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低调的幸福 图:来自网络
国庆放假期间,我回了老家,本想帮助父亲把地里的玉米收回家,想不到回家的第一天就下起了雨,收玉米的打算泡汤了。
那天上午,我和父亲在屋里有一搭无一搭地闲聊,看到李金元踏着积水走了进来。我赶紧迎了出去:“叔,有事吗?”我和他打了个招呼。
李金元在家里排行老大,村里人都叫他李老大,按照乡亲辈我叫他叔叔。他看到我很高兴说:“你也回家了,太好了,你念过书,学问高,。看看这个东西,看看你叔冤不冤,我都快他妈赶上窦娥了。”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摞A4纸,拿出一份递给了我。同时对父亲说:“老哥,我家的事你都知道,和侄子念叨念叨,也看看我写的这份材料,到时候开庭我还要请你做个证人呢!今天下雨,大部分人家的家里都有人,我的把这些材料给大家发下去,我就不坐了。”说完,他匆匆地离开了。
“李老大这是干嘛,他准备和谁打官司?”我问父亲。父亲从我手里要过李老大的那份材料,揉了揉扔进了垃圾桶里说:“这小子一辈子拿着不是当理说,村西的那块地要征收了,早在三十年前在分家时就给了他的侄子,现在他眼红那些征地款,准备和他侄子打官司,还想让大家给他签名。”
对于李老大的过去的所作所为,我还是有些了解的。在李老大结婚时间不长,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还有一个小他三岁的妹妹和小他八岁的弟弟。
父亲去世了,按照常理他应该帮助母亲支撑起这个家。但李老大不是,处理完父亲的后事,他就向母亲提出了分家的要求,理由很简单,我能力有限,背不起老二这个大包袱。
分家时他把家里唯一的一座新房弄到手里。他的母亲恳求他说:“你弟弟还没有结婚,我也没能力给他再盖新房了,你能不能把房子留给他,你在老房子里先住下!”
李老大没有说话,当天晚上,李老大的妻子拿着农药瓶子找到了婆婆说:“你不给我新房,我就一把火烧了它,然后喝药自杀,不是不想过吗,咱谁也别想好!”面对如此悍妇,婆婆只能退避三舍。
几年之后,李老大的母亲费力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帮老二成了家,完成的为人父母的任务。
老二结婚后,他的姐姐帮忙给他买了台拖拉机,到砖瓦厂拉砖挣些运输费,维持家里的生活。因为这台拖拉机,李老大和他的妹妹闹得很不愉快,他认为妹妹帮扶娘家一碗水没有端平。
就在老二的日子渐有起色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老二因为雨天路滑,一不小心拖拉机翻下了公路,在医院里住了一个月,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因为伤及了神经,出院后的他只能勉强照顾自己的生活,完全失去了劳动能力。
当时老二的儿子只有两岁,在老二受伤住院期间,他的妻子就抛下他和儿子离家出走了,从此再无音讯。
李老大的母亲接过了照顾孙子的重任。时间一长,李老大的心里觉得不平衡了,他对母亲说:“你是两个儿子的娘,不能光照顾老二家的,我家的活儿你也要帮一些呀!”
“你弟弟都那样了,你还在这里拌嘴!”母亲很是气愤。“他那样又不是我弄的,要不是俊芬(他的妹妹)帮他买拖拉机,他还不至于此呢!”李老大振振有词。
“麻绳专捡细处断”,在老二出车祸六年之后的一个黄昏,他在村西的公路上拄着拐进行康复训练时被一辆摩托车撞翻在地,肇事的摩托车很快逃逸,当人们发现老二时,他已经没了呼吸。
弟弟去世后,李老大第一时间接管了弟弟不多的家产,但他发现弟弟八岁的儿子实在多余。经过一番筹划之后,他对母亲说:“我也有两个儿子,再加上老二这个,我实在是养不起,要不咱把他送出去吧!”
“你养不起我养,李家的骨血你想送到哪里去?”母亲很是气愤。“你养,过不了几年连你都要我来养,你拿什么养他?”李老大质问母亲。
“邻村的赵四平家的孙子前些日子出事了,他家有意收养老二的儿子,我已经通过中间人与他们谈好了,人家还答应给咱一千块钱呢!”李老大接着说。
就在李老大自鸣得意地认为既处理了侄子这个累赘又能发笔小财时,他的妹妹横插一杠子破坏了他的好事。
原来,他的母亲把他的计划告诉了他的妹妹,俊芬顿时义愤填膺说:“他就是十足的混账,他不养我养!”就把侄子接到了自己的家里。
老二的儿子和姑姑生活了三年之后,母亲对李老大说:“既然俊芬养着老二的儿子,那老二的房产和土地你应该让给她了。”
李老大一瞪眼说:“你养老二那么大,他早早地走了,把给你养老的任务交给我一个人,他这些东西是给我的补偿,给俊芬可以,将来我一年我只养你半年,那半年你去喝西北风吧!”
他的母亲找到他尚健在的叔叔做他的工作,叔叔苦口婆心地和他谈了很久,但李老大认准了他的歪理。
不过最后,他还是做了一些让步,同意把老二的地由妹妹耕种。最后,李老大把村西的三亩旱地给了妹妹,还请叔叔作证写下了文书。
那三亩地几乎是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处理完这件事后李老大很是得意。时光如白驹过隙,老二的儿子在姑姑的养育下长大成人,娶妻生子。
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也不再是农民的命根子,因为长期在外打工,他和老大没有太多的纠葛。不过最近这段日子,李老大为自己当年的举动悔青了肠子,因为当年给妹妹的那块地,要被开发商征收了,会有一笔不菲的征收款,按理说这笔钱已经和他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但他挖空心思的要分一杯羹。
他找到侄子说,当年土地承包时,那块地有我的一份,你姑和你爸的一份,还有你爷爷奶奶的一份,征收款下来后,你爸的那一份算你的,其余的咱要平分。
侄子说,可那块地三十年前就给了我了,征收款是我和姑姑的事,和你有什么关系。“国家把土地分给了好几个人,咱家的私下交易把它全给了你,这本身就是违法的,民间交易能和国家政策对抗吗?”李老大恫吓侄子说。
因为侄子不同意,无计可施的李老大把他告上了法庭,还自作聪明地炮制了一份材料,希望得到全村人的同情,希望他不能如愿!