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封建迷信,人人有责。
——非鱼说
♪ 点击上方图标,即可收听音频
要下大雨了?
当金銮殿内的光线突然暗下来,远处还传来好似雷声的低震,宋真宗赵恒的第一反应是这句话。
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就要下雷雨,天气变化无常,但也不是什么怪事儿。赵恒看向身旁的几位大臣,用眼神示意他们继续汇报政事。
不对劲。
那震动越来越大,声音也越来越迫近皇宫,赵恒眉头紧锁,叫来身旁伺候的太监,让他打开殿门,看看外面是什么情况。
“吱呀”一声,殿门缓缓拉开。
外面的景象足够让所有人瞪大眼睛。
只见天上涌起一大团黑云,像天狗食日一样渐渐吞掉了整个太阳,天一下子黑了下来,这团黑云直压压地从天边飞过来,伴随着诡异的震颤。
有眼尖的宫女太监当时就喊了出来!
这哪里是什么黑云?分明是一大群蝗虫!
刚刚听到的不是雷声,是成千上万只饥肠辘辘的蝗虫同时拍打翅膀,发出阵阵嗡鸣。
眼看着这群蝗虫就要冲向金銮殿,宋真宗赵恒脸色发白,紧接着又很快羞愧发红,他又气又恼,大声质问身旁的大臣:
“怎么回事儿?蝗灾不是已经灭掉了吗?你们是成心让我被天下人耻笑吗?”
可以说,此刻这群蝗虫的出现,彻底撕破了赵恒为自己精心编织的“祥瑞”美梦。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继续为您带来趣话帝王史系列第四十五讲,来看看宋真宗是如何被一群蝗虫搞得“社会性死亡”的。
01
躺赢
宋真宗赵恒,在宋朝皇帝里名气真不算特别大的。
但他写的两句话,你一定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那就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这两句话出自他写的《劝学诗》。
别看这两句话流传得这么广、认可度这么高,赵恒本人的历史风评却特别差。
可以说,纵观所有北宋皇帝,他的黑粉数量大概仅次于宋徽宗。
要知道,后者可是贪图享乐导致“靖康之变”的亡国之君。
其实,赵恒一开始是个与世无争的普通皇子。
他是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三子,前有两位哥哥,其中,皇长子赵元伍是太宗最得意、最喜欢的一个儿子,从小就机灵,颇受宠爱。
二哥赵元佑,同样是一表人材、能力出众。
所有人,包括赵恒自己都以为,将来的皇位要么传给皇长子赵元伍,要么传给皇二子赵元佑,怎么也轮不到他赵恒头上。
然而,命运就是这么离奇,他的大哥得了疯病,一把火差点儿把皇宫给烧了,惹得太宗大怒,把他贬为了庶人。
二哥呢,吃了爱情的苦。他的正妻和小妾争风吃醋,小妾下毒想害死正妻,没想到这杯酒刚好被倒霉蛋二哥喝下去了,皇位竞争者又少一个。
总之,这皇位就是突然落到赵恒头上了。
至道三年,太宗驾崩,赵恒君临天下。
他这小子运气还不错,经过两代人的积累,这份家业还算丰厚,想当个积极有为的皇帝,算不上太难。
但是,赵恒很快就发现,人生不是有了个好开局就能一直一帆风顺下去的。
02
封禅
在继位初期,赵恒也确实是认认真真上班,年轻人嘛,还是很有志向的,但他干着干着发现,自己好像不是当皇帝这块儿料。
说得难听一点儿,他能力就是不行,再怎么努力,也不过是吃父辈的老本。
所以到了执政后期,整个大宋从边防到内地、从政治到经济、从天道到人事,出现了全面的危机。
后来,更是发生了一件事。
由于北边的辽国老是来骚扰,赵恒不想再费力气打架了,干脆跟他们签了个条约,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
这个条约的内容也很简单粗暴:我们俩以后结成好兄弟,我给你一笔钱,你别来打我了。
其实,这个条约的性质大家都懂,百姓们开始嘀咕,这怕是不平等条约吧?以至于签下这个条约的宋真宗,往坏了说,简直是半个亡国之君啊。
再加上他政绩也不怎么样了,赵恒的统治有点儿岌岌可危。
正在这个时候,宰相王钦若站出来了。
他手拿笏板,衣袖一摆,对着赵恒说:
“官家,咱们大宋可是泱泱大国,华夏正统,那辽国是什么北蛮?
