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教父,卖课卖了一个亿?

2024年02月20日23:25:34 科技 1476

今天看到一张图很有意思,就是这张

中国AI教父,卖课卖了一个亿? - 天天要闻

美国的AI教父,Open AI的创始人山姆·奥特曼,很多人都认识。

中国AI教父,右边这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很多人还不了解。

简单介绍一下,李一舟,清华博士,知识付费大手子,前两年他在抖音上做的一舟一课,是当时的爆款课,一年卖了几千万

自从ChatGPT出现之后,他卖人工智能课,又是大爆款,199 的课光在抖音上25万成交量单一课程近五千万成交额。

中国AI教父,卖课卖了一个亿? - 天天要闻

光上面这俩就一个亿了。

还有视频号,小红书的销量没统计进来呢。

在买了199之后,李一舟还有1980的进阶课,你用他的软件,还要从他那买Token(算力)给你,后续充值这都无法统计。

说李一舟全中国在AI上赚钱最多的人,都保守了。

很可能,全中国所有做AI的公司,加在一起赚的利润,注意,是利润,没他一个人多。

很多人也拆过李一舟的课程,认为课程水,有人说他是割韭菜。

实话说,我也研究过李一舟,我从人家身上学到很多优点。

真不是黑。

首先,李一舟的直播水平被低估了,他是市面上最厉害的那一档。

真的,你把GPT4、Midjourney,通义、文心挂到直播间试试,看看ROI能投到2以上吗?体验分能不能维护到4.5以上100字的带图用户评价能不能有50条?

尤其他的直播话术,但凡卖东西的,都可以学学。

我给大家拆一下吧,他的销售话术分为四步:

首先,讲自己是谁?(我为什么有资格卖?)“我是清华工科清华博士,当年开过人工智能公司。”

然后,说产品卖点(买了有什么用?):“提升工作效率,帮助作图,帮助写短视频文案,做个人IP,学英语,教小孩等等。”

再,塑造这个课的价值(买到有多赚?)“我这个 199 能顶市面上几千的,你整我一个 199 就行了啊,买了一个,全家都可以学。”

最后,制造下单冲动(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还有最后10个名额”。

我看过他一小时直播,他差不多每 10 分钟就会循环一遍这个话术,就这样循环四个小时,下播。

中国AI教父,卖课卖了一个亿? - 天天要闻

你一定很好奇,他一直在说,最后几个名额最后几个名额,为啥不露馅呢?

因为他的流量主要是买来的,所以直播间都是新人,没有人会在他的直播间停留5分钟以上。

不感兴趣的,划走了,买了的,也不会继续看下去。

所以他这套话术能永远循环下去。

他才是把直播玩明白了。

比比天天跟大家唠嗑,写文章,大伙儿经常来瞅。有一天跟大家分享,有个什么东西真不错,如果大家信任我,下单。

这是 IP 的逻辑

但李一舟不是IP逻辑,是流量逻辑。

只要遵循这个公式

产品成本+售后成本+投流成本+平台扣点<售价

就可以无限从市面上获客。

我举个例子,假如说比子卖自己的高清大脸照片,199。

先花30块钱P图和瘦脸,再用20解决退款和售后,再把自己的大脸标价199。

最后从平台那里买用户,哪怕我花100元买来一个客户,扣掉成本,我还能净赚49。

这里就不得不说,李一舟的第二个核心能力了,投流。

即,向视频号、抖音、小红书这样的平台买流量,买用户的能力。

很多人都不知道,投流,是在互联网做生意的核心能力。

比如我们之前介绍过的短剧,90%的成本都是投流,所以投流水平就至关重要了。

一方面,你投给什么标签的人,转化率高?(为了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

什么时间段投,转化的人群更多?(为了增加直播间的效率)

