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眼|银行“最强大脑”鏖战正酣,多家金融科技投入超百亿

2023年04月04日23:54:08 科技 2920

文/表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颖琳

随着《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的出台,金融科技的浪潮在银行赛道愈发高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亦在颠覆银行传统的业务模式。面对席卷而来的“硬实力”比拼,多家银行都在近期披露的2022年年报中交出了答卷。

羊城晚报记者对13家银行年报进行盘点,统计发现,国有六大行的金融科技投入均超过百亿元,其中工商银行以262.24亿元的数额稳坐头部位置。股份制商行也来势汹汹,多家科技投入占营收比重在4%左右,人才队伍也有大幅增长。可见,“最强大脑”鏖战正酣,各家银行持续加大手中筹码,积极迎战。

科技投入过百亿,占比普遍增长

截至2023年4月初,已有十余家银行2022年成绩单陆续出炉,并披露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最新进展。从数据来看,国有六大行可谓是“备足粮草”,金融科技投入均超过百亿元。

年报显示,2022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位列前三,金融科技投入分别为262.24亿元、232.90亿元、232.11亿元。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紧跟其后,金融科技投入分别为215.41亿元、116.31亿元和106.52亿元。

数据眼|银行“最强大脑”鏖战正酣,多家金融科技投入超百亿 - 天天要闻

值得一提的是,交通银行发力较为迅猛,颇有“弯道超车”之势。过去三年科技投入年均增速接近30%,2022年金融科技同比增速达32.93%,营收比重更是高达5.26%,均居于国有银行首位。

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样不甘落后。虽然只有招商银行一家的科技投入超出百亿元,但相较去年年末,整体增速普遍有大幅跃升(平安银行除外)。其中,渤海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的投入同比增速均超过15%。

为何银行频频加大科技投入?全球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向记者表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渗透,科技实力已成为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其一,借助金融科技,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优化客户体验,提升同业竞争优势;其二,金融科技可为银行提供更多的商业模式和增长空间,以拓展未来的新型业务领域。

此外,记者还发现,与国有银行对比,股份制商行的科技投入比重均值更高。比如,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渤海银行等四家银行相关比例都已超出4%。

对此,安光勇解释称,“股份制商行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凭借灵活的机制体制、较强的创新能力,在决策制定和激励机制方面都能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所以在金融科技的投入比重普遍更高、创新更活跃。”

人才体量齐破万,“首发”项目频出现

引入人才“活水”,是银行业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特征。多家银行年报均提到,“2022年科技人员增幅为历年之最”。从数据上看,科技力量破万的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以及招商银行,其余多在千人量级。

记者统计发现,近八成银行的金融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比重超过4%,并大量引入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技术专家。

比如,工商银行金融科技人员达3.6万人,占全行员工的8.3%,其中数据分析师超7700人。交通银行则在年报中表示,持续推进金融科技万人计划,金融科技人员数量较三年前增长近70%,2022年末金融科技人员5862人,较上年末增长29.15%;占集团员工总人数比例6.38%,较上年末上升1.35个百分点。

数据眼|银行“最强大脑”鏖战正酣,多家金融科技投入超百亿 - 天天要闻

兴业银行方面同样提到,加快高端科技人才引进培养,推进科技人才万人计划,科技人才占比较上年末提升5.41个百分点至11.87%,该比重领先于其他银行。

在科技落点上,多家银行的专利授权、创新立项、上线项目数量节节攀升,部分银行还披露了最新突破,“首个”一词频繁出现。如交通银行成为首家使用自主可控分布式核心系统的国有大行;光大银行深化数据治理,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国产化数据仓库平台大集中的银行……

此外,记者还发现,在金融科技应用领域方面,越来越多的银行尝试探索金融场景化布局。从年报可得知,场景金融、小微金融、移动支付、直销银行、大数据风控和反洗钱等日渐成为银行的关注重点。

数字化转型成首要利润点

3月29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普华永道,共同发布《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其中提到,在经营压力日益加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积极谋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超五成受访银行家认为“金融科技引领数字化转型,带动业务增长”是银行业未来首要的利润增长点。

近日,部分银行管理层也相继透露金融科技的未来发展路径。在工商银行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副行长张文武提到,数字化转型是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可以概括为“硬”“稳”“强”三个特点。其中,“硬”是科技实力更硬,“稳”是信息系统更稳,“强”,是科技赋能更强。

数据眼|银行“最强大脑”鏖战正酣,多家金融科技投入超百亿 - 天天要闻

以热点话题chatgpt为例,张文武表示,对于人工智能的研发,工商银行一直高度重视,并推进在业务营销、客户服务、风险控制等各领域的应用。近期,工商银行正与头部科技机构合作,在国内同业中率先推出人工智能金融行业通用模型,初步探索出超大规模通用模型应用于金融行业的实践,这有助于提升数字金融服务的精度和效率。

“随着金融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丰富扩大,未来银行的业务条线一定会与科技高度融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co-found智库秘书长张新原预测,金融科技已经成为银行业的革命性潮流和趋势,未来投入比例会有继续增长的趋势。(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潘亮

校对 | 彭继业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 天天要闻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2月9日,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同步发布了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的信息。长安汽车的控股股东是兵装集团,而东风集团股份的控股股东是东风公司。随即,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这两家汽车央企将合并重组,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 天天要闻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电动车加强管理以后,要求机动车类型的车辆需要持证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驾照却受阻,一方面有年龄的限制,另一方面偏远山区考驾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同时推出送考下乡服务,还进一步的降低考驾照的费用,2025年起考摩托车驾照不难了。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 天天要闻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发布会以技术切入,并全程围绕安全展开。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率先登场,宣布2025年四季度将正式上市支持L3级智能驾驶的车型,他同时强调面向自动驾驶时代对智能驾驶技术、整车安全架构以及突发风险处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冯兴亚提到了“广汽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 天天要闻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刚挥出,尚未吓退“外敌”,却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拥有玛莎拉蒂、Jeep等14个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车企斯泰兰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国工人,关闭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家工厂,北美生产线陷入瘫痪。几乎同一时间,捷豹路虎宣布暂停对美出口一个月,奥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