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华为Mate 50系列手机发布会通过线上发布的方式如期举行。在此之前,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就已放出话来,说将发布一项“捅破天”的技术,这使得人们再次对华为手机充满了期待。
不过,从这两天网友们反映的情况来看,余承东这次大放高调所讲的“华为故事”似乎并没有太多网友买账,网友们普遍认为所谓的新技术只是个噱头,并没有什么太实际的功效,有种被忽悠了的感觉。
引发网友们热议的是此次Mate 50系列手机所新推出的两项新功能。
一项就是余承东所谓的“捅破天”技术实现的新功能,指的是Mate 50系列手机能在北斗卫星系统的支持下,实现发送短信的卫星通信功能。为此,余承东在发布会上非常骄傲地宣称,华为Mate 50是全球第一款支持北斗卫星通信功能的大众智能手机。
不过,较真的网友很快就发现华为Mate 50所谓的卫星通信功能只能够发送信息,但却不能接收信息,而且这项功能在飞机上还不能使用。这样的“捅破天”技术到底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什么样的实际帮助,网友们纷纷提出了质疑。
我不否认卫星通信技术对于华为的重要性,但是华为在这个技术领域可能还真不太具有优势,在这方面吹嘘自己的技术有多厉害,可能会迅速地被“打脸”。
不少人都知道,马斯克表示要发射四万颗低轨卫星,组成他的“星链”系统,目前“星链”技术已经为北美部分客户提供网络服务。一旦“星链”系统的所有卫星全部发射到位,这个网络系统将能形成的通讯及网络服务功能之强大可想而知。任何一个手机厂商,只要改变一些硬件设计,然后与马斯克签署“星链”的使用协议,那么手机就可以实现包括通话、通信、上网等所有卫星通讯功能。我这么说,并不是要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只是觉得应该更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
另一项新功能是华为推出的“应急模式”功能。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说:“我们今天有个创新的应急模式,采用了我们的聚能泵技术,可以让你在1%的电量又关机的时候,我们还能再让你待机三小时,或者通话12分钟或者亮码10次,扫码4次,在应急的时候帮助你。”
对此,网友们就更不买账了。有网友戏称余承东是掩耳盗铃。先不说现在随处都有诸如扫码可租用的充电宝等快速充电方式,这样的特殊功能只有在深山或荒漠才有可能用得到,单纯从这项技术的设计思想上看,就很有问题。华为的竞争对手完全可以采用修改电池容量显示的方式,把还剩10%的电量改为显示成1%,就可以完美实现余承东所谓的“应急模式”功能了。华为与其研发所谓的聚能泵技术,还不如像OPPO一样致力于改进快速充电和大容量电池技术,那样可能还更实用一些。当然,如果华为能在太阳能充电技术上取得突破,那也根本就不需要为解决电量告急问题而费心了。
我曾经是一名华为产品的绝对拥趸,记得淘汰了我的苹果iPhone4以后,从华为P7开始,我就一直使用华为手机,现在手上用的还是P40 5G版。但是,近几年来,我对华为产品,尤其是消费者产品的一些市场营销手段却不是太认可。一些华为产品不管是在技术、功能还是在外观设计上,简直就是赤裸裸地抄袭别人的设计,甚至都不愿意稍微花点心思去改进、完善一下。以余承东为代表的部分华为高管热衷于构思故事,醉心于向总裁及消费者讲故事,但他们的故事内容却大多华而不实。
其实,华为还是有许多领域值得去深耕细作,比如芯片设计,操作系统优化等等。有很多方面的创新来自于理念上的创新,而非技术,也就是说,应该是先有创新的理念,然后才发展出相应的技术去实现理念。
华为的当务之急是要找到理念创新的突破口,实现从0到1的创新突破,这样,华为的故事才能继续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