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研发5G芯片失败,苹果再一次被高通拿捏住了,造芯片有多难?

2022年07月01日18:05:18 科技 1845

近年来苹果一直被消费者吐槽“信号差”,从iPhone X开始至今,果粉都备受煎熬,所以这几年时间苹果在5G基带芯片上不断投入研发。

苹果研发5G芯片失败,苹果再一次被高通拿捏住了,造芯片有多难? - 天天要闻

2020年,苹果成功收购英特尔基带业务和研发部门,苹果才开始踏上基带芯片自主研发之路,甚至在后来的每一代产品更新,都有不少“果粉”期待苹果能够突破“信号差”的难关。

苹果研发5G芯片失败,苹果再一次被高通拿捏住了,造芯片有多难? - 天天要闻

结果在昨日,苹果分析师郭明錤透露,苹果在5G基带芯片研发上可能已经失败,意味着在2023年之前,苹果推出的iPhone都是用的高通5G基带芯片。

这背后也透露出,尽管是全球科技“一哥”苹果,在基带芯片的研发上都是接二连三失败,可见芯片的研发难度确实不容小视。

苹果的基带芯片辛酸历程

其实在2018年开始,苹果推出iPhone XS后,除了外观的设计有变化以外,消费者再也没有感受到其他的更新升级,以至于有网友公开吐槽:乔布斯之后再无苹果。每一代的更新都是“换汤不换药”,信号更是差得离谱。

苹果研发5G芯片失败,苹果再一次被高通拿捏住了,造芯片有多难? - 天天要闻

甚至有网友表示这不锈钢边框出现在苹果手机身上也是意想不到,不仅容易刮花,还会影响信号。

结果在后来的一代iPhone 11上,苹果开始把这不锈钢边框换成了铝合金边框,结果信号还是那么差。那一刻消费者才意识到,并不是边框的影响,而是内部的英特尔基带芯片导致的。

苹果研发5G芯片失败,苹果再一次被高通拿捏住了,造芯片有多难? - 天天要闻

但那个时候的苹果与高通还处于“纠纷”状态,因为苹果不满意高通那5%的专利授权费用,所以苹果多次向法院提起了诉讼,甚至有一段时间直接拒绝支付这笔费用。

苹果研发5G芯片失败,苹果再一次被高通拿捏住了,造芯片有多难? - 天天要闻

但在4G时代,全球只有华为、高通、三星以及英特尔等厂商可以实现自主研发的几点芯片,而华为和三星基本上都是自产自用,而跟高通的关系,苹果还没搞好,所以只能从英特尔入手。

苹果研发5G芯片失败,苹果再一次被高通拿捏住了,造芯片有多难? - 天天要闻

尽管英特尔的性能非常的“鸡肋”,但苹果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毕竟自己的5GiPhone即将出场,如果还没解决基带芯片,将会丢失风口。

2019年,根据彭博社爆料,英特尔的5G基带依旧无法在实验室条件下解决散热问题。

面对此般“绝境”,苹果只能硬着头皮与高通达成和解。但表面上是和解,暗地里的苹果依旧没有放弃自主研发的决心。

苹果研发5G芯片失败,苹果再一次被高通拿捏住了,造芯片有多难? - 天天要闻

在同年的三月份,苹果直接拿出了10亿美元收购了英特尔手机基带业务,把那2000多名核心人才纳入到苹果公司,同时还带走了相关的知识产权和设备。

英特尔的基带并不能解决苹果的“痛点”

自从收购英特尔基带业务后,苹果手上掌握了17000项无线技术专利,涵盖了从蜂窝标准协议到调制解调器架构等方面技术。以至于在往后的两年时间里,关于苹果自研5G基带芯片的消息不断在网上流传,甚至还传出了苹果功课了毫米波技术……但深入了解后发现,苹果根本没有那么快解决这痛点。