投流后台,有几百上千个地方要勾选,外行人根本看不懂。

中国AI教父,卖课卖了一个亿? - 天天要闻

抖音的千川投放后台

也正是因此,大的直播间,短视频都要配专业的投手,

李一舟的投流水平非常高,而且他也善于研究新的工具,朋友圈投直播间,这个功能刚上线,他就用起来了,几乎是最早用上这个功能的人。

中国AI教父,卖课卖了一个亿? - 天天要闻

最后一点,也是学不来的,就是李一舟真的很勤奋。

李一舟几乎每天在视频号、抖音、小红书,三端齐播。每次至少播四个小时,过年都不休息,我经常吃着外卖看到李一舟上线直播,卷得我浑身难受。

关键是这4个小时里,他话术是循环的,相当于每 10~15 分钟说一次重复的话,坚持一年,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我认识不少人,都对李一舟佩服的五体投地,这么有钱了还这么努力,真的是服气。

中国AI教父,卖课卖了一个亿? - 天天要闻

我为什么研究他呢?

老粉都记得在去年 ChatGPT 刚出来的时候,比比也搞了一波知识星球,当时主要是这么想的:

在ChatGPT诞生后,AI 会改变大家的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但我天天发,也有人嫌烦,况且也有很多东西,是需要付费才能搞到的,比如GPT4的账号。

所以我就搞了个知识星球,专门给大家找各种嘉宾,提供各种路子,各个行业的落地场景,各种软件的使用心得,更新给大家。

本质上也是搬运信息差, 给大家提效,省时间。

中国AI教父,卖课卖了一个亿? - 天天要闻

中国AI教父,卖课卖了一个亿? - 天天要闻

中国AI教父,卖课卖了一个亿? - 天天要闻

中国AI教父,卖课卖了一个亿? - 天天要闻

中国AI教父,卖课卖了一个亿? - 天天要闻

中国AI教父,卖课卖了一个亿? - 天天要闻

(星球内的部分精华内容预览)

但在这个星球即将到期之际,我也发现一些问题

第1️⃣工具的迭代速度太快。

比如我们一开始用SD画图的时候,还要吃显卡配置,现在连ChatGPT都能画图了。学习的还没有它升级的速度快,那学啥?

第2️⃣,很多人的问题不是不会用ChatGPT,而是用不上ChatGPT ,我又不能教上外网,咋办呢?

第3️⃣,粉丝的信息差被逐渐缩小,咱比比粉丝绝大多数,算信息比较灵通的。

当信息差提供的够多之后,我能感觉到,大家的认识水平迅速上来了,信息差已经逐渐被填起来

要进一步给大家提供信息差,比如说最前沿的AI怎么样了,我也找了北美、哈佛的PHD、大厂AI负责人来直播,但我发现大家对这种产业端的内容,没有那么感兴趣了。

知识星球官方也找过我,觉得我们去年很好的案例,新一年希望我们宣传续费,继续做下去。

但我是觉得,如果没找到能给大家提供啥新的价值,我宁愿大家别续费。

那为啥,李一舟能一直做呢?

因为他的目标不是熟人,他的用户是从市面上买来的。

他只要不断从他还没洗过的十几亿人中,筛选出目标用户人就行了。

大家觉得,他教的那些东西太基础了,但也许因为看到这篇文章的,都是高认知人群了,我们的读者大多数都在大城市,对于 AI 有认知基础了。

中国还有十多亿人,这十多亿人你不要说上外网了,可能大部分人都分不清山姆·奥特曼和迪迦·奥特曼。

李一舟的课,对他们来说,就是建立 AI 基础认知的入门课程,那人家确实也是满足了,五环外的人想要接触AI,上手AI的需求,所以人家能赚到钱。

这是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为什么李一舟能赚那么多钱?因为人家对商业想的很明白。

他一开始就不是AI创业的,他是搞下沉市场职业培训的。

中国AI教父,卖课卖了一个亿? - 天天要闻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山姆·奥特曼这样的AI教父?

