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300万销量目标冲刺,比亚迪即将又有“大动作”!

2023年10月18日09:48:07 科技 3171

毫无疑问,比亚迪是这两年最炙手可热的汽车品牌。2022年,集团年度销量超186万辆,同比增长152.46%;2023年1-9月份,累计销量为2079638辆,同比增长76.23%。而按照年初规划,比亚迪要在2023年全年实现300万辆的“小目标”。

向300万销量目标冲刺,比亚迪即将又有“大动作”! - 天天要闻

整个2023年,针对现役车型推出冠军升级版是比亚迪提升销量的最重要手段,而从市场来看,王朝和海洋系列冠军版也确实没有让用户失望,插混/纯电、轿车/SUV,乃至腾势家族的月销数据都稳步增长。当然,清醒一点说,虽然第四季度是传统的车市旺季,但比亚迪要用3个月/90天消化掉剩下的“100万辆”销量,压力还是有点大。

向300万销量目标冲刺,比亚迪即将又有“大动作”! - 天天要闻

好在,冠军版并非比亚迪汽车提振销量的唯一手段。2023年内上市诸多新品,例如20万级插混B级车——海豹DM-i,有望在年底通过终端政策进一步刺激销量;此外,第四季度比亚迪还将推出王朝系列的杀手锏——宋L,还是方程豹品牌首款硬派越野——豹5,将为品牌的“300万小目标”再添把火。

向300万销量目标冲刺,比亚迪即将又有“大动作”! - 天天要闻

产品层面,比亚迪海洋网的海豹DM-i于今年9月6日上市,是品牌今年最重要的新能源产品之一。这是一台应用DM-i超级混动技术的绿牌插混B级车,有1.5L+EHS145、1.5T+EHS160两种插混动力,指导价16.68-23.68万元,可以看成是王朝系列的汉DM-i的向下补充。

向300万销量目标冲刺,比亚迪即将又有“大动作”! - 天天要闻

相比之前的海豹EV,DM-i系列具有更杰出的续航能力,仅纯电续航里程就达到121km、200km,亏电油耗也仅3.9L/100km。而从市场来看,DM-i系列的加入让海豹今年9月销量达到了14427辆,而8月份其销量只有4100辆,说明该系列的销量增长基本是靠DM-i插混车撑起来的。

向300万销量目标冲刺,比亚迪即将又有“大动作”! - 天天要闻

而站在厂商视角,如果要实现300万辆小目标,海豹系列的终端政策无疑还有潜力可以挖掘,这当中既包含金融政策、置换补贴、售后权益等,四季度传统热销季甚至会有一定的裸车优惠,进一步压低价格门槛。

向300万销量目标冲刺,比亚迪即将又有“大动作”! - 天天要闻

除了海豹DM-i,王朝系列即将上市的宋L也将是比亚迪今年最重要的“撒手锏”,该车的原型车从上海车展亮相至今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已经有量产外观图、工信部申报图、官方内饰设计图,我们对其内外设计、三电架构、车身底盘的相关信息也都比较清楚。作为比亚迪e平台3.0架构的纯电轿跑SUV,20万价位的宋L将成为品牌在今年四季度的最重要战略新车(没有之一)。

向300万销量目标冲刺,比亚迪即将又有“大动作”! - 天天要闻向300万销量目标冲刺,比亚迪即将又有“大动作”! - 天天要闻

宋L是继宋PRO、宋PLUS之后该系列的第三款新车,但其实该车在架构上和前面两款完全不是一回事。现款宋PRO、宋PLUS原则上是“油、电、混”共享架构,而这台宋L是纯电专属平台,其最典型的特征是更高的轴长比、纯电后驱(四驱)、iTAC智能四驱、以及CTB电池车身一体化设计等等。

向300万销量目标冲刺,比亚迪即将又有“大动作”! - 天天要闻

在此基础上,比亚迪还在宋L上融入隐藏式门把手、无框车门、电动尾翼等高级货,底盘方面也在双叉臂前悬+多连杆后悬的基础上融入云辇-C智能车身底盘控制系统。这些都是宋系列的两位“前辈”没有的硬核待遇,即便是面对特斯拉Model Y、极氪001等车型,多重BUFF加持的宋L也丝毫不怵。

向300万销量目标冲刺,比亚迪即将又有“大动作”! - 天天要闻

而在高端硬派越野市场,比亚迪方程豹品牌的首款硬派越野车——豹5也备受期待。这台源自DMO平台的绿牌越野车已经确认会在今年11月份上市,将提供探索版、领航版和云辇旗舰版三种型号,覆盖30-40万价位,主要竞争对手是坦克400/500、Jeep牧马人,以及有望年底上市的一汽丰田普拉多。

向300万销量目标冲刺,比亚迪即将又有“大动作”! - 天天要闻向300万销量目标冲刺,比亚迪即将又有“大动作”! - 天天要闻

不同于DM-i系列的家用车,源自DMO平台的豹5有着纯粹的硬派越野血统,整车采用典型的非承载式车身架构(CTC车身电池一体化),前后都是双叉臂悬架,顶配支持云辇-P智能液压底盘控制系统(仰望U8同款)。具体到参数层面,豹5的接近角35°,离去角32°,纵向通过角20°,最小离地间隙达到220mm,带云辇-P的旗舰版,最小离地间隙可增加到310mm。

