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孙燕姿”成顶流:一场艺术与法律大考 | 新京报专栏

2023年05月13日20:17:32 科技 1021
“AI孙燕姿”成顶流:一场艺术与法律大考 | 新京报专栏 - 天天要闻

2023年5月3日,孙燕姿现身湖南长沙海潮宇宙音乐节,献唱多首代表作,引全场合唱,现场氛围佳。图/ICphoto

人工智能AI)时代,天王天后仍在批量生产,奈何唱片工业早已式微。出乎大多数人意料,一个声音在2023年横扫歌坛,光速成为娱乐圈顶流。她就是常被调侃为“冷门歌手”的孙燕姿的分身——“AI孙燕姿”。

近几天来,不仅歌迷为这位虚拟歌手疯狂,“AI孙燕姿股”还带动资本市场,让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再度出圈。

人红是非多,走红的“AI孙燕姿”也照例引发了诸多争议。最具代表性的是:人工智能抽取、处理和生成的声音数字感十足,在“AI孙燕姿”的歌声中没有感情。

但是,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AI孙燕姿”,AI已经真实侵入了人类音乐生产。

“AI孙燕姿”成顶流:一场艺术与法律大考 | 新京报专栏 - 天天要闻

“AI孙燕姿”翻唱了不少耳熟能详的歌曲。图/网络截图

AI歌手将会大批量出现

的确,“表达生硬”“数字感”“跳跃感”“不流畅”等,长期以来都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声音产品的软肋。但“AI孙燕姿”恰恰弥补了这些缺陷,独特的音色与唱腔、极具个人标识的咬字和尾声,再搭配上如《成都》《发如雪》等与孙燕姿本人风格相似的歌曲,实难辨识演唱者是AI还是真人。

而在反复对比细听了5小时“AI孙燕姿”和真人孙燕姿的音频后,我并不觉得前者缺乏情感。

当然,音乐欣赏是一种非常主观的体验,每个人对于音乐的感受都不尽相同。可能有人觉得AI歌手的演唱没有灵魂,而有些人却觉得AI歌手的演唱在情感处理上更到位。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去做一个相对客观的实验:让一个非孙燕姿的歌迷仅根据听来选择哪个作品的情感表达更出色,以及演唱者是AI还是真人。

哪怕是“AI孙燕姿”生成的与孙燕姿本人风格迥异的歌曲,如《好汉歌》《向天再借五百年》等,也极具辨识度,别有一番风味。

这正是“AI孙燕姿”能在“AI周杰伦”“AI陈奕迅”“AI王菲”等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从技术角度看,AI歌手较前些年就曾引发争议的AI画家也更容易实现。

网络热传的“AI孙燕姿”,其训练数据仅有4张专辑《孙燕姿同名专辑》《克卜勒》《逆光》与《是时候》。100首不到的曲目数据量,就训练出了一组稳定、清晰且自带情感和个人标识的音色模型,成为源源不断生产各种翻唱作品的声音素材。

对音乐产业来说,这不仅意味着AI歌手将会大批量出现,制作人和词曲作者也可借助不同歌手的AI音色模型生成样带(DEMO),从而更直观地匹配到最适合的演唱者。

作为唱片公司,或许还可以发布旗下歌手,甚至是已去世歌手的音色模型,供用户有偿使用。作为用户,我们或许还可以借助已逝歌手的音色模型,再现那些已消失的声音,如用黄家驹的音色模型来生成他去世之后beyond乐队的一些作品。

AI进入人类音乐生产,更多的可能性,则是有助于激发更好的音乐创作,丰富听众的音乐体验和音乐审美。

“AI孙燕姿”成顶流:一场艺术与法律大考 | 新京报专栏 - 天天要闻

网上已经流出AI歌手相关教程。图/网络截图

现行法律已有相关规范

当然,AI歌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比如,经人工智能提取和处理的歌手音色模型,并不在现行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中,但它毫无疑问应该得到保护。

如何确定音色模型的权属?这些权属涉及哪些内容?歌手本人能否当然取得音色模型的版权并加以商业利用?唱片公司或AI公司对歌手音色模型的权益又有哪些?如何平衡权利人和用户对音色模型的使用权和再创作权?凡此种种,将是著作权法下一轮修订极为紧迫且无法绕过的大考。

与个体声音最接近的保护对象,应是个人肖像。从法理上分析,音色模型也应得到与肖像权类似的保障。我们其实早已接触、甚至频繁使用过这类“音色模型”。比如,导航软件里有不同明星的声音可以选择,自媒体制作平台里有不同类型的配音模型可以选用。而AI歌手和AI翻唱进入更日常化的应用,也只是时间问题。

音色模型的正面价值,将随其广泛应用而逐渐显现。在规范和促进音色模型AIGC作品创作和应用的同时,也要防止打开“潘多拉的魔盒”。

音色模型的生成成本是如此之低,应用又越来越简单便捷,将来我们还能确定与我们通话的某人是某人吗?网络诈骗分子利用诈骗对象身边熟人的声音进行欺诈,这样个案已经在现实中发生。

若面对一条语音、一通电话,确定“谁是谁”的责任全都在用户,必然会极大增加日常社交的成本,这将是人类社会无法承受之重。我们在反诈上能否同步实现“道高一丈”,这道时代之问不能只由个人来答,同时也应是平台、运营商、AI企业和监管部门的共同责任。

