DRAM市场,将创新高 - 天天要闻

DRAM市场,将创新高

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综合 传统通用型DRAM和服务器高价值DRAM量价齐升双重驱动,2025年DRAM市场有望创新高。 根据CFM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
国产晶圆代工,市场巨变! - 天天要闻

国产晶圆代工,市场巨变!

未来十年,将是晶圆代工业的关键转折期。 这一判断,在近期一组数据中得到了清晰印证。根据 Yole Group 的最新报告,中国大陆有望在 2030 年超越中国台湾,跃居全球最大半导体晶圆代....
像卖车一样卖机器人?机器人体验店迎来爆发潮 - 天天要闻

像卖车一样卖机器人?机器人体验店迎来爆发潮

变现是目前人形机器人最大的问题。为了提高销量,更快形成社会氛围,拉动人才集中,业内诞生出多个全新思路。其中,集中展示4S店以及比赛,无疑是近期人形机器人行业关注的焦点。本文盘点了近日出现的4S店新模式▍具微科技(机器人4S店)6月30日,杭州迎来全国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的开业。这个由具微科技打造的具身智能...
79元,小米刚上架的这服务,真的太爽啦 - 天天要闻

79元,小米刚上架的这服务,真的太爽啦

虽然今天比较受关注的,是小米1999元/月租金的「小米青年公寓」。但机哥还是想提醒一波。手持小米老机型的机友们,要是电池健康度已经掉了很多、又或是觉得手机续航不太够用。可别错过小米今天开启的「七月服务周」活动。活动时间是7月1日10点-7月
“全球Z世代创未来”:“上海·未来城市”全球创意作品征集 - 天天要闻

“全球Z世代创未来”:“上海·未来城市”全球创意作品征集

上海的未来是什么样子?让青年人来说,才算数。无论你来自哪里,带着怎样的故事,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只因上海,从来不只是一座城,更是无数梦想的交汇点。用年轻的方式,去看见这座城市的无限可能吧。一则视频,一张照片,一幅插画,甚至是一行代码……你的创意,将成为链接世界的桥梁;你的表达,将定义...
行进中国丨重庆汽车产业向“新”而行 - 天天要闻

行进中国丨重庆汽车产业向“新”而行

这座超级工厂内,1600多台智能终端、3000多台机器人协同运作,实现了焊接过程自动化率100%、喷涂自动化率100%、全自动智能伺服压机线自动化率100%,满产后下线一台车最快仅需30秒。
微信朋友圈有变动!网友:最讨厌的功能终于取消了 - 天天要闻

微信朋友圈有变动!网友:最讨厌的功能终于取消了

1日有网友发消息称微信最新版本可以关闭共同好友点赞提醒了开启这项功能后,共同好友对你互动过的朋友圈进行点赞或评论时,系统不再推送红点提醒,但仍可在消息列表中查看,也就是共友互动时就不再通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