实话说,中国的AI创业者过得真的不咋地,我认识一些AI创业者,每次和他们聊天,他们都哭丧个脸,进入自嘲模式

在中国AI创业的难度分为5层,可以说是,前有狼后有虎。

融资难

美元 VC 大部分退出中国了,而第一波科技企业,都是美元基金 VC 孵化起来的,美元基金一走,就没多少,愿意燃烧自己的给他们试错的人。

当年OpenAI可是靠微软100亿美金喂起来的,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都在收缩,哪顾得上这个?

获得数据难

AI要牛逼,需要喂给他大量高质量的数据。

为什么剪映、飞书的 AI 突飞猛进?因为它背靠字节的数据集,通义千问,讯飞星火的发展速度也很快,他们都背靠大厂,有强大的数据集,来喂给这个AI。

前阵子我和喜马拉雅的 AI 负责人也聊过,他们就说他们有6亿多的干音数据集,所以他们的语音AI做得也很好。

如果你是创业公司哪来这么多数据?

OpenAI一开始就和微软合作,而且还去爬了维基百科、Quora和纽约时报。中文互联网上有这么干净的数据集吗?

内容安全难

AI,相当于一个脑子里装了一大堆资料的孩子,它创作的内容不是完全可控的。

比如当年Midjourney 刚出来时,就有很多人画奥巴马抢银行的虚拟图片,还有很多人喜欢”诱拐“AI,让他搞涩涩,或者让他说一些奇怪的话等等,一个没闹好,后果都非常的严重。

收费模式不被接受

中文互联网上绝大多数的主流产品,都不是直接收费的。

大家可以想想百度的百度、腾讯,甚至字节跳动,360,他们的本质都是什么?都是广告公司啊,他们都是创造流量,获取流量,用广告向你收费。

你说李一舟收费,关键是他找到了一个大家愿意交费的点:为知识付费,这是中国人能接受的呀!

毕竟大家从小上各种补习班几千几万都交过。

但你说我付费才能用一个软件,大多数人接受不了。

我自己一个15块钱的腾讯会员,也要问斯斯有没有VIP。大家的付费习惯摆在这里,创业者改变不了。

中国AI教父,卖课卖了一个亿? - 天天要闻

还有一个终极难题,打不过OpenAI。

OpenAI的先发优势太大了,每次更新都干死一中关村的AI创业公司。

之前国内有很多做 AI 语音、 AI 生图,或者做数字人的,之前不是有家Heygen做的不错吗?就是让郭德纲说英语那个。

前阵子和喜马拉雅的AI负责人聊了,发现,技术完全不是门槛,而且他有更多的数据,降维打击Heygen了。

前阵子看剪映一更新,更夸张,10 秒钟的语音,就能做一个你的语音分身,而且已经上线了,又降维打击了,难怪抖音CEO张楠都跑到剪映去,全力做AI了。

以后剪映比抖音还牛逼,都有可能。

剪映很牛逼了吧?更厉害的还有OpenAI,前两天一抬手,把之前 Runway、Pika的文生视频能力,从3秒扩展到60秒。

Runway和Pika已经是国内很多AI创业者,难以望其项背的创业公司了,

但是遇到 OpenAI ,也是婴儿车对上泥头车的水平。

所以你想想在国内真做AI 创业真的是一上来就和灭霸对打,不如做信息差生意。

我当然也希望上很多价值,说我们需要自己的山姆·奥特曼。

但你是我的朋友,为你好,我建议你去填信息差。

这是最简单,最直接,最健康的商业模型闭环,竞争小,交付清晰简单,不靠融资养,没有坐牢和破产的风险,现金流还健康。

而你要去做AI 创业,简直顶着刀山火海前行,没有融资,没有数据集,用户没有付费习惯,还要面临 OpenAI的竞争,甚至有人身安全风险。

真的是有执念的人,或者说,傻子,才做。

国内AI最能赚钱的是李一舟,是有原因的,人家把商业玩得很明白

与把脑袋拴在裤腰带,赚卖白菜的钱,不如安安静静,向下沉人群卖信息差赚钱,还不用操那么多心。

这不仅是一个现实,也能给大家在这个环境下,赚钱一些启示。

最后,我想起来小学一篇文言文,叫《晏子使楚》

齐国的大使晏子出使到楚国,楚王请他喝酒,这时候钦差押着一个人上来,楚王拦住说是干嘛的?

