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阿姨原本在城里带孩子的,前几天却突然拖着行李回来了,身边人一算,她儿媳应该还没出月子呢,怎么就突然回来了?几个交好的老姐妹跟陈阿姨打听一番,纷纷摇头表示:“这种白眼狼媳妇啊,怕是养不熟呢,以后还你们是少来往得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图源网络
陈阿姨跟丈夫是包办婚姻,谈不上感情多好,可好歹他们都是为了这个家、为了儿子付出了一辈子,如亲人般过了大半辈子。儿子大学毕业那年,陈阿姨的老伴因病离世,正因如此,一直抗拒结婚的儿子,开始主动找起了伴侣,这让一直担忧他婚事的陈阿姨很高兴。后来,儿子找了个城里姑娘,谈了两年打算结婚,陈阿姨别提多高兴了,掏出所有的积蓄,置办了一套房子给他们做婚房,给儿媳8万彩礼。可即便如此,儿媳还是嫌弃彩礼少了、婚房位置偏了,正是因为儿媳的各种挑剔,陈阿姨在儿子结婚后很少去小两口家里,以免发生矛盾。
儿子结婚半年,陈阿姨一直跟小夫妻各住各的,自然也相安无事,直到儿媳怀了身孕,儿子急匆匆地把母亲接到城里,希望她能照顾怀孕的妻子。陈阿姨抱孙心切,再加上要住到一个屋檐下,她也想讨好一下儿媳,于是每天变着花样给儿媳煲汤炒菜,偏偏她的辛苦付出没有换来儿媳的认可。“哎呀,这个汤也太淡了”“这个菜又那么咸”“我是不是说了,不吃豆腐”“人家说了,鸡汤嘌呤高”“哎呀,鲫鱼汤这么腥,也好意思端上桌来,还不是野生的,那能有什么滋味”......总之,不管陈阿姨怎么做,儿媳都说菜不合胃口,要求丈夫带她去外面的餐馆吃。
图源网络
最让陈阿姨憋屈的,莫过于儿子刚接她到家里那会儿,说好了每个月拿2千生活费给她的,用作买菜和一些临时的开销。头两个月,儿子都把钱按时给了陈阿姨,但之后,儿子就再也没有提过给钱的事情了,后来她才知道,是儿媳生气了,儿子只好停掉了陈阿姨的生活费。然而,每天的饭菜总是要吃的,无奈,陈阿姨只能先拿出自己的养老金来贴补家用,对此,儿媳从来都装作视而不见,照旧不给生活费。陈阿姨不是没想过撒手不管,可她就这么一个儿子,实在是见不得他夹在自己和儿媳之间百般为难,于是只好忍着脾气,继续照顾儿媳。
再后来,儿媳生了个白白胖胖的大孙子,很招人喜爱,陈阿姨自然很高兴,又掏出了一大笔积蓄,买各种好东西给儿媳补身子。可惜,任凭陈阿姨再怎么做,都没得到过儿媳的笑脸,更遑论听她喊一句“妈”,这让她心里很委屈,雪上加霜的是,她又听到了儿媳给她母亲打的电话:“妈,你再说那个乡巴佬,我可生气了,要不是她每个月能给家里开销,我早就把她给赶回乡下去了。”儿媳的话让陈阿姨心里一紧,这么长时间,她都是在用自己的积蓄和养老金来帮小两口的家,然而儿媳非但不感念,还要算计她那点微薄的退休金,这让她无比寒心。
图源网络
想到这里,陈阿姨收拾好行李准备回老家,至于儿媳的月子,谁爱照顾谁照顾吧,反正绝对不是她来伺候了!见到陈阿姨拿出行李,儿子儿媳都愣住了,儿子问她去哪,儿媳更是出言质问:“你这一走,谁来伺候我、谁来带孩子?我告诉你,但凡你今天踏出这个门一步,以后就别指望我给你养老!”儿子在一边默不作声,陈阿姨彻底死心,头也不回地走了,其实她有两本存折,一本已经被取空了,而另一本,原本是打算伺候完儿媳的月子,给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