可是咱们现在也打不过他们,签了这个条约,要想面子上过得去,如今只有一个办法。”
宋真宗眼睛一亮:什么办法?
王钦若又缓缓吐出四个字:
“泰山封禅。”
什么叫泰山封禅呢?
所谓封,就是祭天;禅,就是祭地。在中国古代,封禅是一种象征统治者受命于天的祭祀活动,能够加强统治者权威。
封禅一般都在泰山,因为我们的历史观里有个三皇五帝的概念,三皇之首的伏羲就在泰山办过道场,所以泰山是最能强调统治者正统身份的地方。
但这封禅又不是去泰山旅游,领着一行人烧个香磕个头就算了,它有自己的一套完整流程,君主要沐浴斋戒之类的,可以说是相当的繁琐。
这也就算了,最难办的地方在于,封禅之前必须天降祥瑞。
换句话说,首先得有个名头,向全国老百姓证明:
今年真是个好年头,没有一点儿灾祸,所以咱们的皇帝完全有资格在今年去泰山封禅。
否则,干嘛浪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搞祭祀呢?
赵恒大喜,拍拍手说,这真是个好主意,但想着想着,他的笑容渐渐消失。
也是,这祥瑞是说有就有的么?
03
蝗灾
王钦若不愧是个人精,他看出了赵恒的担忧,暗自笑了笑,捏着胡子对赵恒说:
“官家吉人自有天象,祥瑞的事不必过于担心。”
此刻,王钦若的心里早就打好了一套溜须拍马的算盘——
老天爷不降祥瑞,还不能自己编么?
于是乎,在他的暗中发力下,朝廷官员开始散布着有关祥瑞的消息。
他们一会说,天上突然出现祥瑞的星星,一会又说,不得了,咱们的首都开封府竟然出现了一对儿仙鹤。
然而,这大中祥符九年,也就是赵恒在位的第十年,北宋爆发了一场罕见的特大蝗灾。
这次蝗灾先发生在河北这一块儿,成群结队的蝗虫吃光了北方田里的粮食,但还是没吃饱,于是它们扑棱着翅膀,一路向南方蔓延。
这是一场巨大的蝗灾,蝗虫之多,以至于可以横渡黄河、淮河和长江三条大河,说是一场巨大的黑风暴也不为过。
地里的粮食没了,粮价自然飞涨,根据史书记载,当年,河东的小米、大豆、小麦每斗价格涨了七八倍,普通老百姓根本吃不起饭。
成群的灾民只能被迫离开家园,走上逃荒的道路。
在这种情况下,还怎么吹祥瑞呢?
没想到地方官员竟然不要脸地上报朝廷:我们这虽然闹蝗灾,但这蝗虫好像知道您是圣天子,不好意思吃粮食,活活饿死了!
还有官员花式改编蝗虫的死法,说它们集体跳到太湖里自杀了。
多么拙劣的谎言啊,可此刻的宋真宗赵恒还偏就吃这一套。
也许是关于祥瑞的马屁已经太多,赵恒自己也迷失在所谓的祥瑞里了,他真的以为,自己的神威战胜了这场蝗灾,所以没做出任何治理蝗灾的举动。
没想到,铺天盖地的蝗虫飞到了皇宫,赵恒仿佛被人当场打脸,真是大型“社死”现场。
后来,赵恒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蝗灾消灭,但他本就没有多少的皇帝威严,这下子更是荡然无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