向300万销量目标冲刺,比亚迪即将又有“大动作”! - 天天要闻向300万销量目标冲刺,比亚迪即将又有“大动作”! - 天天要闻

更重要的是动力架构部分,豹5也向我们展示了比亚迪汽车也针对硬派越野的电气化给出了最新理解。该车并不是传统的P2布局插混系统,而是纵置布局插混电四驱解决方案,其前桥是纵置布局的1.5T发动机+EHS双电机的组合,后桥通过带两挡变速的独立电驱单元驱动,前后都支持电子机械限滑,中间靠SIC碳化硅电控系统实现精准的动力分配。

向300万销量目标冲刺,比亚迪即将又有“大动作”! - 天天要闻

按照官方公布的数据,豹5搭载发动机最高可达到150kW的发电功率,以保证整车在激烈驾驶工况不出现电池掉电。同时,在4L低速四驱模式下,位于低挡位的后桥电机可实现最大8000Nm的轮端扭矩输出。除此之外,100kW的直流快充、20kW的原地发电、6kW的对外放电,以及全车满油满电1200km的综合续航,对于豹5都是基本操作,同时也是同级燃油/插混越野车没有的“黑科技”。

总结:

年初的时候,或许还会有人觉得比亚迪定下的“300万辆年销量目标”有点激进,但从今年1-9月销量增长情况,结合四季度的产品规划,这个看似激进的年度销量数据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更长远来看,随着腾势、方程豹、仰望品牌逐渐发力,外加高速增长的海外市场,比亚迪汽车在新能源领域还有很大潜力等待挖掘。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清华大学校巴接入高德地图:可规划最优路径、查看车辆实时位置 - 天天要闻

清华大学校巴接入高德地图:可规划最优路径、查看车辆实时位置

IT之家 7 月 7 日消息,根据清华大学校园交通管理服务官方公众号“行在清华”今晚的推文,经该校学生部、保卫部、信息办及接待中心等部门协同推进,清华校园巴士线路信息正式接入高德地图导航系统。用户可通过高德地图便捷查询校园巴士路线、获取导航服务,实现校内外出行路线的无缝衔接。校方表示,升级后的导航功能支持智...
赶交期就出次品?保质量就拖进度?制造业的“平衡术” - 天天要闻

赶交期就出次品?保质量就拖进度?制造业的“平衡术”

福建一家轴承厂的老板最近很头疼。上个月接了个大客户的订单,要求30天内交付5000套精密轴承。车间主任拍胸脯保证“没问题”,结果天天加班赶工,第28天总算交了货。可没过一周,客户发来了检测报告:15%的轴承径向跳动超标,不符合装机标准。
淘宝闪购日订单超8000万:百万订单规模城市数量一周翻一倍 - 天天要闻

淘宝闪购日订单超8000万:百万订单规模城市数量一周翻一倍

新京报讯(记者秦胜南)距离淘宝闪购7月2日启动500亿补贴仅三天后,7月5日,淘宝闪购官宣订单数超过8000万,其中非餐饮订单超过1300万,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已经超过2亿。据悉,此次淘宝闪购推出500亿补贴进一步激发了城市消费热情,淘宝闪购上,日订单量突破百万的城市数量在过去一周翻了一倍。数据显示,自5月2日淘宝闪购...
罗马仕召回超49万台充电宝后续:有用户退款排到17万位 - 天天要闻

罗马仕召回超49万台充电宝后续:有用户退款排到17万位

IT之家 7 月 7 日消息,近期,充电宝召回事件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罗马仕、安克创新等品牌相继召回多款产品,召回产品超过 120 万台,民航局也发布紧急通知,禁止旅客携带无 CCC 认证标识以及被召回型号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今天凌晨!罗马仕宣布:停工停产 - 天天要闻

今天凌晨!罗马仕宣布:停工停产

据界面新闻消息,记者从罗马仕员工处获悉,7月6日凌晨1点多,罗马仕正式发布停工停产放假通知。通知称,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公司业务的发展需要,经公司股东会研究决定,近段时间公司停工停产。停工时间为自2025年7月7日起持续6个月。除召回相
解秘“高标准打造数字龙华”重要战略进展 - 天天要闻

解秘“高标准打造数字龙华”重要战略进展

南都讯 记者张小玲 实习生何昕怡 “全域推进数字化发展,高标准打造数字龙华”作为龙华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重要战略进展如何?龙华区科创局近日透露,龙华区通过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累计已推动近百款AI产品进入应用场所。今年以来,已储备第四范式、镜识机器人、上海哇嘶嗒科技、智动未来、诺亦腾科技等多家具备核心技术...
UPS电源—UPS电源能用在这些地方 - 天天要闻

UPS电源—UPS电源能用在这些地方

UPS不间断电源作为一种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电力的设备,其应用场景广泛,以下是UPS不间断电源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一、数据中心与服务器房在数据中心和服务器房中,UPS不间断电源是不可或缺的守护神。
差价6万多,小鹏G7为什么还要对比特斯拉Model Y? - 天天要闻

差价6万多,小鹏G7为什么还要对比特斯拉Model Y?

小鹏G7正式上市了,售价19.58-22.58万元,相比预售时公布的23.58万元要低了不少。当小米YU7在6月底以25.35万元起的价格狂揽3分钟20万台大定订单时,恐怕很多人都会想,小鹏G7相比特斯拉Model Y和小米YU7才便宜两三万,这怎么打得过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