苹果研发5G芯片失败,苹果再一次被高通拿捏住了,造芯片有多难? - 天天要闻

因为5G基带芯片非常复杂,仅仅是频谱范围的划分就好几种。6GHz以下的频段有26个,毫米波频段有3个。同时中国大陆市场跟西方也不一样,每一个国家和地方基站建设的能力不同,所需提供的宽带也不相同。仅仅是测试宽带芯片的适用性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苹果研发5G芯片失败,苹果再一次被高通拿捏住了,造芯片有多难? - 天天要闻

而且这还是其中的一步。由于各国之间的网络制式多样化,在时分双工、频分双工使用都不一样,甚至高低频谱等等都会形成网差。这也是为何今天的基带芯片要求支持载波聚合技术,让频谱实现最大化的利用。

这背后也透露出,苹果在基带芯片的自主研发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特斯拉中国宣布:涨价 - 天天要闻

特斯拉中国宣布:涨价

(文/观察者网周盛明 编辑/高莘)2025年7月1日,特斯拉中国宣布,Model 3长续航全轮驱动版车型售价上涨1万元,至28.55万元。 特斯拉中国 在涨价的同时,该车型的续航和加速得到了提升——CLTC续航由713km提升至753km,百公里加速时间由4.4秒提升至3.8秒。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Model 3的其他两个版本售价不变。Model 3后轮驱.
储能与锂电领域动态频出:巨头竞逐、项目签约与跨界调整并行 - 天天要闻

储能与锂电领域动态频出:巨头竞逐、项目签约与跨界调整并行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期,储能与锂电领域动态不断。阳光电源(300274.SZ)与宁德时代(300750.SZ)围绕第三代储能电芯定义权展开激烈争夺。6月,阳光电源发布搭载684Ah电芯的新款储能系统,电芯由欣旺达供应;宁德时代宣布587Ah电芯于4月投产。当前储能行业处于二代向三代电芯过渡期,二代容量为314Ah,两大阵营分化明...
亚马逊CEO:生成式AI或致员工数量减少,但也将带来新机遇 - 天天要闻

亚马逊CEO:生成式AI或致员工数量减少,但也将带来新机遇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亚马逊CEO安迪·贾西周一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推出,意味着公司未来或需更少员工完成计算机可处理的工作,如同每次技术转型,一些工作将因自动化而用人减少,但也会有新工作产生。东方IC尽管人工智能会消除部分职位需求,贾西称亚马逊仍会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招聘更多员工。不过,本月早...
25万起售的小米YU7,三分钟大定20万台,数据是真的吗? - 天天要闻

25万起售的小米YU7,三分钟大定20万台,数据是真的吗?

相信这几天小米YU7的火爆程度大家都看到了,这款车发布后开启预定,打开预定通道后不久,小米官方就公布了一个数据,3分钟大定超20万台。没过多久,小米官方又公布了一个更炸裂的数据,小米YU7在1小时内,大定已突破289000万台。
邹晖出任格力集团董事长 - 天天要闻

邹晖出任格力集团董事长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珠海格力集团官网更新信息显示,邹晖已正式出任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公开资料显示,邹晖于1982年生,本科学历。邹晖曾担任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农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后转任珠海市国资委副主任。此次调整后,格力集团领导班子为:邹晖担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轶任党委副书记、董事、总裁,吴...
【产业互联网周报】阿里合伙人名单最新变动:9人已退出;美团在AI投入超百亿元;黄仁勋:机器人技术是芯片制造商继AI之后的最大机遇 - 天天要闻

【产业互联网周报】阿里合伙人名单最新变动:9人已退出;美团在AI投入超百亿元;黄仁勋:机器人技术是芯片制造商继AI之后的最大机遇

图片系AI生成【产业互联网周报是由钛媒体TMTpost发布的特色产品,将整合本周最重要的企业级服务、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的前沿趋势、重磅政策及行研报告。】国内资讯北京经信局:北京累计备案上线大模型132款,全国占比35%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维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