钦差说是一个齐国人偷东西。

楚王就问晏子,齐国人爱偷东西么?

晏子回答:橘子树在淮河南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就是因为水土条件不同,这个人在齐国不偷东西,为啥到楚国就开偷了?是不是楚国的环境让人偷东西啊?

楚王:乌鸡鲅鱼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特斯拉中国宣布:涨价 - 天天要闻

特斯拉中国宣布:涨价

(文/观察者网周盛明 编辑/高莘)2025年7月1日,特斯拉中国宣布,Model 3长续航全轮驱动版车型售价上涨1万元,至28.55万元。 特斯拉中国 在涨价的同时,该车型的续航和加速得到了提升——CLTC续航由713km提升至753km,百公里加速时间由4.4秒提升至3.8秒。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Model 3的其他两个版本售价不变。Model 3后轮驱.
储能与锂电领域动态频出:巨头竞逐、项目签约与跨界调整并行 - 天天要闻

储能与锂电领域动态频出:巨头竞逐、项目签约与跨界调整并行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期,储能与锂电领域动态不断。阳光电源(300274.SZ)与宁德时代(300750.SZ)围绕第三代储能电芯定义权展开激烈争夺。6月,阳光电源发布搭载684Ah电芯的新款储能系统,电芯由欣旺达供应;宁德时代宣布587Ah电芯于4月投产。当前储能行业处于二代向三代电芯过渡期,二代容量为314Ah,两大阵营分化明...
亚马逊CEO:生成式AI或致员工数量减少,但也将带来新机遇 - 天天要闻

亚马逊CEO:生成式AI或致员工数量减少,但也将带来新机遇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亚马逊CEO安迪·贾西周一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推出,意味着公司未来或需更少员工完成计算机可处理的工作,如同每次技术转型,一些工作将因自动化而用人减少,但也会有新工作产生。东方IC尽管人工智能会消除部分职位需求,贾西称亚马逊仍会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招聘更多员工。不过,本月早...
25万起售的小米YU7,三分钟大定20万台,数据是真的吗? - 天天要闻

25万起售的小米YU7,三分钟大定20万台,数据是真的吗?

相信这几天小米YU7的火爆程度大家都看到了,这款车发布后开启预定,打开预定通道后不久,小米官方就公布了一个数据,3分钟大定超20万台。没过多久,小米官方又公布了一个更炸裂的数据,小米YU7在1小时内,大定已突破289000万台。
邹晖出任格力集团董事长 - 天天要闻

邹晖出任格力集团董事长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珠海格力集团官网更新信息显示,邹晖已正式出任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公开资料显示,邹晖于1982年生,本科学历。邹晖曾担任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农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后转任珠海市国资委副主任。此次调整后,格力集团领导班子为:邹晖担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轶任党委副书记、董事、总裁,吴...
【产业互联网周报】阿里合伙人名单最新变动:9人已退出;美团在AI投入超百亿元;黄仁勋:机器人技术是芯片制造商继AI之后的最大机遇 - 天天要闻

【产业互联网周报】阿里合伙人名单最新变动:9人已退出;美团在AI投入超百亿元;黄仁勋:机器人技术是芯片制造商继AI之后的最大机遇

图片系AI生成【产业互联网周报是由钛媒体TMTpost发布的特色产品,将整合本周最重要的企业级服务、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的前沿趋势、重磅政策及行研报告。】国内资讯北京经信局:北京累计备案上线大模型132款,全国占比35%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维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