至于AI歌手和AI翻唱涉及的歌手姓名权、名誉权、发表权、词曲作者和版权所有人财产权等,现行法律已有相关规范。

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谦抑执法较严厉打击当更可取。就如多数权利人均选择了“让子弹飞一会儿”一样。未来究竟是“孙燕姿状告AI孙燕姿”,还是“孙燕姿携手AI孙燕姿”,都是权利人的个体自由选择。围观者乐见就好。

就在一个月前,4月1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这对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无疑是个好的开始。

在该“意见稿”中,明确列出的法律依据是《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不难看出,这部“意见稿”更多关注网络安全,而作为一部“管理办法”,纳入AIGC知识产权管理相关内容,给版权保护以保障,给人工智能创新以空间,也当为应有之义。

撰稿 / 王琳(法律学者)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卢茜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小米YU7支持车外呼叫小爱开前备箱:三个条件都满足才能用 - 天天要闻

小米YU7支持车外呼叫小爱开前备箱:三个条件都满足才能用

快科技7月2日消息,小米YU7上首发了车外小爱同学的功能,在车外有8个麦克风和1个扬声器。无论在哪个角度,都可以很容易使用语音控车,比如在车外直接让小爱同学打开前备箱。这也让很多网友和准车主疑惑,会不会存在安全问题?对此,小米汽车在最新一期问答中表示,出于安全的考量,在车外通过小爱同学打开小米YU7的前备箱,...
小米汽车辟谣YU7交付插队费:都是假的 - 天天要闻

小米汽车辟谣YU7交付插队费:都是假的

快科技7月2日消息,小米汽车日前发布第166集答网友问。对于“网上有人自称小米汽车交付专员,宣称可以提前交付车辆,是真的吗?”小米汽车表示:如有收到类似短信,请大家切勿相信,更不要涉及金钱交易,以避免经济损失。涉及类似“提前交付”、“提前交付需转账给个人”或“支付插队费”等信息,请大家一定要仔细甄别。涉...
甜品上市!七彩虹iGameRTX 5050 Ultra显卡:温控性能两开花 - 天天要闻

甜品上市!七彩虹iGameRTX 5050 Ultra显卡:温控性能两开花

据悉,一线显卡品牌七彩虹的又一甜品级装备iGameGeForce RTX 5050 Ultra系列显卡现已正式上架各大电商平台和线下授权零售商!该系列RTX5050显卡搭载8GBGDDR6高速显存,2560个CUDACores,配合革命性DLSS4多帧生成技术,3A游戏全特效畅玩无压力,内容创作如虎添翼!更配备强劲的散热系统,性能与温控双优表现,让每一分预算
光追入门但超流畅!映众RTX5050 8GB曜夜发布 - 天天要闻

光追入门但超流畅!映众RTX5050 8GB曜夜发布

映众GeForceRTX 5050 8GB曜夜显卡现已和大家见面。基于NVIDIABlackwell架构打造,以紧凑双槽设计、高效散热及AI加速能力,为新一代RTX50系入门级市场注入新活力。作为GeForceRTX 50系列的入门主力,映众RTX5050 8GB曜夜凭借NVIDIABlackwell架构的革新设计,在AI与图形处理效率上有着不俗的性能表现。
从SEO到CRO:搜索优化的时代变革 - 天天要闻

从SEO到CRO:搜索优化的时代变革

在数字营销领域,搜索引擎优化(SEO)曾经是获取流量的黄金法则。我们习惯于在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然后结果页面中寻找答案。但随着ChatGPT、DeepSeek等生成式AI的崛起,这个延续了二十多年的搜索模式正在被彻底改写。当AI能够直接生成完整答案时,传统的SEO策略突然变得力不从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重新认识AI时代的...
全球可持续交通创新联盟可持续航空燃料专委会成立 - 天天要闻

全球可持续交通创新联盟可持续航空燃料专委会成立

7月1日,全球可持续交通创新联盟的第一个国际性专委会—可持续航空燃料专委会成立。该专委会的成立旨在整合产业链力量,构建“技术创新-产业协同-价值共享”三位一体的生态体系,为中国乃至全球能源绿色转型和航空业低碳未来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启动仪式上,中国能建联合行业头部企业共同发布《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产...
张勇出局,蒋凡上位:阿里权力大地震 - 天天要闻

张勇出局,蒋凡上位:阿里权力大地震

英雄难过美人关。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因“明州事件”一度沉寂,事隔七年之后才真正重回公众视野。当年的天猫总裁蒋凡,亦因一场“桃色风波”消失在镁光灯下,直至近期才锋芒再现。
2025第25周销量最高的30款机型曝光 前三只有一款国产 - 天天要闻

2025第25周销量最高的30款机型曝光 前三只有一款国产

【CNMO科技消息】近日,有数码博主曝光了2025年第25周(6月16日到6月22日)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销量最高的30款机型: 第一名,iPhone 16 Pro 第二名,iPhone 16 Pro Max 第三名,OPPO Reno 14 第四名,iPhone 16 第五名,REDMI K80 第六名,小米15 第七名,华为nova 14 第八名,荣耀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